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
2018-06-14王雅欣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由于其建筑材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在对古代建筑进行研究时往往缺乏实证性的材料,在探究古代建筑和中国文化、历史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也出现不少困难。但是在我国传统的山水画中却依稀可以看到古代建筑形态,因为山水画具有写实性以及保存性,所以对研究古代建筑形态及其所适应的环境具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从传统山水画的视觉角度,以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为研究对象,进而简要谈谈古代建筑形态的构成和蕴含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传统山水画 古代建筑形态 文化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和古代建筑交互发展
(一)中国传统山水画
在中国古代传统山水文化中,传统山水画是其图式表达。山水画家通过描绘山水景色、活动等为人们呈现当时的社会风貌和现状,也寄托了山水画家自己的情感和理想。在我国传统山水画中有很多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及其环境、时代构成了某个历史时期独特的图像文本,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在研究传统山水画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作画的形式和技法,更应该关注画中的形态,比如人物、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这些形态因为作画时间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外观形式以及空间,从而可以向人们展示一段时期的环境和历史变迁,更好地研究社会空间形态。
(二)古代建筑形象在传统山水画中呈现
在传统山水画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艺术形态是古代建筑,每个时代的建筑物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性,反应了当时社会的基本特点。从山水画中还可以了解到古代建筑的发展以及与其相适应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根据文献记载,我国从五代开始,山水画中就开始出现了完整的建筑形态,比如杨契丹、展子虔等人的绘画作品。到了唐宋两代,“屋木”是最常出现的建筑形象,如卫贤、郭忠恕的作品中经常能见到“楼台”“台阁”这样的屋木形象。宋代張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最能体现宋代建筑风格的作品。该绘画中表现了当时北宋都城的社会现状,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其中对于民居和街景建筑的写实描绘,如屋顶形式是悬山式或歇山式的,天窗作为装饰加在屋顶上方。对于街景中的店铺、酒楼以及城门和民宅等的刻画也生动写实。元代山水画中的建筑形象最主要的特点是高大密集,对于建筑细节的描绘更加生动形象。明清时期的山水画主要以人物和山水为主,所以这段时期的建筑形象减少,手法上也没有过去成熟,但是依旧可以从部分绘画作品中了解到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建筑发展的特点。
二、传统山水画中古代建筑的外观形态和思想形态
在研究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时,我们应该意识到建筑形象不仅具有空间物理属性,还具有精神和社会属性,需要联系当时的思想、精神和社会风俗等来探讨。
(一)传统山水画中古代建筑的外观形态
不同的历史时期,建筑的外在形态不尽相同,而山水画家在作画时的着重点也不同,但是从造型样式来看,窗、墙、阶、栏杆、隔扇、游廊、庭院、夹道等是古代建筑的基本组成部分。从建筑的基本单位形式来看,有窗、门和屋顶等。就以古代的窗为例,按照李渔的观念,在古代山水画家的眼中,绘画作品中呈现的“窗”并不是真的“窗”,而是画,是通过这一建筑形态来表达某种画以外的东西。在“窗”的画面感中,其高度、位置、大小以及颜色和形状等都是不同的,当人们在欣赏绘画作品时,也会因为变化的画面而产生不一样的心理感受。从单体建筑来说,山水画中建筑的外观形态最常见的有亭、楼阁、台和塔等。以亭为例,亭子作为独体建筑的一种,最典型地出现在中国古典园林设计中,具有为景色留白的作用。而中国古代传统山水画中的亭具有提升山水间轮廓线条美的作用,并且能呈现出山和天际线之间的变化,从而可弥补山水画景色描绘中的缺陷。
(二)传统山水画中古代建筑的思想形态
传统山水画以及画中的古代建筑除了物质空间属性外,还具有人文精神性和社会属性。山水画往往表达了古人的某种思想和情感态度,也体现了当时某种社会思潮。比如中国古代非常注重人和自然、人和社会的关系,所以在山水画古代建筑形态中也蕴含了“人与物和谐统一”的道家思想。此外,山水画中的建筑形象,其景观造型脱离了其原本的具体物质存在,描绘当时人们的内心世界,蕴含了画家自身的精神和品格。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山水画和古代建筑是协同发展的,两者除了具体的物质存在外,还具有一定时期的人文思想和社会发展特点。当古代建筑形象出现在传统山水画中以后,每个时代的建筑形象都能找到当时建筑形态的来源,从而帮助人们从绘画作品中更好地了解古代建筑的发展史。
参考文献:
[1]席田鹿.传统山水画中的古代建筑形态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6.
[2]张玥.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屋宇建筑表现形式的演变[D].重庆:重庆大学,2015.
[3]席田鹿,唐建.传统山水画中的建筑形态模件性质研究[J].城市建筑,2016(02).
(作者简介:王雅欣,女,硕士研究生,赤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责任编辑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