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注重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2018-06-13于泳波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数学

于泳波

对那些基本功较差的学生,教师讲课时,大多有“对牛谈琴”之感,久而久之,就会对学生失去信心,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管你听不听得懂,我按计划讲完下课了事。故出现了机械性的课堂,老师一味地讲,学生则伏在桌上东倒西歪轮番瞌睡,一节课下来,老师觉得很累,学生觉得枯燥甚至高呼“数学数学,实在难学”。要改变这种状态,首先,要彻底消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我们常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只要我们老师用爱心真切地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中努力创设“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环境,营造民主、平等、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参与的课堂教学的氛围,就为教好学生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其次,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在接受新事物时,不希望受到外人的干扰、限制和冷嘲热讽,渴望能自由自在地思维。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寻找解决的办法,直至成功解决问题,这比教师照例题示做一遍效果更好。就年龄来看,中职生比初中生更显成熟,思维尤其活跃,如果能好好引导他们自己寻求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自己解决问题,比让他们一直坐在座位上当听众更易让学生感兴趣。学生最需要理解、支持、关心、鼓励,以便找到解题方法,从而获得成功感。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微笑,给学生一个鼓励的微笑,然后,旁敲侧击地引导,引导,再引导。如果你的微笑能给学生信心,如果你的耐心能换取学生成功的喜悦,又何乐而不为呢?为此,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一、联系实际法

实际问题,是学生最了解也最感兴趣的。课堂上适当联系实际,创设良好教学情境,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中尽量多举些与实际生活贴近的学生感兴趣的而且一听就懂的例题,使学生感到数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如讲集合的元素的确定性时,以“我班个子高的同学”为例,说明因为个子高的标准没有界定,所以不能构成集合。学生感觉到浓郁的生活气息,马上来了兴趣。

二、观察演示法

数学中的几何教学,可通过观察、演示、小制作等方法来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在立体几何的教学中,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看中学”。教学之初,可要求学生自己做立方体和长方体,通过做,让学生感觉数学、感觉空间、感觉体的存在,树立空间观念。课堂上可以带领学生动手自做空间模型如异面直线、空间四边形、二面角等,让抽象的立体图形活生生地展现在每个学生眼前。还可就地取材,引导学生觀察教室所在的长方体,通过看长方体的8个点、12条棱、6个面,让学生深刻理解空间的线线关系、线面关系、面面关系等各种空间关系。这样一来,不但教学轻松,而且学生很感兴趣。其实技能班学生和别的学生没有两样,只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每个细节,在已改编的浅显教材的基础上,引导他们真正用心去学,肯定是会学好的。

三、质疑提问法

有效的质疑提问能强化数学知识信息的传输,调控教学进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的过程中,对自己力所能及又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的问题去想一想,或做一做,一旦当他们想出或做对的时候,就会体验到一种十分愉快的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又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提一些让学生在经过动脑思考后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的基础上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匆匆忙忙给出答案了事。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善于设置疑难,引导学生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以激发兴趣,启迪智慧。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只有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才能够达到锻炼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学生才会因体验思考的过程而更感兴趣。

四、组织讨论法

“讨论是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它的效果是单纯讲授所不能替代的。”[6]课堂上适当组织讨论,不但可以创造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和谐的学习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通过展开争论,激起学生高昂的情绪,以达到最佳学习心态。如在学生易错处,用适当的语言引发讨论,然后给予正确指导,学生不但兴致勃勃,而且记忆深刻。

五、故事激趣法

为了使教学富有情趣,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讲述一些数学发展史和数学小故事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数学故事,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更能坚定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如在讲数列时引入“棋盘上的麦粒”的故事;在讲二项式定理时介绍“杨辉三角”的辉煌;在讲概率时,告诉学生,概率论的产生源于“赌金分配问题”等。

六、美育陶冶法

数学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从美学角度看,数学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罗素曾说过一句话:“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不但拥有真理,而且有至高的美”。如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比例的美、和谐的美等等。其实美术中的比例美、音乐中的节奏美,都是数学美的应用。放眼现实,生活中数学美比比皆是,但人们常常只重视它的应用,而忽视它的“美”。如,函数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与偶函数图象关于Y轴对称的对称美;再如方程是代数对象,是数量关系,曲线是几何对象,是空间形式,似乎互不相干,却在解析几何中达到数与形的统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数学美,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他们获得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只要学生满怀兴趣地去学数学,就不会感到数学是一门抽象、单调、乏味的学科了,而是一种享受,于是就有一种愿学、爱学的热情,从而为学好数学提供内驱力。

此外,优美的语言环境、引人入胜的实际生活实例,也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笔者听过不少专家的讲座,发现即便是再深奥的理论,出自优秀的大学教授之口,却能轻松地被听众接受。这里有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之处,那就是与他们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和创设引人入胜的情境和幽黙、轻松的语言是分不开的,故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一种轻松愉快而又活跃的语言环境非常重要。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才能感兴趣,学生的学才能与教师的教合拍。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数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