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研究
——以江苏省为例
2018-06-13胡其琴杨静
文/胡其琴 杨静
一、基于“协同理论”的“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内涵
协同理论认为,宇宙中无论何种系统外部看似千差万别,实则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业务模式,它的产生是物流企业与农产品企业、金融机构协同合作的结果,旨在开发新型物流金融产品帮助拓宽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存贷款、结算、融资、保险、理财等业务,从而提升农产品流通相关企业的经营水平和效率,降低农产品物流企业经营风险,最终实现农户、金融机构、物流企业共赢的目标。金融业务参与的主体主要包括以商业银行为主的金融机构和农产品生产者、农产品物流企业、农产品经销商、终端客户。
二、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现状分析
(一)江苏省农产品物流发展资金供给、需求现状分析
1.农产品物流金融供给
1.1 信贷资金供给主体缺乏
目前江苏省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仍然是以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主,保险、证券、商业银行较少。四大国有银行相继对农村经营网点进行撤并,降低了农村金融支持的力度,在正规金融机构的金融扶持力度远远不够的情况下,民间融资因其门槛低、操作简便,表现十分活跃。
1.2 信贷供给功能错位或弱化。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服务“三农”的信贷职能过于局限,信贷业务受国家政策限制使农业开发性项目得不到政策性资金的扶持,并且信贷服务重点为粮油服务部门服务,不愿为“三农”服务。中国农业银行支农功能弱化,由原来主要支持农业发展转向工商业,信贷重心从农村转移到城市,资金投放到效益好、风险小的工商行业。除此之外,农信社信贷功能错位,为了获取更大化的利益将大部分资金投到城市建设和非农业部门,致使资金外流,真正有资金需求的农户和其他经营者无处求得生产资金,本该提供支农服务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反倒成了农村信贷资金的榨取者。
表1 2011~2017年江苏省金融机构农村信贷收支表 单位:亿元
1.3 资金供给总量不足
根据表1可以看出江苏省正规农村金融市场在农村的地位下降。2011年农村贷款年末余额/江苏省总贷款为49.75%,2017年下降至45.83%,2011~2016年间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供给额所占江苏省资金供给总额的比例连续减少,虽然2017涉农贷款比重大幅增加,但与2011年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此外,民间借贷活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村资金的匮乏。
1.4 农村金融机构业务功能单一
江苏省农产品金融服务的主要提供者为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非正规金融机构,保险和证券方面承担的农产品金融业务较少。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农产品金融最重要的主体,金融服务方式缺乏创新,仍停在存贷款、结算业务上,金融工具、金融产品等创新产品几乎没有。主要体现在:(1)贷款仍以抵押担保为主,而农产品品种多、活性大且难储存导致中小农产品企业融资困难;(2)农信社自身资产规模受限,一般提供短期小额度贷款;(3)中间业务功能单一,仅结算业务。
2.农产品物流金融需求
2.1 农户对资金的需求
农户对资金的需求量大。生产者需要大量的资金购买专业化的机械设备帮助更高质量地完成农产品生产经营。大规模生产,集约化经营已成了农业生产的趋势,更多农户将目光转向高效农业,引进先进技术也增加了对外贷资金的需求。
融资需求呈现多元化。除了满足生活消费之外,既有存款需求,也有生产性贷款需求、个体经营贷款及农业保险需求。80%以上的农户受教育程度不高,需要农村金融机构为其提供含农产品良种选择、生产、流通、加工、经营等多方位的信息服务以及投资理财及信贷结算等方面的金融服务。
2.2 农产品物流企业对资金需求
随着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无论中小企业还是大型企业对金融资金的需求有着共同的方面:(1)政策性金融。主要是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发放贷款投入到社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领域。(2)商业性金融。主要提供物流企业生产经营性融资,满足农产品流通各环节安全高效,帮助企业分散经营风险,创造效益。
2.3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资金的需求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江苏省“十三五”规划明确继续完善物流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包括加快推进铁路、过江通道等补短板工程,完善农村公路网络,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多式联运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都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
(二)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可行性
1.省区位优势
得天独厚的海岸线资源、滩涂资源为沿江开发创造前提条件,也为水上运输提供了重要基础;两个重要港口南通港和连云港以及多个沿江沿海港口群相互协同减少产品周转时间,提高物流效率;全省实现高速公路“五纵九横五联”,已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干线公路为支线、农村公路为脉络的公路网。
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日益完善,业务不断创新拓展
全省形成了以商业银行为主,中小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体系,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农村信用合作社由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提高贷款额度,贷款期限渐渐放长至中长期。农民合作社内部也可以提供农户小额的贷款需求。供销合作社逐步开展金融业务,成立中小型银行,有条件的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可涉及投资、代理保险等农产品综合业务。
3.具备专业的物流金融专业人才
近些年各大高校均设立物流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式愈加合理。本科及研究生院校已有多项重点课题立项,高职院校多次开展物流技能大赛均取得圆满成功。中高级“物流师”资格以及金融从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逐年增多。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金融业务交易也实现电子化。现代物流和金融专业技术人才的增多及金融互联网化的发展,江苏省可以说具备了拥有高质量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人才的必要条件。
图1 风险池担保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
4.省政府不断地予以农产品物流金融业政策扶持
“十三五”规划再一次明确指出金融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政府将继续在财政、投融资、用地保障、税收优惠、保险等方面予以支持,调整贷款利率以及保险费费率充分发挥金融对农业物流业的推动作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的模式设计
农产品物流金融资金供需严重的失衡导致农产品物流金融运作过程中产生资金缺口。导致此现状的原因有:金融机构自身业务范围的局限性;农产品企业资信状况以及质押物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融资的风险;金融机构对于个体农户、中小企业融资的回避。因此,在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的建立过程中,基于江苏省协同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各产业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两种服务模式,让政府、保险机构以及农村合作社也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中,目的在于拓宽融资担保的渠道,解决农户的信用问题,为其融资提供便利,利用保险机构分散融资风险,提高金融单位为农户及农产品物流企业服务的质量和经营效率,降低农产品物流运营资本风险,从而提升农产品物流金融的整体效益。
(一)风险池担保模式
针对农户、中小企业找不到融资担保,构建基于风险池担保的物流金融模式,在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基础上,联合政府政策性金融支持按某种方式将一定量的资金注入风险池中作为融资担保,担保前提是融资企业要向风险池提供可以作为投保的标的资产,具体的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1. 首先,借贷方与下游买方企业签订合同。
2. 然后融资企业凭借签订购买合同向银行申请质押贷款。
3. 银行和物流企业随即共同调查评估买方资信状况。
4. 若符合融资标准,融资企业以合同标的物作为投保,风险池联盟为其提供融资担保。
5. 之后融资企业向风险池支付一定比率的担保服务费用。
6. 融资单位向农产品生产单位发放贷款使其获得资金进行原材料采购与生产活动。
7. 下游企业向借贷方结算账款。
8. 最后借贷方将货款打入银行指定账户,金融机构将融资企业的质押合同注销。
9.若债务方的应付账款未结清,由风险池担保联盟先用担保基金偿还余款,再追索下游买方。
图2 农村合作社、保险机构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
此模式能够帮助银行规避融资风险,物流企业也可从担保服务中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当前江苏省正具备开展此模式的有利条件:1.具备专业的物流金融人才,能够保证操作流程有序的进行;2.政府积极参与农产品物流金融活动,不断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二)农村合作社和保险机构分担风险模式
农村合作社与物流公司、金融机构合作,既减少信用风险,也节约了人力、物力成本,物流企业运输成本下降,货源稳定,能够与农村合作社维持长期合作。保险机构在江苏省金融体系结构中尚未与物流实现真正的融合,物流企业在金融机构授信融资时承担了大部分贷款风险,可以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将物流公司潜在耗损的风险由保险公司赔付予以分散,具体流程见图2。
1.首先,由农村合作社向金融机构提出融资请求。
2.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签订战略协议并给其一个授信额度。
3.农村合作社和买方达成交易后,物流企业再和农村合作社签订合同。
4.农村合作社通知农户发货送至物流企业,物流公司与保险公司进行货物验收,抵押物是否具有质押价值交由保险公司审核。如果不满足规定要求,拒绝保险业务。
5.若符合要求,则物流公司、保险机构为抵押物确定保险额度,物流公司购买贷款风险保险。
6.买方购买贷款风险保险,银行接受保单权益转让。
7.物流公司随即为农村合作社提供贷款服务,再由农村合作社支付农户货款。
8.买方需要货物时通知物流公司按批次发货,在销售后还款给银行,物流企业根据企业的还款金额归还相应抵押物凭证。
9.若买方因为生产经营问题不具备还款能力时,物流企业可向保险机构提交赔偿损失申请,并经过买方书面同意后,物流公司可以通过处置抵押物获取的资金抵付剩余贷款。如果抵押物处理后的资金达不到贷款金额数量,保险机构则根据贷款风险保险合同赔偿剩余资金。
四、结束语
创新农产品物流金融模式应对江苏省产业融合发展的大环境很有必要,帮助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步伐,有利于江苏省综合实力的提升。农产品物流金融协同发展不仅能够为物流企业寻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助力物流业的发展壮大,也能给金融业带来一个交互式发展的新业务范畴,为其转向差异化经营提供了可能,也为中小型农企融资难提供了解决办法。
协同型农产品物流金融活动参与的主体众多,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建立现代农产品物流金融理论体系与政策支持体系尚有很多领域急需进一步深化拓展,本文构建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模式主要是从分担金融机构融资风险,拓宽农户、中小企业融资渠出发,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合作各方要根据不同融资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薛超颖.风险控制视角下江苏省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成效预测研究[J].现代营销(下刊),2017(03):158~160.
[2]李碧珍.农产品物流模式创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
[3]付旭东.金融物流[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