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信息技术教材中边注内容的开发利用

2018-06-13龚敏丽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技术

龚敏丽

摘 要:信息技术教材中边注与教材中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边注内容这一教学资源,对于渗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切实达成课程目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教育;信息技术;边注

课程标准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提出:“教科书的设计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具体要求要有一定的弹性,内容的呈现要有较大灵活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少教材除了正文外,还增加了一些课文相对应的拓展内容,这些内容有的写在每页的边上,有的用专门栏目和字体字号放在课文中或章节的最后,我们称之为边注内容。它与教材中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相对独立,如果去掉这一部分内容,不影响整个教材的体系。笔者认为,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边注内容这一教学资源,对于渗透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切实达成课程目标,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边注内容的类型以及与正式内容的关系

1.实例型──横向上扩展。这一类型是根据教材的内容,举出一些有关的实例。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网络技术应用》第6页,正文讲因特网的应用领域,在页的边上介绍了美国的一些心理医生在诊所里通过因特网与病人交流看病的实例。这些实例,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扩大学生的视野。

2.知识型──纵向上深入。这一类型主要是拓展教材的正式内容或对教材中的概念作进一步的说明。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人工智能初步》第二章“了解人工智能语言”这一章中,几乎每一页都有边注内容,介绍了Prolog语言的由来、Prolog的语法以及在使用Prolog语言时要注意的问题等。这些内容增加了教学内容的弹性,使教材更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

3.史料型──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联系。这一类型主要内容是介绍信息技术发展史中的史料,增加课文的人文性和趣味性。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第139页,针对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意义,介绍了四千多年前我国以竹节间的长度为标准的度量制和二千多年前秦始皇第一次用法令统一了全国的度量衡的史料,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我国人民对为现代标准化技术和思想的形成做出的卓越的贡献,增加了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文史知识。

二、边注内容在教学中的功能

1.提供学习诱因。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了。这里的刺激学生的欲望,其实就是提供学习的诱因。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网络技术应用》第29页,本节讲授的是域名的一般知识,在书的边上提供这样一个案例,讲述8848商务网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响亮的域名,因为8848很容易让人想到珠穆朗玛峰。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入教学,让学生填写课文中的实践栏目表格,看看别人是如何选择域名并评价域名的价值。这一案例能够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就是一个刺激。

2.获取替代经验。人类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文化科学知识,可以通过“替代经验”的获得去理解和掌握。例如,学生不易理解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教育科学出版社的《网络技术应用》第62页边上,用文字介绍了18世纪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和形象化的图,然后又由形象化的图转变为由点和线组成的一笔画问题的拓扑图。通过这样的替代,唤起学生感性的经验,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课文中的内容。

3.调节学生情感。如果认识活动是枯燥的、纯理性的,缺乏深刻的印象、满足感和智力活动的快乐,那么这种认识活动的发展性意義就是不完备和不充分的。教育科学出版社的《数据管理技术》第103页,在统计学生各种爱好的人数时,页边有这样一段话:“孩子们有他们独到的看法和见解。教师和家长要想能与孩子顺畅沟通,就要学着用孩子的眼光看世界。所以,能够借助统计方法较好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情况非常重要”。短短的几句话,一下子缩短了学生、教师、课程的心理距离,加强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充满盎然的生活气息,学生就会尽情投入,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教学中运用边注内容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剖析这些材料与课文的关系,认识它的特点和功能,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提供借鉴。在实践中运用边注内容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与时俱进,让学生把握时代脉搏,感受新鲜气息。教科书所提供的边注内容,只是引子、话题。由于教科书的编写与出版与我们教学有一个时间上的距离或受版面的限制,有的内容不可能说得很详细。这就要求教师能根据内容的需要,及时补充、更新、发挥、拓展、延伸教材中的边注内容,扩大教学资源。例如,教育科学出版社的《信息技术基础》第6页边上用不到30个字提及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结合抗震救灾中的“会飞的数码相机──航测飞机”、“照亮救生之路──北斗一号”、“救命魔盒──生命探测仪”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加以说明,那么学生对什么是信息技术将有深刻的理解,再也不是从抽象概念到概念,学生的学习也不是机械的学习,而是有意义的学习。

二是有的放矢,正确处理好边注内容与正式内容的关系。边注内容往往是一些短小精悍,融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兴趣激发之后,是否能够促进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这是我们关注的焦点。边注内容毕竟不是教材的主要内容,运用它目的是为了拓宽和深化教材,若边注内容与教学重点脱节的话,其结果必然是喧宾夺主,冲淡教学主题。边注内容与正式教学内容互补互进,才能使信息技术教学变得异彩纷呈,生机勃勃。

教材的边注内容穿插在教材的正文中,是形式为内容服务的一个新探索,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增添了教材的活泼性,使学生在学习正式内容的过程中无意识地接触和汲取它们,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无意识的影响,能够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希望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充分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齐小艳.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思维的培养[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01):238-240.

[2] 金荣.新时期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学创新对策[J].学周刊,2018(05):106-107.

猜你喜欢

高中教育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创新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模式
“以生为本”理念下的高中班级管理工作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方法研究
高中教育如何才真的“为了学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