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鸡人工授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18-06-13刘梅花
刘梅花
摘要:随着养禽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种鸡场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但目前在人工授精过程中各养殖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这些问题归纳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种鸡;人工授精;受精率;对策
随着养禽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种鸡场采用人工授精也越来越普遍,这不仅提高了公鸡的利用率,降低了饲料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还保证了母鸡的受精率,充分发挥出优良公鸡对种群的影响。但是在人工授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应引起同行们的关注,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尽量完善授精技术。
1存在的问题
1.1使用原精液的缺点
现在许多种鸡场均采用公鸡的原精液输精,殊不知原精液有許多缺点:原精液保存时间短,需要在采精后30分钟内用完,否则精子发生凝集现象引起精子死亡,受精率下降。同时原精液密度过高在容易发生凝集的同时,精子代谢释放更多的有害物质,造成精子中毒,活力下降。另外需要饲养更多的公鸡,且采精工作量加大。
1.2不注重公鸡发育状况
许多种鸡场将公鸡放到鸡舍的最后面,或者单独放到一个鸡舍让母鸡舍的人员轮流管理,工人在饲养中就会把公鸡当成附属品,最后给水喂料,这样就不会观察到公鸡的营养状况和体重变化,只有在受精率发生降低后才回头查找公鸡的原因,已为时过晚。
1.3不检测公鸡精液
公鸡的精液质量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优秀的公鸡不一定一直保持优秀状态,公鸡会随着营养的增多或减少、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以及疾病造成的睾丸器质性变化等,其精液质量发生改变。目前大部分种鸡场没有显微镜,也不会检测公鸡精液,当鸡群受精率发生降低时,就认为工人操作失误造成的,很长一段时间查找不到受精率下降的真正原因,这样的管理很被动,直接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2采取的对策
2.1翻肛人员与输精人员应密切配合
人工授精需要工人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并且在操作过程中应精诚合作配合默契。建议场长最好将性格合得来的人员安排在一个舍饲养种鸡,同时将受精率和他们的工资挂起钩,促使老工人快速带会新员工,这样可以减少许多管理中的矛盾。
工人操作应正确,翻肛人员要做到:右手抓母鸡膝关节尽量靠近腹部,这样不易造成母鸡挣扎,也利于腹压产生;保定位置不要过于往外,使母鸡的尾羽垂直笼门即可,利于母鸡自然回笼,缩短授精时间;左手食指与拇指呈平行状,在泄殖腔口的上下边缘,且两指不要触摸输卯管,否则造成交叉感染;给母鸡腹部施加压力时,一定要着力于腹部左侧。因右侧为直肠开口,着力相反会引起母鸡排粪。输精人员应注意:切忌将输精管斜插入输卯管,否则易损伤管壁,引起输卯管发炎;及时更换输精管吸头,最好每10只鸡更换一个吸头,可减少交叉感染。输精时发现有气泡产生、精液外溢、精液被粪便污染、输后又产蛋的母鸡需重新输精。
2.2稀释精液
选用合理的精液稀释液对原精液进行稀释,不仅能够增加精液量还能确保每次均有足够剂量的精子输入,给更多母鸡输精,提高公鸡利用率。同时稀释后的精液精子分布更均匀,避免精子发生凝集现象、延长精子存活时间,从而提高受精率。另外稀释后可以减少一半公鸡的采精工作,节省劳动力和养殖成本。
稀释精液时应按照稀释液使用说明操作,先将稀释液调到与精液相同的温度,在采精后立即将稀释液沿精液杯壁缓慢加入,然后轻微的混合均匀。切记不能将精液倒进稀释液中。
2.3重视公鸡管理
应将公鸡放在鸡舍的最前面,派输精人员准确的、定时定量饲喂公鸡,此外饲料中添加VC、VE、VAD3可以提高精液质量,有的养殖者在饲料中加0.5%的精氨酸,以增加射精量。
将所使用的公鸡分成优秀、可用、待用三种,每天对自己管理的公鸡做到心中有数,并定期的称取公鸡体重,发现体重增长不达标的及时查找原因,使公鸡保持最佳体况。每次采精时观察公鸡精液质量和数量,发现异常尽快采取补救措施,避免引起受精率的下降。
2.4定期检测公鸡精液
应每月定期检测一次公鸡精液,在400倍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每一只公鸡的精液,对死精的公鸡弃之不用,将弱精的、精子较稀的、活力较好但脏的公鸡单独放在一侧笼内,加强管理、定期采精,等恢复好后再使用。这样可以保证每次输入的精液均是优质的,从而确保持续较高的受精率。
此外,为了避免后腹部羽毛污染精液,建议每10d定期修剪公鸡肛门周围的羽毛一次,并且在剪毛前给公鸡投喂抗应激药物,以减少剪毛给其带来的应激,剪毛动作应仔细轻柔,防止剪破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