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及其对内地的启示
2018-06-13吴开军欧阳莹
张 薇,吴开军,欧阳莹
(广东财经大学 地理与旅游学院,广东 广州 510320)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近年来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国旅游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首次明确了旅游业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朝阳产业,它包容性强、融合度高,已由传统的服务业上升到国家战略支柱产业。然而,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旅游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专业人才是旅游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资源,培养高素质旅游专业人才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应运而生。培养高层次管理型、应用型的旅游专业人才成为各旅游院校的首要任务。1991年,第一批旅游经济专业硕士学位点正式获得国家教委批准,截止2008年底,全国开始招收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的旅游院校共有112所。2010年,国家出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并提出了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方针。国家教委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专门增设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到2016年,全国(包括港澳台)共设有146个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随着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的设立,旅游高端人才培养教育开始步入正轨,主要采用旅游院校正规专业化的培养,彻底摆脱过去的企业内部培养模式。
通过知网检索相关文献,发现大多探究的是澳门旅游高等教育与澳门研究生教育,极少涉及到对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研究。王慧敏研究了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提出了旅游管理硕士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策略[1]。杨健通过对全国六所知名高校旅游研究生教育的招生、在校教育、就业三个方面多个指标的比较,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院校在生源期望、用人单位要求两方面的良好衔接上指出努力方向[2]。梁文慧等研究了澳门旅游教育本土化与国家化的发展策略[3]。陈海明等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维度等方面对澳门各高校旅游专业学士课程设置进行比较,并提出促进澳门高校旅游管理学士课程建设的一些建议以供内地借鉴[4]。曾韬等提出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体现在内涵的丰富化、方向的多元化、策略的多样化、途径的综合化和评估的认证化等方面[5]。马悦从学科设置、课程体系、人才培养和社会实践这四个方面将澳门旅游教育与中国内地旅游教育进行比较[6]。本文主要总结三所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院校的教学经验,以供中国内地参考借鉴。
1 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
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是顺应世界旅游蓬勃发展大趋势及应澳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实际需求而产生的,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具有本土化与国际化协调发展的迅猛之势。1991年,澳门大学的附属理工学院开办酒店管理与旅游业课程管理,澳门旅游管理教育开始萌芽。1995年,澳门旅游学院正式成立,是一所隶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的公立高等教育机构,提供一系列旅游范畴的学位课程和专业培训,包括酒店、旅游、文化遗产、会展、零售及市场推广、休闲娱乐、康体活动、文化创意及厨艺等,澳门旅游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7]。2003年,澳门科技大学创立国际旅游管理系,开办了旅游管理专业学士学位课程,旨在培训旅游专业人士。2005年,澳门大学成立工商管理学院,并开始招收国际旅游度假村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06年,澳门科技大学开设了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硕士学位课程,使得旅游管理教育培养水平更上一层楼。2007年9月,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正式成立,并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颁发“Tedqual”优质旅游教育认证[8]。此外,学院在2008、2009年连续获得“中国旅游饭店业十佳人才培养基地”的殊荣。2011年9月,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获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开办国际款待与旅游业管理学士、硕士及国际旅游管理博士学位课程。2012年2月,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学院正式更名为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现今以发展成为有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过百人的规模。经过20多年的发展,澳门旅游管理专业教育从专职、专科培训到本科、硕士、博士学历人才培养,并且在近几年内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取得了瞩目性的成就。
2 三所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院校概况
目前澳门有三所大学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分别为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和澳门城市大学。表1是这三所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院校总体概况。本文主要从办学模式、学科建设、专业方向、课程设置这四方面来具体论述澳门三所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概况。
2.1 澳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概况
澳门大学是一所公立性大学,它具有多个办学主体,1991年的办学主体为附属理工大学,2005年由特区社会文化司成立了工商管理学院。澳门大学初期的学科建设主要是引进国外教材,借鉴国外教学模式。澳门回归后,工商管理学院开始借用传统学科编制旅游系列教材,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处于探索阶段。经过几年的探索,澳门大学旅游学科体系下的学科分支不断涌现,顺应旅游市场发展需求的专业细分方向越来越多。澳门大学研究生培养注重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新学科不断成长成熟。基于澳门旅游市场的实际情况,澳门大学设立了国际综合度假村管理大方向的硕士点。该硕士点研究生(中文制)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4部分(见表2)。国际综合度假村管理研究生教育实行多语言教学,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部分课程以中、葡和日语授课。该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教学制度,最短为两年,最长为四年,灵活性大,使得研究生可以结合自身情况对学业进行合理规划以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表1 三所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院校总览
表2 澳门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简表
2.2 澳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概况
2003年,澳门科技大学国际旅游管理系应澳门经济及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正式成立。2007年,国际旅游管理系发展成为国际旅游学院,该学院于2012年正式更名为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因办学主体为澳门科技大学基金会,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使得学校、学生、企业可以达到“三赢”。澳门科技大学的学科建设时间跨度短,取得的学科建设成果突出,其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由成立旅游院校初期的旅游学科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旅游学科分支不断涌现发展为目前的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度发展,旅游新学科不断成长成熟。该学院主要开设了博彩管理、会展管理、酒店管理、零售管理、文化遗传旅游管理、电子旅游以及服务素质等专业方向的硕士学位课程,真正让学生做到一专多能。澳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四部分(见表3),攻读旅游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学生,要求修读基础科目18学分、专业范畴科目9学分、完成实践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通过答辩,方可取得硕士学位。
2.3 澳门城市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概况
澳门城市大学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活力的大学,该校于2011年成立,其办学主体为澳门城市大学基金会。同年9月,应澳门旅游经济发展方向,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正式成立,获澳门特区政府批准开办国际款待与旅游业管理学士、硕士以及国际旅游管理博士学位课程[9]。澳门城市大学在适当借鉴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开办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的教学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办学理念,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办旅游分支学科及新学科,不断完善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旅游管理专业中文学制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具体见表4。
表3 澳门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简表
由以上分析可知,三所澳门旅游管理专业高校都秉承着适应澳门社会发展,积极为澳门旅游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旅游管理分支学科,与旅游行业对不同方向高层专业人才的需要相对接,真正做到了从实际出发。从其课程设置中可以发现,澳门注重本土特色,三所高校都设立了博彩专业,为当地博彩业的发展提供更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同时,澳门注重开放性,国际视野开阔,也沿袭了西方的办学模式,均采用1年半到两年的学制,使得研究生教育战线不至于拉的过长,教育教学的时间安排更加紧凑合理。从研究生具体课程设置上看,没有管理学与经济学大类的课程,更多的是专业细分下的课程,课程设置指向性强,避免空洞化。从学分设置上看(见图1),三所高校专业基础科目学分所占比例最高,都重视研究生旅游专业基础知识的培养。专业选修课程学分均为9分,学生可根据个人有兴趣的专业方向选择专业课选修课,保证了学生的自主权。毕业论文所占学分比较高,学校也很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论文写作。
图1 三所澳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学分结构分布图
3 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经验总结
通过对三所澳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概况的认识,可以总结出其短时间内取得显著性办学成果的主要经验有以下6个方面:
1)办学形式多元化。
一方面,澳门一直以来强调集权管理与自主办学相结合的方针,即政府在宏观控制下统一管理研究生教育,但同时也为了适应市场化的不同需求而适当放权,由学校自主决定具体如何开展研究生的培养教育。另一方面,澳门高校办学主体多样化,有政府、企业、行业协会、民间投资者和慈善机构参与到办学中,呈现出公立与私立并存的局面。多样化的办学主体可以保证高校办学有充足的资金支持,也为学生争取到更多更好的实习机会,尤其是“校企合作”模式利于实现“学校、学生、企业”三赢。
2)课程体系与专业设置逐步完善化。
由澳门的第一所大学到现在的三所高校鼎力,澳门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历程中步步为营,走出了一条富有个性的“产、学、研”相结合成功之道,改变了国内旅游教育与旅游产业脱节的现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和专业设置必须适应澳门旅游经济发展的态势,不能一步登天,是一种在摸索中逐步完善的过程。课程体系与专业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研究生的教学质量。在最初设立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时,学校的课程体系主要依赖于国外教材,发现单纯依赖国外教学资源并不能促进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自身的发展。于是,学校开始结合国内传统学科自主编制旅游系列教材,在吸取国外教材精华的同时,也强调国内旅游发展的特色。经过几年的探索,在不断汲取国外旅游教育成功经验的基础之上,成功融入本土特色,使得旅游分支学科不断涌现,新学科不断成长成熟,专业细分方向也越来越多。
3)师资力量与结构合理化。
澳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极其注重师资,它们坚信没有良好的师资来源和结构,研究生整体教育水平和质量就会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旅游行业的产业融合度很高,旅游学科的包容性很强,旅游经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需求大,这就使得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导师不仅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强调导师具备一定程度旅游业界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即旅游管理专业的导师应当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型”导师。若导师单纯只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传授,自身没有深入到行业领域获取相关的实践经验,那么培养的研究生不具备适应和独自处理旅游行业各岗位上的复杂问题,甚至可能面临找工作难的局面。一方面澳门高校要求国内师资具备旅游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建立了严格的师资选拔及绩效考核体系。同时加强师资投资力度,要求导师参加授课培训或者每隔3、5年深入到企业中去调研旅游行业经营和管理的新问题、新态势,随时把控师资教育水平,以便及时剔除教学不合格薄弱环节。另一方面澳门高校努力按照国际惯例办学,聘请著名国际教授指导研究生教学,同时加强与海外高校合作,聘请海外优秀教师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学与科研工作。如澳门大学从全球延揽各地优秀教员,近年更加大力度从全球招聘顶尖学术精英,其目前主要的讲座教授和特聘教授都是各自领域的领军人物。为了持续提升教员的素质保证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澳门大学采用国际化管治及管理体系,严格制定教学人员学术奖惩制度。通过严格把控师资教育水准,已有越來越多的教学人员获得了全国乃至国际上的认可。
4)教学方式创新化。
澳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导师一贯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检验理论。据了解,在研究生课堂上,导师通常将学生进行分组,提出旅游管理实际案例,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案例讨论,然后由小组代表针对案例提出自己的认识以及解决措施,最后导师以学生的实际表现打分。这样看似一个简单的教学流程,却培养了研究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的能力。据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反应,导师传授旅游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要点后,更多的是要求研究生自己动脑完成每次课堂小组作业,以达到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期末理论知识笔试成绩比重很低,平时课堂表现所占比重更高,这有利于杜绝“学生听天书”。澳门高校设立了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导师定期带学生参加社会调研工作,要求每一位研究生走出校园亲自参与到课后实践中,得到自己的切身体会。
5)引入了第三方专业教育质量评估认证体系。
目前,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成功引入了第三方专业教育质量评估认体系,主要包括国家标准化组织ISO评估和世界旅游组织TedQual质量认证。如澳门城市大学国际款待与旅游业管理硕士学位课程获得了联合国旅游世界组织“TedQual”优质旅游教育认证[10]。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是世界旅游组织(UNWTO)、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亚太旅游教育及培训学校网路(APETIT)以及旅游及休闲教育协会(ATLAS)国际组织的成员。继于2007年获得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Tedqual”优质旅游教育认证且在2010年6月成功地连续更新[11]。
6)本土化与国际化互动发展。
旅游教育的本土化意味着旅游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和民族性,它是旅游国际化的基础环节。旅游教育的国际化意味着全球范围的理解、交流和旅游资源共享性[12]。旅游教育的本土化和国际化既适应了国内旅游发展的市场需求,也顺应了国际旅游发展的大趋势,必能推动旅游经济的稳定发展也能带动旅游教育质量的提升。旅游教育本土化彰显了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基于澳门自身旅游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澳门高校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服务于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宗旨,澳门三所高校均设立了博彩管理专业硕士点,这正是本土化最好的体现。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缘文化,并长期受西方文化的熏陶,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倡导开放性教育,允许不同国籍、不同文化的求学者就读,努力培养国际旅游管理方向的研究生,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如澳门科技大学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赢得外地优秀企业和机构的支援(如美国迪士尼)提供实习机会,更与知名高等院校(如德国慕尼克科技应用大学)签署合作协定。学院更是世界旅游组织(UNWTO)、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亚太旅游教育及培训院校网路(APETIT)以及旅游休闲教育协会ATLAS)等国际旅游组织的成员。
4 对内地提升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启示
澳门旅游专业研究生教育相对于内地来说起步较晚,但是在较短时间跨度内却取得了瞩目性的成就,其研究生教育经验值得内地高校参考与借鉴。
1)完善课程体系。
内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课程设置五花八门,但是都存在共同性的问题,即课程设置数量多、专业针对性弱、与当地旅游经济发展脱节。很多内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首先接触的基础专业课就是管理学与经济学,且不说这类课程在本科阶段已经学习,最不合理的是这两门课程与旅游管理专业衔接并不紧密。出现这类现象的原因可能主要归结于内地大多数高校都把旅游管理作为二级学科,设在工商管理专业之下,这根本不符合当前国内旅游发展的现实,也导致旅游管理专业长期被冷落。如今,旅游产业是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服务性产业,国家也号召积极发展旅游业,那么旅游管理专业就应当从工商管理学科中分离出来,尤其是旅游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的课程设置就应当有专业针对性,开设一些旅游专业的指向性课程,打造旅游管理专业自己的“课程品牌形象”。澳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就比较合理,首先课程设置数量不繁多,其次每个细分专业方向都设置了3至4门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最后结合澳门本土经济特色,开设了本土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如博彩管理。内地幅员辽阔,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可结合当地旅游资源及旅游市场的特色开设一些个性化的研究生课程,有针对性,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带给他们思维上的灵感。课程数量不在多,而在于课程的质量与结构体系上,完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内地高校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工作。
2)提升师资力量。
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旅游专业的师资队伍。为了培养旅游管理专业方向的高层次人才,对旅游专业的研究生导师提出更高的要求。首先从导师的选拔上,内地高校应当建立该专业方向研究生教育的导师选拔制度与标准,课题多,发表学术论文多不是唯一的评定标准,还应当结合旅游业的高实践性对导师提出业界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即尽量选拔“双师型”师资。其次要加强研究生导师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导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审,建议一套切实可行的而不是形式化的考评体系。针对考核结果,选择一些研究生导师参加旅游专业研究生授课培训或者深入到旅游企业内部,加强实践能力的提升。最后应加强与内地高等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尤其是旅游专业研究生导师之间的沟通,吸取其他院校优秀的教学经验。如果学校或者学院有条件和实力,可以与国外院校或者企业合作,分派导师到国外学习,借鉴国外教学经验。或者聘请一些国外知名院校的客座教授,指导研究生教育。
3)强化校企间的合作。
澳门高校办学形式多元化,“产、学、研”一体化模式、“校企合作”模式和融合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研习教育及社群教育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优势突出,均值得内地高校借鉴。高校开展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就是为了服务于旅游行业,为旅游行业不断输出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旅游企业有雄厚的资金,有不同的实习岗位和环境,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基于这一点,旅游企业就应当与开展旅游管理专业的高校进行合作,达到双赢。内地某些高校已经初尝“校企合作”模式,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高校与企业沟通不到位、互动不及时,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上“各自为政”。内地高校在开展与企业合作的时候应当签署相关协议,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资金援助,提供实习岗位,积极配合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科研工作,让更多优秀毕业生留在企业,为旅游企业创造价值。
4)采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模式。
旅游业是一种实操性很强的行业,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培养上要避免空洞化。培养旅游专业研究生的最终目的就是服务于旅游业,单纯培养理论知识丰富和理论研究很强的学生并不能满足当前旅游行业的需求。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理论与实践并重,甚至对于某些实操性很强的细分专业来说,某些时候实践更重于理论。国内教学一直在强调创新,那么教学方式的创新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光有理论没有实践是不行的,光有实践而没有理论基础也存在很大弊端。只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内地高校可以借鉴澳门,采用课堂讨论与和课后实践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研究生教育阶段不同于本科阶段,它更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开展案例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洞察旅游行业发展变化的能力,调动学习兴趣,结合实践深入理论研究。内地高校可以展开与旅游企业的合作,与旅游产业接轨,为学生争取到好的实习岗位,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培养“高分高能”型人才。
5)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教书育人”历来是教师的天职,但很多老师只注重教学环节而忽略了育人环节。研究生对导师有很高的崇拜感,对导师在思想方面的教育很乐意接受,即可发挥导师在职业道德培养教育方面的作用。学校本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加强专业技能的教育,同时也要注重职业道德的培养。澳门博彩业是其支柱性产业,为当地经济收入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博彩行业的从业人员面临很多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方面的挑战,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道德,很容易出现跳槽现象,企业也面临着人才缺失的危险。针对这一现象,澳门高校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上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培养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工作和精神方面的抗压能力,提升其处理复杂环境与紧急情况的能力,这也可得益于教学实践环节。注重研究生职业道德培养,开展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与讲座值得内地各高校借鉴,以助于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的综合竞争实力。
6)融合本地特色与国际化教育。
三所澳门高校根据澳门旅游经济本土特色均开设了博彩管理专业,同时与国际化接轨,开设了国际旅游管理与国际综合度假村管理课程,也沿袭了西方研究生教育学制,在突出个性化基础上走国际化道路。内地各高校应当结合学校当地的旅游资源及旅游市场经济特点,在现有专业和课程基础上,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和课程教学,将专业进一步细分,满足当地旅游市场的需求,突出本土化特色,这也是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手段。综合实力较强的内地高校,更应当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加强与海外知名旅游院校的合作,师生之间都可加强沟通,引进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延揽海外高素质教学人员。同时也可加强与海外旅游企业的合作,寻求海外实习机会,增长国际化见识,使得我们的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共享世界旅游教育资源,避免“闭门造车”式的教育方式。政府部分也应当放宽政策,加大学校的投资力度,鼓励内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开展国际化交流,从而更好地为国内旅游行业服务。
7)引入第三方专业教育质量评估认证体系。
内地各高校可以开展与世界旅游组织(UNWTO)、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PATA)、亚太旅游教育及培训院校网路(APETIT)以及旅游休闲教育协会ATLAS)等国际旅游组织的对话,寻求合作机会。同时,应当积极引进第三方专业教育质量评估认证体系,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评估和世界旅游组织TedQual质量认证,提高内地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和权威性,提升内地旅游院校知名度,以吸引更多海外求学者。
5 结语
旅游业是一种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旅游教育的发展不应当与旅游业相脱节。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势头良好,旅游高等人才的培养不能止步不前。内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存在诸多弊端,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值得我们反思。澳门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有其发展特色和优势,其成功的教学经验值得内地高校吸收借鉴。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发展任重而道远,政府、企业等相关机构应当加大支持力度,以引导内地旅游教育改革,并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1] 王慧敏.2000年以来我国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综述[J].辽宁教育研究,2008,38(11):67-69.
[2] 杨健.六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研究生教育之比较[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社会科学版),2011,5(30):197-200.
[3] 梁文慧.澳门旅游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发展策略研究[C]//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北京:北京联合大学,2011:283-294.
[4] 陈海明.澳门高校旅游管理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13,31(12):90-95.
[5] 曾韬.澳门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及启示[J].教育探索,2014,278(8):151-152.
[6] 马悦.澳门旅游教育与中国内地旅游教育的比较[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6(10):246.
[7] 澳门大学官网.工商管理学院国际综合度假村管理课程[EB/OL].[2017-09-07].https://iirm.fba.umac.mo/.
[8] 澳门科技大学官网.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献辞[EB/OL].[2017-09-10]. https://www.must.edu.mo/cn/fhtm/deans-message.
[9] 澳门城市大学官网.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概况[EB/OL].[2017-09-12].http://www.cityu.edu.mo/fitm/faculty-introduction.
[10] 澳门城市大学官网.国际旅游与管理学院旅游高等教育项目国际质量认证[EB/OL].[2017-09-14]. http://www.cityu.edu.mo/fitm/Ethics-for-Tourism.
[11] 澳门科技大学官网.酒店与旅游管理学院概况[EB/OL].[2017-09-16].https://www.must.edu.mo/cn/fhtm/intra.
[12] 梁文慧.旅游教育本土化和国际化的互动发展策略[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6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