浅析浪漫主义晚期的音乐特点和美学价值
2018-06-14苗燕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了浪漫主义晚期的音乐特点,并结合代表作曲家及代表作品,阐述了浪漫主义晚期所呈现出的艺术风格和美学价值,希望对研究音乐理论的人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浪漫主义晚期 瓦格纳 马勒 理查德·施特劳斯
浪漫主义与之前古典主义崇尚的“理性”相反,经历了法国大革命之后,人民的思想得到自由和解放,尤其是艺术家更加崇尚“感性”,把自我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投入到作品中。音乐上的浪漫主义经历了萌芽、兴盛和衰落的过程。主要涵盖早期浪漫主义、中期浪漫主义、晚期浪漫主义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作曲家分别有他们各自的音乐风格和特点。浪漫主义在整个西方音乐历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欧洲的旧王朝已经基本崩溃,资产阶级在各国掌握政权,社会矛盾愈演愈烈,导致各种社会思潮的泛滥和民众的迷惘。在这种情况下,浪漫主义音乐中的消极因素开始增加,之前的思想内容大致都是积极并极具幻想的,而这时候的思想内容方面都是悲观、失望和迷茫的情绪。在音乐形式上,乐队编制越来越大,篇幅越来越长,技巧也越来越复杂,统治了整个西方音乐近一个世纪的浪漫主义,已走向穷途末路。这时期的代表作曲家主要有瓦格纳、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拉赫玛尼诺夫等。
一、瓦格纳(1813年—1883年)
瓦格纳可称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创者。他对传统歌剧进行了彻底改革,在改革中实施“主导动机”“整体艺术观”“无终旋律”的手法,强调戏剧第一,音乐第二。他坚持音乐必须服从戏剧内容需要进行创作的原则,把改革后的歌剧称为乐剧。他的第一部成功的歌剧是《黎恩齐——最后的罗马护民官》。这是一部“大型悲剧歌剧”,题材具有历史性,结构宏大,具有群众性和舞蹈的豪华场面,歌剧运用主导动机、民间色彩的合唱来衬托灰暗沉闷的舞台背景。他首创的乐剧使自己的歌剧与传统上的歌剧题材和手法区分开来,其乐剧理论代表作有《尼伯龙根的指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称为打开调式调性的一部作品,瓦格纳充分运用了主导动机,在调性上频繁地转换和弦,大量利用半音、不协和音来营造剧情的紧张氛围,精细地刻画出了剧中人物内心细腻的情感变化。
他把歌剧中的管弦乐队编制扩大,并加强乐队表现力,让乐队成为表达剧情内容的有效工具。他淡化了调式调性,建立了半音化和声,创建了“特里斯坦”和弦,对之后的20世纪音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马勒(1860年—1911年)
作为作曲家和指挥家的古斯塔夫·马勒出生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平民家庭,他在青年时期深受瓦格纳歌剧和他的恩师布鲁克纳的影响。卑微的家庭背景和坎坷的生活遭遇使他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从而在作品中竭力地描绘天堂美景,尽情地歌颂人类之爱,希望人们能够摆脱人间的烦恼,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大地之歌》是他根据中国唐代诗人李白、王维等人的诗词谱曲,音乐中带有深刻的悲剧性。
马勒在《大地之歌》中广泛运用转调手法,远关系调之间的转换使观众在听觉上具有很强的刺激性,調性对置突显急剧变幻的乐曲色彩。
马勒的交响曲结构有很大的变动,乐章数量也有所变动,音乐旋律保持了歌曲的特性,采用了自然音调式,并在贝多芬的合唱交响曲基础上发展了声乐交响曲。在创作手法上进一步强化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方向,在音乐语言中更加具有个性,感情表现得更加激烈夸张,和声方面也极度半音化,这对20世纪现代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理查德·施特劳斯(1864年—1949年)
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在音乐上的主要贡献是在歌剧和交响诗方面,他在李斯特的基础上完善了交响诗的结构,精心创作主导动机和专门描写人物、地点、情景的音乐片段。在配器上,他充分突出动机和主题,使作品更具有吸引力。
施特劳斯在歌剧方面的创作主要受到瓦格纳乐剧的影响,作曲中突出的创作技巧掩盖了内容上的平淡,与瓦格纳的作品相比要单薄一些。他是古典主义创作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综合者。他对管弦乐队的熟练使他的创作和瓦格纳一道预示了20世纪音乐的来临。
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音乐的分析,结合各阶段作曲家的作品,提出了浪漫主义音乐晚期所倡导的核心思想,并结合晚期代表作曲家的创作风格和各自在音乐上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对后继音乐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由此可见,浪漫主义时期音乐是极富有“感性”的,音乐家把他们一生所追求的自由、民主,以及他们生活中的情感经历都倾注于音乐创作中,使欧洲音乐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李斯特.音乐文选[M].俞人豪,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2]布鲁斯·莫里斯.李斯特[M].赖慈芸,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朱秋华.西方音乐史[M]. 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苗燕,女,本科,昌吉州艺术剧院,国家三级演奏员,研究方向:小提琴演奏)(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