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探究
2018-06-13张格萍
张格萍
摘 要:数学与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两门基础学科,将这两个学科进行整合,可以实现学科间知识彼此牵连及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目标,这也恰好符合了新课标的要求。如何探索到小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有关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途径的个人看法,希望能为小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语文整合;有效途径
一、从语文题材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促使孩子学习最好的动力,并且在孩子的学习中占有重要位置,使学生主动学习,其学习效果也较好。数学学科是一门抽象的、逻辑严密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会感到枯燥。就目前的教学方法来说,数学学科要进行语文题材的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说“田忌赛马”的故事就包含了数学“对应论”的知识。具体的引入方法就是在对该故事讲解完毕或播放完毕后,问学生:“还有别的方法吗?”将学生熟悉的故事引入数学教学中,在心理上学生就不会对该知识产生抵抗情绪,从而引发孩子的兴趣,并且使其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为掌握该知识打下基础。还有就是将儿歌引入低年级的教学中,比如说二年级数学课本中学习“表内乘法”时就可以引入儿歌“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
将学生熟悉的语文知识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中,为枯燥的数学知识学习添加了生机,并且丰富的语言材料能够对学生兴趣的激发起到促进作用,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增加。
二、从语文角度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语文的课程教学实际上是从听、说、读、写四大方面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数学教学也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培养。
1.看图说话。
小学语文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其作文方式一般是采用看图说话进行写作训练,数学课本中也有很多情景,比如说是植树活动、商场购物、游乐园玩耍、书店買书以及踢足球等,贴合小学生实际生活的情景,这些情景都是学生日常生活的反映,将这些情景融入数学中不仅不会使学生产生排斥感,还会引发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是很好的“说数学”的材料。比如说“图形的变换”中,就可以先让学生对图形进行观察,品味生活中的图形的美,再引发学生说出该种图形的特征,从而引入更深层次的学习。
2.照样子说话。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在语文学习中,老师经常通过句子变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数学知识也一样可以用该种方法,比如在数学的“比一比”知识篇章中,老师先引导学生判断哪个更大,哪个更小,在进过几次练习后,就可以加入什么比什么大、什么比什么小的概念知识,经过反复练习后,学生在之后的举例中不需要老师的引导就可以直接做出什么比什么大的判断。
3.“作文”式练习。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能够准确、连贯地将数学知识表达出来就是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表现。在表达知识时准确的语言表达就将思维的周密性体现出来,逻辑性就由语言的连贯性表现。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为数学知识学习和表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要想将数学知识的表达能力提高,可以通过“作文”式练习来进行,这就对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要求。在语言表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先分析问题,该问题所涉及的条件因素有哪些,其中还有哪些必要的解决因素还不知道,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課堂小结是数学课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部分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将本章所学内容进行概括,也就和“作文”式练习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对知识的整合和概括。在小结中,学生可以从“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怎么学到”以及“感悟”进行总结。该种方法不仅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还对学生的分析和概括能力的提升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从语文角度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知识的语言精练,但是其中一个字就改变题目或问题的意思,这就需要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引入“咬文嚼字”,对数学题目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比如说数学应用题中“增加了”和“增加到”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如果学生理解错误则该道题就做错了。数学“归一归”篇章中,应用题中就经常会出现“照这样计算”等类似要求,这就要求学生在解读问题时要从语文角度出发,在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
语文是一种情感性教学,使学生在语言环境下学习。这是数学教学中所缺少的,因此将语文知识与数学知识相整合就弥补了数学教学中所缺少的部分,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还会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翠玲.浅谈小学数学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J].阅读与鉴赏(中旬),2011.
[2]赵卫军.新课标背景下如何将创新教育融入小学教学课堂[J].时代教育,2012.
[3]庞满凡.学科整合,让数学课堂彰显灵动色彩[J].小学时代(教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