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及方法
2018-06-13兰琼
兰琼
摘 要: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当前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应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全面实行素质教育,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自己应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呈现高难度课程内容
1.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参与意识。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近半个世纪来,中国的教育注重认知,忽略情感,学校成为单一传授知识的场所。这就导致了教育的狭隘性、封闭性,影响了人才素质的全面提高。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新异的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固有的好奇心、求知欲得以满足,同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环境。
2.拓展教与学的资源。
信息时代,网络为师生提供了新的学习资源。新的课程资源除课本外,还有网络资源,新课程中,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网络,网络课程资源是对课本的重要补充。许多研究性学习课题,探究课题,都需要学生自主查找资料。目前,查找资料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无疑是网络。
二、重视知识归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思维由单维向多维发展,形成网络,在复习中要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图表,以便理清概念,使其系统化,便于记忆及掌握运用。同时对所学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也应进行分类总结,找出其共性与个性,形成学生的解题思维方法。
三、贯彻新课程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以学生为本
让学生主动参与对数学内容的学习和思考,如立体几何教学中,让学生课外制作棱柱、棱锥等几何体,感受几何体的形状和性质,既容易理解又记忆深刻。在讲椭圆定义时,让学生画出椭圆,要比教师直接给出椭圆定义效果要好的多。通过学生主动参与引发好奇心,引起学习兴趣,他们就会主动学习。参与活动同时也激发了想象力,如空间三个平面最多可把空间分成几部分,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实物对三个平面的位置关系进行空间想象,得出最多分成八部分的结论。
四、课堂上要注重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课堂实践中,良好的师生互动可能动地促进生生互动和群体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之间的互動更多地是通过语言的形式,以知识为载体展开的。在课堂实践中,教师主动讲话占据课堂直接教学、间接教学比较多,学生没有主动讲话的习惯和机会,学生在课堂中处于被动的地位。间接教学所占的比重应该高于直接教学。在高中阶段,如果间接教学时间超过一半,教学效果就会明显提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学只可采用间接教学,教师细心的指导、讲解对学生不良行为的批评也是必不可少的。
五、创设生活化情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因此,教师不能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应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通过创设情境,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他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将所学的知识点融在一起从而促进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六、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体验生活离不开数学
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提高和发展,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经历渗透、交叉、反复、螺旋上升、逐级递增、不断深化的过程,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无目的的状态,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所以,教师不仅要提供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材料,创设接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还要培养学生从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整理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地将现实生活的大背景与数学知识密切联系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要让学生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其实,我们实际生活中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发动学生,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这些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体会到生活到处有数学,生活真的离不开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动性。
数学是高中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高中数学教学应适应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教学效率发挥到最高。另外,数学教师也应适应并且跟上教育改革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及综合能力,开拓新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主审,钟启泉,崔云漷,吴刚平主编.普通高中新课标方案导读 [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 万桂林.数学应用意识的开发与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与管理[M].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