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扶贫不是选择题
2018-06-14
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更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而且,我国大部分深度贫困地区同时也是重要的生态保护地,在生态保护与脱贫摘帽之间目前似乎面临着两难选择。
在寻找答案之前,我们不妨先温习一下习近平总书记4月视察长江经济带时的重要讲话。在第一站湖北省宜昌市兴发集团新材料产业园里,他就告诉集团园区的广大员工,“首先定个规矩,就是要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毋庸置疑,这个规矩同样适用于脱贫,无论攻坚战怎样艰难,生态保护都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顾生态、破坏性发展带来的恶果,在我国已经不胜枚举。
那么,规矩之下,那些深度贫困地区如何摘帽奔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经济带发展给出的指导是,“不搞大开发不是不搞大的发展,而是要科学地发展、有序地发展。”也就是说,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这条道路,显然也是脱贫攻坚战应该走的。研究显示,我国76%的贫困县在生态脆弱带内。大部分贫困人口日常生计和收入直接依赖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对重要生物资源的无序利用、过度开发加剧了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资源环境的破坏,反过来又加大了区域减贫难度。因此,原环境保护部2012年起就在全国12个县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项目试点,通过替代生计、特有资源培育等方式,研究适合当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减贫协同推进模式。目前试点地区生物资源均得到不同程度保护,每户年收入增加3000-10000元。特有资源培育模式最先在四川宝兴县、贵州玉龙县等地取得显著成效。
總结试点地区经验不难发现,地方政府在扶贫前首先要算清“生态账”,不仅要算好当前账,还得算好长期账。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处理好外在帮扶与内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短期减贫与巩固脱贫的关系;处理好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
同时,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坚持保护优先,厚植生态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林业经济、健康养生等绿色产业。令人欣喜的是,很多地区在这方面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有些地方建立起绿色产业为主,有机农业、旅游观光和新村建设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园区;有些地方发展特色畜牧业,并建立起“贫困户+专业公司(或合作社)”的双赢发展模式。
尽管各地情况不同,所采取的脱贫方式也各不相同,但“生态美、农民富”的景象已经在很多原本贫困的地区展现出来,充分论证了总书记所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也体现了我国脱贫攻坚的真正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