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保函四步法—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2018-06-14/

建筑 2018年11期
关键词:蒙内美亚承包工程

文 / 张 波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企业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商务部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7217份,新签合同额1443.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55.3亿美元,同比增长12.6%。与此同时,我国总体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新签合同额2652.8亿美元,完成营业额为1685.9亿美元,同比增长5.8%。由此可见,中国企业不仅“走出去”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对外承包工程的规模也日趋扩大。

然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所面临的风险不尽相同,越来越大的承包规模也意味着企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与挑战,一旦发生意外,亏损额将十分惊人,项目也可能会被迫终止。

因此,绝大多数的国际工程项目在招标过程中,就要求承包商提供工程保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完成。事实上,工程保函不仅能保障业主的利益,更可以帮助承包商避免不必要的巨额损失。美亚保险保函业务负责人臧振毅表示:“工程保函不仅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入场券,更能助力承包工程企业走得更快更稳。”

合理运用保函 增强综合实力

在对外工程项目的投标过程中,拥有一份被广泛认可的保函是吸引业主的第一步。当专业的保险公司或银行愿意为投标企业提供保函,也就意味他们认可该企业的履约能力。因此,能否获得保函已经成为业主考核投标企业承包资格的重要标准。投标企业在准备保函时也必须注意到,不同地区对工程保函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北美工程市场通常只接受由美国财政部认可的保险公司出具的工程保函,而有些中东国家则需要国际承包商提供的保函额度达到总承包额的10%,且保函必须是全额保函,并被冻结在银行里直到工程结束或用其他保函抵押,方可动用。因此,投标企业必须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相应标准的机构开具工程保函,才能为其在竞标过程中加分。

此外,拥有高额度的保函也能让投标的承包工程企业更具竞争力。例如,美亚保险曾为某央企协调安排额度高达2亿美元的保函,帮助该企业赢得美国大型基建项目。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在选择开具保函的机构时,也必须关注该机构的担保能力,担保能力越强的机构可批复的保函额度也相应越高。

善用专家资源 拓展海外市场

当中国企业在开拓相对陌生的市场时,拥有当地资源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某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在开拓北美市场的过程中,遇到了数家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这家中国企业从未接触过美式担保保函,而它的竞争对手都是在当地市场已经营多年的国际知名企业,不仅熟悉当地保函的操作管理,更有成熟的资源和高额度的保函支持。作为该企业的保险公司,美亚保险针对其不熟悉美国市场的特点,协调安排AIG集团当地机构不仅给予额度、费率上的最大支持,更就项目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及操作要点为该企业提供了多次专业的培训,最终促成该企业赢得项目,当地机构为之开具保函以支持项目合同的生效及项目开工。

由此可见,选择一家具有全球网络的保险公司,凭借其丰富的全球经验,熟悉当地市场的专业人才,不仅能为企业快速开具具有竞争力的工程保函,更能提供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等附加服务,助力中国企业立足国际市场。

分担履约风险 增强履约能力

开具保函及签订合同往往只是承包工程项目的开始,业主最关注的问题还是企业能否履约。对于业主而言,花钱购买的是工程产品,而不是耗费时间与精力后得到赔款。所以,业主更看重的是担保人是否能够协助承包工程企业按合同规定的质量、工期、造价等各项条件履约,而不仅仅是对损失进行赔付。而对于承包商而言,最不想面对的问题也是无法履约。如果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无法执行合约,承包商必然会面临项目的亏损。

针对项目的履约问题,如果承包商拥有保险公司开具的保函,那么保险公司也会在必要时为承包商分担履约责任,这也就意味着承包商的履约能力将大大增强。以美亚保险为例,当工程因资金、技术原因无法进行下去时,美亚保险协调安排的分支机构将凭借全球经验和专业团队,接管该工程项目,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为承包商提供资金、技术、专家等支持。因此,选择专业的保险公司出具保函,不仅能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推进,还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承包商和业主双方的利益。

非见索即付 避免恶意索赔

保函索赔一直是保函业务中的痛点之一。目前国内企业大多只对银行的“见索即付”保函比较熟悉。顾名思义,“见索即付”是指对保函限额内的任何要求都必须赔付,除非发生显然的欺诈情形,担保人不能拒绝,这也就意味着在遭到恶意索赔时,该保函将无法保障承包商的权利。

目前,多数保险公司采取有条件的索赔模式。这一模式也对保险团队的专业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工程师、会计师、律师、理赔和防损专业人员等密切配合,才能在发生保函索赔事件的第一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以美亚保险所属AIG集团为例,在收到业主索赔申请后,会联合各方专业人士对索赔申请展开独立调查,并同时从承包工程企业和业主方面收集信息,确认是否接受索赔申请,从而避免不正当索赔,保障承包商利益。

随着对外承包工程业务的拓展,中国企业必须学会战略性地运用工程保函,增强自身竞争力和履约能力,进而更加从容地开拓国际市场。

肯尼亚蒙内铁路新车站剪影

肯尼亚蒙巴萨-内罗毕标轨铁路(简称蒙内铁路)(Mombasa-Nairobi Standard Gauge Railway)是中非合作重点项目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标志性工程。在很大程度上,这条百分百“中国制造”的铁路重合覆盖了100年前英国人铺设的“米轨”旧铁路。英国媒体曾经质疑,线路必须经过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国人能不能修好这条“疯狂铁路”。然而,中国企业交出了一份完美答卷,提前半年完成工期,中国制造技术在东非大地上落地生根。

蒙内铁路全长约480公里,沿线经过九个车站。除了三个与旧蒙巴萨站、旧沃伊站和内罗毕斯约吉马站形成强烈对比的新车站之外,还有六个新建的,相当一部分地方原先并无车站。这些建筑设计科学美观,现代化程度高,给古朴的非洲大陆带来了勃勃生机。

1.蒙巴萨西站(Mombasa West)。蒙内铁路的起点站,位于蒙巴萨南环公路北侧,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明朝郑和船队到达的最远地方就是蒙巴萨,肯尼亚因此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2.沃伊车站(Voi)。蒙内铁路的第4站,位于沃伊县城,建筑面积2112平方米。新车站呈现出字母“V”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主张“团结与和谐精神”的肯尼亚建筑设计之父—乔莫·肯雅塔。

3.姆蒂托安代车站(Mtito Andei)。位于姆蒂托安代镇,建筑面积2152平方米。周围有肯尼亚最大的野生动物国家公园、旅游胜地。

4.基布维兹车站(Kibwezi)。从蒙巴萨起的第6站,建筑面积3960平方米。主站房为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5.内罗毕南站(Nairobi South)。作为蒙内铁路的终点站,主站房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堪称全线车站之最。“品”字型的外观事实上象征桥梁联接起中肯两国的铁路,寓意“中肯两国友好合作”和“肯尼亚经济加速发展”。

(编译自www.railway-technology.com, www.postcodedreamtrust.org.uk,www.satoa.com)

猜你喜欢

蒙内美亚承包工程
Fringe visibility and correlation in Mach–Zehnder interferometer with an asymmetric beam splitter
土建工程造价在总承包工程管理中的作用研究
美亚生物科技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发展报告 《中国对外劳务合作发展报告》发布
蒙内铁路路基基床A料填筑施工技术
国际总承包工程设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美亚的爱与哀愁
微波技术在肯尼亚蒙内铁路临时通信项目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做好海外火力发电厂总承包工程
肯尼亚蒙内铁路引入蒙巴萨枢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