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闯入者”普京的“温柔”与铁腕

2018-06-14张珺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普京总统俄罗斯

张珺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3月23日正式宣布,现任总统普京在3月18日举行的俄总统大选中获胜。这是普京第四次当选俄罗斯总统。

3月1日,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旁马涅什广场的中央展览大厅内,66岁的普京站在一块大的背景屏前,身后的背景屏上,循环播放着俄罗斯超过1700万平方公里的地图,左右两块大屏幕上是普京放大的脸。

这是普京在本届总统任期内所做的最后一次国情咨文,此番大型演讲与往年相比,已“拖延”了三个多月,讲话时间打破了他以往的纪录,长达2小时20分。

同时,这也被认为是普京有力的竞选宣言。俄总统新闻秘书德米特里·佩斯科夫解释,普京今年在国情咨文中阐述的想法将与竞选纲领一致。

尽管此前两周,普京与众人笑说,要是自己落选,干脆去当收割机司机,但他的再度连任,几乎没有悬念。

自2017年12月6日宣布参加今年总统大选以来,普京的支持率一直遥遥领先。2月底,全俄社会舆论研究中心做出的民调显示,69.1%的俄罗斯人准备在3月18日的总统选举中将票投给他。

“有普京,就有俄罗斯;没有普京,就没有俄罗斯。”现任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下院)主席维亚切斯拉夫·沃洛金早已如此“放话”。

把老婆孩子藏在哪里好?

3月8日,普京面向镜头,朗诵了一首诗:

爱情超越其他一切喜悦,上帝向我们展示了女人即奇迹,将这般美丽交付给世界。

当天是妇女节,每一年的这一天,普京都会为女性读诗,这一次他选择读的是俄罗斯著名诗人巴尔蒙特的诗——《我懂得,所有的女子都很美好》。这让不少女性支持者们认为自己得到了“偏爱”。

普京时常会展现自己的文化修养,去年他在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时,就即兴弹起了钢琴,并吐槽“音調得很不准”。

他懂得如何受人关注和讨人喜欢。曾有记者称,普京接受的训练项目之一便是如何“吸引人、诱惑人”,对此,他只是笑笑,并不否认。

早年间,普京还是一名苏联情报机构克格勃驻扎在民主德国(东德)德累斯顿的军官——这是他自小的愿望。1989年,当柏林墙倒塌,抗议者在克格勃驻地门外示威时,他的任务是把敏感文件铲进火炉内销毁。

此后,这位“苏联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出的完人”凭借着“讨人喜欢”的能力,得到了他的大学老师,圣彼得堡时任市长、当时思想最解放的理论家之一安纳托利·索布恰克的赏识,先是成为其幕僚,后来成为了圣彼得堡市的副市长。

普京“讨人喜欢”的秘诀是忠诚。尤其是当索布恰克在权力争斗中处于败势,有遭监禁、审讯和生命危险时,普京两次帮了恩师的大忙。

其中一次是发生在苏联最后时刻的“八一九”政变,索布恰克的名字被列入克格勃领导人克留奇科夫签发的大逮捕名单中,普京的“老关系”在第一时间向普京通报了消息。为了确保索布恰克的安全,普京当机立断,决定冒险实施“抢人”行动,营救恩师。

在普京的指挥下,圣彼得堡武装警卫人员在索布恰克乘坐的飞机尚未停稳时,便已将汽车直接开到了飞机舷梯下,抢在克格勃之前将索布恰克接出机场,并对他进行了保护。

此后,普京还拒绝了圣彼得堡新市长的留任,并说了一句后来被媒体广泛报道的话:“宁愿因忠诚被绞死,也比背叛偷生好。”

他的忠诚得到了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的关注和赞许。

“普京刚刚来到克里姆林宫时,他就是个新人,似乎并不有趣。”曾服务过叶利钦、普京和梅德韦杰夫三位总统的克里姆林宫顾问格莱布·帕夫洛夫斯基回忆道,“但普京帮助索布恰克这件事,对叶利钦来说,意味着他可以被信任。”

帕夫洛夫斯基称,1999年,克里姆林宫做了一项社会学调查,询问受访者最喜欢的演员形象,排在扮演列宁、斯大林、彼得大帝演员之前的,是一位扮演苏联情报官员的男性,“我们意识到,现在需要一个年轻、强壮、强大的情报官员”。

因此,叶利钦想到了普京。普京成为了“小圈子”中的一员,继而又成为了叶利钦的接班人,此后一直秉持着忠诚。2000年,普京出任代总统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签署了一项法令,使叶利钦及其亲属免于刑事起诉。

不过,被“选中”后,普京称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件事:“我既无强有力的支持,也没有莫斯科的联系人,到底把老婆孩子藏在哪里好?”

“我要战争”

普京个子不高,和他握手时,很少有人能注意到他是否有力,因为全部的注意力都被他的眼神吸引住了。他总是微垂着头,眼睛上挑着凝视对方,显得礼貌而又深邃,你不知他在想什么,但他似乎想表达自己已经看透了你。

普京是个典型的“彬彬有礼的圣彼得堡人”——他们总认为自己比其他城市的居民更有口才、更有礼貌。

他尽可能不让自己言辞粗鲁,但为了表现得强硬些,他会经常展示肌肉,乘坦克,开战斗机,时不时出现在潜水艇里。甚至,网上还流传过一张他骑着熊的照片。近日,普京澄清那不是真的。

比起叶利钦的老迈、虚弱和偶尔醉醺醺的表现,年轻、有活力、为克格勃效忠过的普京刚进入公众视野,就得到了不少关注。

对选民来说,普京是一个年轻有为的闯入者,可以迅速、强烈并且独立地作出决定,且不惜违反叶利钦制定的克里姆林宫规则。

当时所有选民都想看到这样一场“革命”,一场安全的、发生在政府内部的“革命”:为俄罗斯物色一个强硬的人物。

普京本就是一个强硬的人。孩童时期,普京喜欢找比他强壮、比他年长的孩子打架,常常被打得鼻青脸肿,但他从不服软。

1996年底,俄罗斯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失败,俄军撤出车臣后,这个俄罗斯联邦下辖共和国一直享有事实上的自治,但难以约束如沙米尔·巴萨耶夫这样的军阀,绑架事件司空见惯。莫斯科甚至稱一些军阀同中东地区的恐怖团伙建立了联系,包括基地组织。

1999年8月7日,巴萨耶夫和在沙特阿拉伯出生的伊本·哈塔卜率领1500人对邻近车臣的达吉斯坦发动了进攻,想在那里建立一个伊斯兰国家。这也是在俄罗斯北高加索地区建立大伊斯兰国家的第一步。

第二天,叶利钦任命普京出任总理,处理车臣问题。

“车臣是个危险的地方。”帕夫洛夫斯基说,那是个随时能将政治资本和名誉“蒸发”干净的地方,几乎每个和车臣“打交道”的人都输了。

当年9月,仅在两周之内,莫斯科等地发生了4次爆炸事件,将近300人被炸死,普京怀疑是车臣叛乱者所为,他态度极为坚定地说:“我要走到最后,让那些车臣人为他们在俄罗斯所做的一切受到惩罚,我要战争。”

据其身边幕僚称,普京当时认为自己可能做不了几天总理,即便如此,他也要在这极有限的日子里解决车臣问题。他开着战机去现场,人们聚集在他的周围。这是他第一次成为实际意义上的领袖,不仅仅是由于叶利钦的选择。

第二次车臣战争开始了。

俄罗斯一雪第一次车臣战争败北的耻辱,同时遏制了普京眼中“穷凶极恶的畜生”对全国的威胁。

没过多久,叶利钦辞职,普京成为代总统;紧接着,普京赢得了大选。

“沙皇、总书记和总统的混合物”

普京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的俄罗斯,尤其在经济上它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

“7至10个寡头才是真正的政府,他们可以随意撤换总理,推行有利于他们的经济政策。”俄罗斯前总理盖达尔曾公开表示。

那时,受叶利钦“股份还贷”协议的影响,“23个寡头控制了全俄67%的国民经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季志业认为,资本被控制在少数几个人手里,控制这些资本的人运用资本去换取政治地位,并以此得到更多的国家资产。

比如,曾是俄罗斯最大石油企业尤科斯石油公司的老板霍多尔科夫斯基,40岁时成为俄罗斯的首富,个人资产达数亿美元。他年轻、富有、英俊,像摇滚明星一样受欢迎。

相比之下,上台后的普京手里只控制着4%的国有企业。

据霍多尔科夫斯基回忆,2001年夏天,普京请来了一批俄罗斯“顶级商业领袖”参加一场烧烤聚会,“他解释了新规则,第一条规则很简单:不要干预政治”。但每个商业领袖都有施加政治压力的手段。

当时,霍多尔科夫斯基与俄罗斯的5个政党都签了协约,出资支持他们竞选,条件是一旦这些政党进入国家杜马,其中必须有4到5个议席由他安排。其时,美国的美孚公司正在与他谈入股,这也构成了美方“影响”国家杜马人员安排的嫌疑。

霍氏甚至还放出话来,准备在2008年“以某种形式参与公共事务”。

这让普京作出了决定,“绝不允许那些集权钱于一身的寡头作为一个阶级存在”。

2003年10月25日,俄罗斯政府武装人员突然冲上了正在诺瓦斯别克机场加油的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私人飞机,大喊着:“放下武器,不然开枪了!”自此,霍多尔科夫斯基成为了第一个身着昂贵定制套装,以窃取国家财产、欺诈、恶意违背法院裁决以及偷逃税款等多项罪名,被丢进臭名昭著的马托斯卡亚·梯史纳监狱8人间牢房中的俄罗斯首富。

当尤先科公司的股价跌至冰点时,俄罗斯政府收购了尤科斯的子公司尤甘斯克。它的产量占尤科斯的60%,当时的市值仅剩67亿美元,后来成为政府掌控的俄罗斯石油公司的一部分。

就是用这种办法,普京把涉及国民经济命脉的企业一点点收归国有,此后再大举合并,建立起一些大型旗舰式企业。

“普京的整治,就在于把寡头口袋里的钱掏到了政府的口袋里,”季志业分析称,“而且政府可以有目标地发展,比如说建立了10个经济特区。”

在这种情形下,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速,加上石油涨价,使得国家和民众收入整体上扬,普京的支持率再创新高。

“普京是个福将。”莫斯科大学外籍教授王晓伟认为,“普京是很幸运的,上学的时候碰到一个好老师索布恰克,工作的时候碰到一个好领导叶利钦,执掌俄罗斯的时候又碰到一个好油价。”

2000年,普京第一次当选总统时,赢得了53%的选票。等到2008年,第二任任期结束时,普京的支持率高达77%。对民众而言,普京是将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的“俄罗斯的儿子”。

直到今天,普京对寡头的威慑力依旧。据帕夫洛夫斯基称,普京曾告诉他的朋友,一个亿万富翁在得到保证他可以进入克里姆林宫后,从总统办公室的门口跪行到了普京的办公桌前。

2012年3月4日,莫斯科,普京与梅德韦杰夫成功上演了一场“王车易位”。普京再度获胜,第三次成为俄罗斯总统,而此前梅德韦杰夫任总统期间已修改宪法,将总统任期改到6年。

普京站在克里姆林宫前,泪水涌出,并用手揉着眼睛。他向人们喊话,感谢人民抵御住了“被西方势力控制的抗议者”,为他献上了一场大捷——64%的支持率。

学界有人称俄罗斯如今是“超级总统制”,俄罗斯总统拥有的权力几乎是世界上所有宪政体制国家当中最大的。总统依靠总统办公厅体制,设立了十几个局,一个局相应地对接政府的一个部,还有专门的局对接议会和司法。而对于各个联邦成员的管理,自普京上任以来,也愈发“垂直”,如今俄罗斯有8个联邦管区,每一个联邦区都由一位总统委派的全权代表管治。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东师大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冯绍雷认为:“无论是与议会关系,还是与政府关系,俄罗斯总统都拥有比美国和法国总统大得多的权力。”参与俄罗斯现代宪法起草的著名社会活动家马萨尔斯基也慨叹:“俄罗斯总统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他是沙皇、总书记和总统的混合物。”

普京就是那个“超级总统”。

在美国电视节目《60分钟》中,主持人查理·罗斯给普京贴上了“新沙皇”这个别有意味的标签,对此普京表示无所谓。后来,他向美国著名导演奥利弗·斯通说:“那又怎样,叫我什么的都有。”

反对者和扫把

然而,2011与2012年之交,不少反对者出现了。

当时,“王车易位”在即,反对普京的抗议活动席卷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马上加重了对未经许可参与抗议活动者的处罚。2012年5月6日,普京第三次就职宣誓的前一日,警察对抗议活动予以镇压,数十人,包括一些初次参与抗议的人,都被判处多年监禁,甚至有些人只是在社交媒体上分享或点赞就被投入监狱。

普京从没有公开发声,批评那些唱反调的人。但据克里姆林宫幕僚分析,即便没有他的指示,也会有人为他干活儿。

例如,普京首次就职前,独立电视台不停地播放各种讥讽节目,暗示他身材不高,还用他对车臣恐怖分子的恐吓言论来对俄罗斯现状进行揶揄。普京就职总统4天后,数十名手持武器、头戴面罩的税警和俄罗斯联邦安全部队冲进了独立电视台所在的总部大楼,最终把不愿合作的老板古辛斯基逮捕。

如今,在很多普通俄国人眼里,反对党进步党领袖阿列克谢·纳瓦尔尼是普京的最大反对者。

纳瓦尔尼曾是一名律师和金融从业者,10年之前,他开始抨击政客的腐败。他不但开博客,详尽地曝光政府官员在莫斯科的豪宅和海外的房产,而且做视频,描述种种据称是政府的腐败手段。

去年12月24日,纳瓦尔尼携超过1.5万名支持者的提名,正式报名参加大选,当时媒体称他是唯一有能力挑战总统普京的参选人。

第二天,俄中央选举委员会投票决定,禁止纳瓦尔尼参与2018年的俄总统大选。中选委认为,纳瓦尔尼没有权利参与总统竞选,因为他仍有案在身,至今没有被撤销。

2017年2月8日,纳瓦尔尼被判侵吞俄罗斯基洛夫木材公司资金,被基洛夫市地方法院判5年监禁,缓期执行。中选委成员埃布泽耶夫称:“纳瓦尔尼被控的罪行属于重罪,此类犯罪人被依法剥夺竞选俄总统的权利,服刑期滿或撤销前科满10年才有权参选。”

当然,纳瓦尔尼从未认罪,并且更加激烈地反对普京政府,将矛头指向更加高层的腐败者。他曾发布视频,揭露总理梅德韦杰夫持有大批豪华房地产。

他将无人机镜头拍下的梅德韦杰夫的众多房产,与他要克里米亚人“勤俭节约”的号召做对比,再辅以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时的哀叹,当时他说有相当于俄罗斯联邦预算总量三分之一的钱因为腐败而消失了。

一场表面上针对梅德韦杰夫的大规模游行终于在2017年3月被唤起。

但纳瓦尔尼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反对声浪,不仅来自高层,也来自民众,每次在他走上街头时,都有反对他的示威者出现,“有的还拿着扫把,就好像是要把他扫地出门一样”。

俄官方对纳瓦尔尼最大的攻讦是,他背后有不明资金的支持,兴许是“拿了西方的钱”。

一杯伏特加,三块黑面包

实际上,普京刚刚上任之时,无论是西方还是他自己都有意了解甚至是亲近对方。

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在普京尚未当选总统时便想要成为俄罗斯在欧洲的“最佳伙伴”。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感动于普京的十字架故事——当时,普京告诉小布什,他父母家的别墅在大火中坍塌,他唯一想从废墟中找到的就是一个十字架,“我记得,消防队员的手掌张开后,露出了我母亲送我的十字架,似乎是命运使然”。小布什称:“我从这个人的眼睛里看出,他是一个极为坦诚和值得信任的人。”

普京是9·11恐怖袭击事件后第一个打电话给小布什总统的外国领导人,还试图在阿富汗问题上帮美国的忙。

但在2003年,小布什无视普京反对入侵伊拉克的立场,绕过俄罗斯拥有否决权的联合国安理会做出决议。“这让俄罗斯人觉得受辱,也让他们认为在西方的眼中,俄罗斯说话没有分量。”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安德拉尼克·米格拉尼扬说。

2007年,普京发表慕尼黑演讲,正式向西方秩序的代表和维护者们表明了他的反对意见。“仅在20年前,世界按照意识形态和经济状况分为两个阵营,而两个超级大国的巨大战略潜力保障了世界安全。”普京一脸阴沉,“这个世界秩序已经被一个由美国主宰的‘单极世界所取代。世界现在是一国独霸的天下。”

此后,普京越来越确信,美国打着推动民主的幌子,实际上是冲着他来的,“一切都是以推翻他的政权为目的”,或者是觊觎“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此外,他还推荐给官员们看热播的美剧《纸牌屋》,认为老谋深算的主角弗兰西斯·安德伍德是美国政客的典型代表。

2013年11月,乌克兰的年轻人聚集在首都基辅的迈丹独立广场,抗议时任总统维克多·亚努科维奇在普京的压力下退出与欧盟的经济协议。示威者在广场上待了一整个冬天,直到警方向他们开火,造成大约100人死亡。

此后,亚努科维奇签署了由俄、美和欧盟斡旋的政治和解计划,并逃离首都。

奥利弗·斯通回忆起在做《普京访谈录》节目时,普京提及此事时的坚定和不屑。斯通称,在普京眼中,这件事背后的含义很明显:美国扳倒了他最亲密的盟友,而且是在一个他认定是俄罗斯自身延伸的国家里。

普京开始主动出击,先是吞并克里米亚,保护黑海权益;进而介入叙利亚战争,和北约叫板,同时也意在维护中东地区仅剩的盟友。

当特朗普这类更为“现实”与“愤世嫉俗”的政治人物赢得美国总统大选时,普京才慢慢放下心来。

可俄罗斯已陷入西方经济制裁之中,加上俄干涉美国大选的指责不绝于耳、石油价格下跌、全球经济危机,这些让俄罗斯近年来民生多艰。

颇为诡谲的是,即便如此,普京的支持率仍在节节攀升。

一方面,合并克里米亚似乎让俄罗斯重拾帝国荣光。

俄罗斯对领土的概念非常强烈,“占据领土,不失去领土,是(俄罗斯)整个国家安全理念中一个核心的东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认为,正是俄罗斯对领土的这种高度重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俄在此次克里米亚事件上的行为,是“历史的延续和历史的习惯”。

除此之外,俄罗斯民族和它的历史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即当大兵压境时,俄罗斯人团结的意志和愿望更加强烈,可以一心向外,共体时艰。“这也就是有些人说的,俄罗斯很简单,有事情的时候喝一杯伏特加,吃三块黑面包就行了。”王晓伟称。

普京还借此机会,鼓励俄罗斯在制造业、基础科学等领域展开研发,“由于制裁,现在投资家都跑了,我们终于有了自己开发的机会”。

但是,这离几年前普京许下的2020年高科技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50%的目标,还相去甚远。

“一个在管理部门工作的员工”

不管走到哪里,普京都有粉丝,他是运动健将,有着“硬汉”形象,偶尔与动物温情互动,提及女儿和外孙们时眼中流露出慈祥的目光……这些都受人追捧。俄罗斯的女性们唱着“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喷着有“普京味儿”的“领导者一号”香水,觉得自己也变得“温柔而坚定”。

“你在俄罗斯拥有世界上任何一位政客都会艳羡的支持率。为什么你这么受欢迎?”几年前,美国电视节目《60分钟》的主持人查理·罗斯问道。

“我与俄罗斯民众有着共通之处——热爱祖国。”普京说。

“祖国”“历史”是近些年来普京最爱提及的词,被问到西方制裁时,他说,俄罗斯近期的经济疲软在历史长河中,无足轻重。

俄罗斯人重视历史,重视文化,同时有着强烈的爱国情绪和骄傲的民族自尊,但伴随着苏联解体和此后的经济下滑,整个民族的自尊心几近崩塌。

正因如此,莫斯科卡内基中心政治分析师、前记者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称,在俄罗斯,精英和支持普京的大多数民众认为,“频繁提及‘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的共同历史观能为政权的巩固提供帮助”。

在第三次当选总统前后,通过观察支持者与反对者,普京得出一个结论:他的拥护者不再是莫斯科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而是全国上下的工人阶级群体,后者“更为保守与虔诚,不信任改革者,留恋苏联生活”。

普京进而依靠历史来重建民族自尊。他也曾是一名普通的苏联共产党员,据称,在他的办公桌的一个抽屉里,还放着苏联共产党的党证且别无他物。

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普京称自己至今喜欢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而作为一名苏联时期的克格勃特工,普京经常用二战时苏联在卫国战争中战胜纳粹德国的历史,来激发国内的爱国主义情绪,并制造新的俄罗斯身份认同,他称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一夜之间虽然大部分人没有移动位置,却永远失去了家园。

但对于十月革命,他评价不高,称1917年俄内部政权发生了剧烈晃动最终使得国家从内部崩溃,甚至公开抨击列宁,非常清楚地表达了他对列宁、十月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的否定态度。

对于如今的俄罗斯共产党,身为统一俄罗斯党党员的普京算不上友好——3月18日的大选中,共产党候选人格鲁季宁再次挑战普京。

而在2016年平安夜,在莫斯科一个省级官员会议上,克里姆林宫就已提出2018年大选战略“70/70”,也就是說目标是百分之七十的投票参与率,其中百分之七十投给普京。

选举之后如何施政及6年之后谁来接班,才是普京留给俄罗斯民众和世界的最大悬念。

在2002年的人口普查问卷中,普京对自己的描述是,“一个在管理部门工作的员工,为人民服务”。而现在,帕夫洛夫斯基称,普京已经开始接受一种个人崇拜——他的照片开始出现在许多俄罗斯家庭中,半身像也出现在各个百货商店的货架上。

在过去的几年里,普京已经逐渐转变为“一个不同的政治形象”,俄国政治分析师尼古拉·彼得罗夫认为,“普京现在是一个‘vozhd”。vozhd的意思是领袖,但在斯大林之后,已经很少被使用。

“他好像从来不关心身边的事和身边的人,似乎已经疲惫不堪。”一名官员说,普京在人们心中永远是那个铁血硬汉,但他已经不习惯跟人深入相处了。他太孤独了。

猜你喜欢

普京总统俄罗斯
斯总统确认明日辞职
“狙击手普京”
“恶搞”总统成追捧
总统害羞了
普京与秋田犬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普京:反对派欲抹黑大选
同舟共济
普京组建全俄人民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