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自然是大美,绘画是小美
2018-06-13采访撰文郑朝辉摄影杜渭忠
采访、撰文/郑朝辉 摄影/杜渭忠
阳光灿烂的日子
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美术学院。其前身是西北军政大学艺术学校,首任校长为贺龙元帅。1949年7月由山西临汾迁至西安南郊兴国寺,1960年定名为西安美术学院。建校70年,西安美院为中国美术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长安画派,黄土画派很多老艺术家也成为西安美院的骨干力量和推动者。这其中,就有后来开创黄土画派,并执掌西安美院十几年的刘文西先生。
1958年,大学刚毕业的刘文西就被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编者注:1993年,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刘蒙天院长选调分配到了西安美术学院工作,同时到来的还有他的夫人陈光健。刘文西先生的西进,对于后来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1963年5月,在西安南郊长安县境内兴国寺附近西安美院(老校区)的一间平房里,刘丹出生了。添丁加口的喜悦让这个知识分子家庭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的期待。但随之而来的60-70年代,社会的变革让中国人民经历了一场巨大的苦难——饥饿,生活必需品极度匮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填饱肚子成为无数中国人谋求的最大“幸福”。在全民学工学农的热潮下,全国各地大中院校进入停课状态,老师和学生开始进工厂、下农村。
这种特殊的记忆,许多年后回想起来,刘丹依然印象深刻。所以,回想自己幼年对绘画的理解和记忆,刘丹说:基本上是看不懂,不理解,没兴趣。
70年代初期,中国由农业社会开始向工业社会转型,汽车工业是这个转型时代的标志之一。那个时期,偶尔出没于城乡之间、寥寥无几的解放牌汽车和农用拖拉机对于孩子们来说充满了无限的诱惑。刘丹说,那个时候自己最大的理想就是当一个司机,认为能开上汽车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儿。1970年,7岁的刘丹“幸运”的接触到了学校里的卡车,为了能天天爬上汽车玩,或者能在驾驶室里多坐一会,抑或者坐着车到县城里转一圈,刘丹甚至选择帮着司机擦车、洗车。
春色家园 34×136cm 2017
阳光灿烂的日子 68×138cm 2016
70年代后期,在广大青年中有一种最崇高的理想:保家卫国。一身草绿色的军便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就可以无限荣耀。拥有一套军便装是那个年代无数青年的梦想。步入初中后,刘丹的理想也是成为一名军人,当时在他看来,那是何等的荣耀和骄傲。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条件下,作为精神产品的绘画艺术在这个时期不受重视似乎成为一种必然。加之计划经济体制下,艺术和艺术品本身的商业价值上还没有得以体现,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讲奉献,为人民服务。这些因素综合的叠加,让幼年时期的刘丹对绘画的兴趣几乎是零。尽管出身艺术世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先天优势,但最终走上绘画这条路对于刘丹来说却是“迫不得已”——家里会定期都他进行绘画能力“测试”。
“迫不得已”的绘画路
1981年,初中毕业,“无路可走”的刘丹在家庭的安排下报考了西安美院附中。尽管是子弟,尽管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是由于超龄,刘丹依旧没有被录取。高中不行就直接考大学吧,1982年,刘丹报考了西安美术学院本科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刘丹回忆,上大学期间并没有跟着父亲刘文西先生学习画画。为什么?那时候看父亲的画,觉得不咋样,多年之后回忆起来,其实不是父亲画的不好,是自己真的不理解。
80年代,西方当代艺术引入中国美术教育体系,西安美院成为那个时期当代艺术的“试验田”,尽管国画排在油画之前,但社会认可的比较好的专业却先是油画,其次才是国画。那个时候,刘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习国画。大学四年,在自身努力和父亲的压力下,刘丹各个学科成绩都还比较优秀,尤对色彩的理解比较突出,速写也比较灵动。但是对于绘画艺术的整体理解,刘丹坦言:那个时期仍然浮于表面。
70、80年代,刘文西先生在美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迅速提高,这对刘丹的触动很大。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年轻的刘丹对于社会的认知,价值观的形成,以及艺术创作的独立精神,比同龄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刘文西先生主要画人物,自然对刘丹的绘画道路提出了要求和期待:要写实,要画人物。人物对情感的传达比较直观,传情达意更为直接,山水画是借景抒情,没有人物画来得直接。那个时期,父亲的叮咛和画作经常闪现在大脑中。但刘丹觉得,人物画创作,自己如何也画不到父亲的那个境界,也很难有超越的可能。
“在当时看来,画画山水倒是很轻松的,也没有成熟的绘画图示,似乎有更大的空间”。所以,刘丹选择了山水画创作这条路。
回忆起当初选择山水画创作,刘丹坦言,山水画创作并没有当初想象中的简单,想要画出高度,另辟蹊径,需要更高的涵养。山水画创作在中国传统中有着很完善的画论系统,这个庞大的学术体系看起来似乎更自由,但在具体实践中,要想画出自我,还是比较难的。
1990年,大学毕业四年之后,刘丹进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学习,对传统绘画进行系统化的研习。卓鹤君教授是刘丹在浙美时期的班主任。浙美的强项在笔墨的传统基础和现代表象能力,卓鹤君擅长山水画,以抽象的现代性著称,平面构成性很强。这对刘丹绘画艺术风格的形成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样是在浙美时期,刘丹开始临习《芥子园画谱》。《芥子园画谱》、中国宋代绘画《溪山行旅图》、《早春图》等,为刘丹日后绘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浙美四年的求学经历也成为刘丹山水画创作风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在西安永乐宫采风期间(右一为刘丹)
在浙美学习期间,刘丹接触了很多山水画大师,比如陆俨少。陆俨少是当代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传统功力颇深,有人把陆俨少和李可染并称为‘南陆北李’。实际上,当时山水画家也就以陆、李二人成就最高。刘丹回忆道:“我们还正在临摹漱石呢,陆俨少来了,开始进行现场教学表演,当时人山人海,根本看不到什么。只是感觉大师拿着画笔在讲台上舞了几下,压根不知道老师在画什么。刘海粟老师来授课,也是前呼后拥的,学生们的热情很大,但就像现在看场演唱会一样。所谓‘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但现在回想,我们当时就属于‘看热闹’。大师作品中的气象、博大,内在的神韵当时是真的没有理解到。”
2008年,刘丹进入中央美院访学,姚鸣京教授成为刘丹的老师。姚鸣京在中国画的精神内涵与形式语言上都独辟蹊径,创造了一种可以称为“梦境山水”、“相由心生”的视觉图式。姚鸣京吃斋念佛,禅意浓浓,从他那里,刘丹获取了更多对于艺术本身和生活方式的思考。他对自己的创作提出了要求:“食人间烟火要有品”。所谓“品”,既要有绘画的品质也要有做人的品质。
西安美院上学期间,邢港霞、刘培军、刘丹在教室留影 1983年
春天里 34×136cm 2017
画的品质体现在哪里?什么样的画才是好画?
刘丹认为,一幅好的绘画作品既要有传统绘画的意识和笔墨能力,还要是自己现阶段修性的真实表现和信仰,及对社会认知的精神记录。符合这两点,才是有价值有品质的作品。对于自己的创作,刘丹坦言,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一幅作品能让自己一直都满意。刘丹对自我的认可,永远只是某个阶段、某一幅作品的阶段性认可。
“我一直处在不断的肯定与否定之间。肯定自己就是给自己一种气象和张力,提高自己的自信和表现欲,同时也要听到一些批评声,批评也是对自己的鞭策和重新审视。”
刘丹说,50岁以后才逐渐明白,很多东西是要去悟的,只有悟透,才能真正看懂,看明白很多之前无法理解的大师作品,包括父亲刘文西。
艺术道路的选择看似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却并非如此。在创作的道路上,刘丹一直保持着遵循一个“真”字的状态。他说,朴素本身就是美,有话好好说,遵循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经常充充电,去山水间获得更多感触,这已成为他创作的常态。
这几年,刘丹经常一个人开上车,到秦岭的大山间,对着某块山石、某条河流、甚至一草一木,静静坐上半天。他说,在这里能无限接近宁静,如同面壁的达摩。自然是人类最大的“老师”,会给予人许多启示。只要用心体会,都能让我们对生命,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