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偶像”标准被王菊颠覆
2018-06-13刘佳璇
刘佳璇
腾讯视频《创造101》节目的地铁广告
带着“菊外人”的困惑,最近,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一个叫王菊的25岁女生,以及她正在参加的偶像女团竞演节目《创造101》。
所谓“菊外人”,是王菊粉丝和《创造101》观众所总结的一个名词,指不知道王菊是谁,却被“给王菊投票”的信息所包围的“路人”。
对于这些“路人”来说,当王菊在节目中说出“重新定义中国偶像女团”的宣言,他们多少会有些不知所措。毕竟,大多数人在以下两个认知层面的问题上还模糊不清——现在的偶像和过去的演艺明星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偶像需要被重新定义?
然而,随着爱奇艺《偶像练习生》和腾讯视频《创造101》的播出,“2018年将是中国偶像元年”的声音,却像是动员口号一般地,在行业中被叫响了。
追过日韩偶像的粉丝们往往会说:“中国市场还没有真正的职业偶像。”那么,到底什么叫“职业偶像”?
在过去的认知中,艺人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艺能上,比如歌手的唱功、演员的演技。依靠艺能,艺人们用作品展现舞台魅力,从而获得行业和公众的认可。
随着大众传媒的普及,艺人除了艺能之外的更多面向被描摹在公众面前,比如性格、人品、喜好等。
于是,在艺人的价值组成中,又添加了“个人魅力”这一要素。在互联网时代,娱乐圈越来越强调打造艺人的“人设”。一个成功的“人设”,有利于增强公众对艺人的认同感,为艺人带来更多资源。
但是,个人魅力的要素,对于这些艺人来说仍然只是“加分项”,并不是“必需品”。
用歌手李健打一个比方,他的个人魅力在于拥有人文气质,这是大众传媒与艺人经纪团队基于他本身特质所打造的一件容器,而根本上决定他作为一个歌手的价值的,仍然是容器中的内容——他的唱作才华,以及他所推出的作品。
为何“偶像”现在渐渐成为了一种区别于传统艺人的职业?
进入21世纪之后,在日本和韩国的演艺行业中,逐渐分化出了职业偶像。职业偶像和其他艺人一樣从事演艺事业,但往往是通过展现个人魅力而受到了年轻人的崇拜与追捧。
年轻人越来越需要在流行文化中找到价值观表达的具体投射,而偶像展现的个人魅力,恰恰能够强化价值观的表达,于是,偶像就得以成为一种职业。
所以,和传统艺人一样。职业偶像的价值组成仍然是“舞台魅力+个人魅力”,但是重心却不一样了。对于职业偶像来说,艺能所创造的舞台魅力成为了包装容器,而个人魅力才是容器中的内容。
在准备《创造101》的制作时,腾讯视频拍摄了纪录片《女团》。其中一集里,主持人张绍刚来到日本偶像团体AKB48的剧场,观看了日本职业偶像的一次舞台表演。他的感受是,这些“小偶像”们的唱跳技能并非多么优秀,但是在表演时表现出的“努力和真诚”,才是最具有感染力的部分。
职业偶像们“贩卖梦想”,代表的是一种激励和鼓舞的力量,宣扬“努力”“认真”“追梦”等向上、向善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呈现在他们每次的舞台表演和综艺表现中,并通过广告代言等方式来变现。
简而言之,东亚偶像运营产业的核心逻辑就是“价值观变现”。《偶像练习生》的口号是“越努力越幸运”,《创造101》的口号是“逆风翻盘、向阳而生”,抓住的都是这一核心逻辑。
随着日韩偶像产业的成熟化,职业偶像也产生了一些“标准”,比如外型上要“肤白貌美大长腿”,气质上要具有青春感,等等。
但在价值观多元的情形下,这样“标准”的偶像,未必能满足所有人的价值观表达需要。
在《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播出过程里,这形成了观众选择支持哪位选手的动因原点——观众实际上支持的不是一个个选手,而是选手身上所映射的某种或某些价值观。
在《创造101》的人气选手中,有美貌与实力兼具,同时又足够努力的“正统偶像”,也有实力薄弱、相貌平凡但具有亲民气质的“平民偶像”,还有王菊这样大声讲出“女性要独立自强”的“个性偶像”。她们各自身上的闪光点,实际上就是粉丝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
可以说,职业偶像不需要“完美”,只要做到“舞台魅力+个人魅力”的完整性就可以被支持。至于“魅力”的定义,则因为价值观的多元性而变得不再唯一了。
拿王菊来举例,她之所以会引起热议,最初是因为“不符合女团标准”的外貌:皮肤黝黑、身材微胖、没有少女感。但是,王菊存节目中表达出了她对“标准”的质疑,以及对“女性只能被他者定义”的反叛——她认为,女性要追求物质独立、精神独立、重塑美的权利。
厌倦了流水线上用“标准”要求来量产的、千人一面的“美”,支持王菊就成为了一种“审美反叛”。选择一个更加多元的偶像形象,实际上是在肯定一种更具包容性的审美观。
由此,再来看王菊在《创造101》中所说的“重新定义中国偶像女团”,这句话与其说是王菊个人的观点,不如说是道出了腾讯视频制作这档节目的意图——在这个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时代,年轻的中国观众,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