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孩子的早教之路

2018-06-13浙江省慈溪市宗汉成校315300虞珍霞

新农村(浙江) 2018年6期
关键词:早教亲子婴幼儿

浙江省慈溪市宗汉成校(315300) 虞珍霞

0~3岁婴幼儿拥有良好的早教对促进婴幼儿的健康发展、获得幸福快乐的童年、后继学习以及终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较城市而言,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虽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但早教意识的建立和平台的搭建远不如城市。浙江省慈溪市宗汉街道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介于城乡之间,个体经济较发达,文化教育相对较强,早教萌芽于2006年,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做法与成效

(1)早教途径 一是开设幼儿园的园中园亲子课。宗汉实验幼儿园成立了早教机构并由专人负责,开展一系列亲子活动。按宝宝年龄组班(6~9个月星星班、9~12个月星光班、13~18个月月亮班、19~24个月月光班),每星期一次早教亲子课程,从五个方面进行训练:大运动、精细运动、认知、语言以及社会性。一学期15次。每学期受早教宝宝人数大约为100人。二是早教实验村项目。村里开设早教实验课堂,专门用于散居婴儿的早教活动,除了定期开展早教课程外,还组织大型早教活动,如一年一度的宝宝大赛、故事妈妈比赛以及各类讲座。三是建立宝宝测评档案。定期对宝宝进行身心测评,由早教指导师坐镇点评。

(2)早教效果 一是家长的早期教育理念得以提升。广大家长开始接受早教的概念,认识到0~3岁对于孩子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普遍重视早期教育;早教理念有了更新,55%家长赞成“孩子快乐成长第一”的观点,认为遵循儿童身心和个性发展规律,才能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家长开展早教的内容丰富了,80%的家长关注儿童的综合发展,除了重视生理上的发育,格外重视心理与社会性的发展,智力、非智力的培养,这是早教工作初步形成的结果。

二是早教宝宝表现明显超越同龄人。在宗汉街道一年一度的宝宝大赛中,早教宝宝在大运动(搬运、站立、爬行)、精细动作(抓蛋子、穿珠子)、认知(颜色、形状)、语言、社会性(人际交往)等五个方面的能力均比同龄宝宝强。

据星星班(6~9个月宝宝)早教老师的体会,宝宝们首次进入早教教室上课,大都表现出不专心、怕生、烦躁、哭闹等情况。一星期后,当他们再次进入该早教教室上课时,情况就会有所好转,听课专心程度高了,听课时间长了,渐渐地,与老师同学熟悉了,温顺了。这么小的孩子,经过一两次的早教,就会有所不同,可见,早教对孩子的影响不可估量。

三是早教大大促进学前期(3~6岁段)教育的发展。受过早教的宝宝入园过渡很顺利,直接有利于学前期教育的开展。大大缩短了孩子的入园适应期,无论是幼儿还是家长,心态都能迅速得到调整。更重要的是,早教宝宝们、早教家长们的表现还带动着其他幼儿以及家长快速调整状态,以往宗汉实验幼儿园新生入园,家长陪同适应期定为两星期左右,而随着2006年早教实验项目的开始,家长陪同适应期只需3~5天。

2.当前的问题

(1)知识需求广泛与获取空间狭窄之间的矛盾 许多家长不仅希望了解早教生理健康知识,还希望获取关于心理和社会交往方面的科学适应。调查结果显示,45.7%家长期望获取早教知识的首位是“孩子身体发育各阶段的健康标准”,46.1%家长更需要“儿童养护技能”。相比于城市家长,农村家长更期待获得有关“如何与孩子交流”的知识。这些早教知识,70%家长只能是“通过电话、书刊、杂志、网络等自己学习”和“与身边的亲友探讨、寻求解决办法”,获得早教知识的途径极其有限,近六成家长迫切期望通过教育机构获取早教知识。

(2)婴幼监护人与实际哺育者的错位 由于宗汉街道个体经济较发达,再加上地处城乡接合部,有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年轻父母有较大的诱惑,于是祖辈们成了宝宝的实际监护人,祖辈们文化程度低,观念陈旧,代沟大,距离年轻父母的早教要求相去甚远。据不完全统计,隔代抚养婴幼儿占七成,这些爷爷奶奶们有的只是一种爱,甚至是溺爱,但缺乏科学哺育知识、养护知识,沟通交流也成了一大困难。

(3)社会期望值与早教机构的实际服务呈现较大反差 宗汉街道每年向早教中心拨入早教经费10万元,专门用于早教班的开展。由于资金不足,惠民工程惠及率相对不高,每学期每个村只能分配到5~8个早教指标,远远满足不了早教需求。目前,街道内还没有一个专业的早教机构,早教工作还停留在摸索阶段,内容支离破碎,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系统的考量。

3.探求早教发展之路

(1)加大政府财政投入 政府应重视婴儿素质培养的社会意义,把早教事业的投入列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中,保证早教工作的持续发展。

(2)成立专业早教学校 从宗汉发展趋势看,在街道范围内成立一个融早教研究与早教培训于一体的早教专业学校,很有必要。已有的“园中园”模式的早教机构和“早教实验村”项目等,缓解不了上述早教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也满足不了发展中的早教需求。社区教育中心应致力于把早教纳入母亲素养工程,与当地妇联、计生办共同有计划有系统地办好镇(街道)早教专业学校。

(3)搭建网络服务平台 尝试推广“全媒体早教”。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全媒体”的教育形式备受家长青睐,利用多种媒体进行早教已成为未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宗汉街道早教中心应探索利用互联网,搭建早教服务平台,缓解年轻父母外出工作与亲子养护之间的矛盾。

一是博客互动。创建早教博客,设计丰富的栏目,添加“热点新闻”“亲子活动乐园”“智慧父母”“品牌活动”“成长测评”“宝宝故事”等内容。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随时可以进行浏览和互动,为年轻父母提供强有力的专业支持,解决他们在养护过程中随时出现的问题,有效地推进早教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QQ群聊。随着早教宝宝的增多,为了便于家长之间和家校之间的交流,建立以班或以家长交际圈为单元等多种不同QQ群。在QQ群里,家长们可以谈育儿心得,探讨各类问题,叙写宝宝的成长史;教师也可以通过群聊对家长进行指导,特别是每一次亲子课前后,与年轻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是很有效果的,便于年轻父母在课外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早教引导,切切实实地做到因地制宜。

三是远程培训。为了快速提升家长的早教理念,针对年轻父母有着“上班族”“网虫”等特点,可以将家长培训方式由面授向远程发展。建立新婚团体辅导、准妈妈课堂、0~3岁养护人培训等远程培训学校。克服时间空间的限制,拓展培训范围,提高受训率,跟上社会早教市场发展的需要。

四是网络课堂。互联网使随时随地进行亲子互动变为可能,一些婴童家长反映:现在的宝宝给它一个IPAD就能自己玩半天,而且不哭也不闹,一些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软件能够解决父母很大的问题。尽管国内的互联网婴幼儿教育网站还主要集中在婴幼儿父母自身的教育,并没有延伸到婴幼儿的教育上,处于传统的知识传授阶段,并没有实现真正的互联网婴幼儿教育。但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设想中的亲子互动教学、多媒体技术及资源分享模式在互联网婴幼儿教育中均将具备可行性。

总之,后代子孙的素质培养是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尤其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国民素质的提升更是迫在眉睫,“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全社会都应关注0~3岁婴幼儿教育,让家庭、社会、政府都能重视婴儿的培育,为早教事业铺设道路。

猜你喜欢

早教亲子婴幼儿
《针织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标准探讨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去早教班可以让宝宝早说话吗?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早教QA
早教QA
早教真那么神奇么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