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2010年和2015年胎传梅毒空间分布特征

2018-06-13王雅洁龚向东岳晓丽李婧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县区梅毒热点

王雅洁 龚向东 岳晓丽 李婧

210042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皮肤病研究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性病流行病室

梅毒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自2009年以来梅毒报告发病率一直居全国甲乙类法定传染病发病第3位;胎传梅毒疫情也呈快速增长[1]。为控制梅毒母婴传播流行,2010年原卫生部制定了《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梅控规划》),启动了全国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工作[2-3]。现在已进入《梅控规划》实施的中后期,为了评估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的效果,发现存在的问题,我们收集分析全国胎传梅毒报告数据,对比《梅控规划》实施前后我国胎传梅毒疫情空间分布变化,为今后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制定精准的梅毒母婴传播预防工作方案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2010年、2015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县区胎传梅毒病例报告数据,由全国各地医疗机构通过中国疾病预防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各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网络质量审核和现场质量检查。

二、诊断标准

胎传梅毒的诊断标准和病例报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梅毒诊断标准》(WS 273-2007)及《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执行[3-4]。

三、统计方法

采用GeoDa1.8软件描述2010年、2015年全国胎传梅毒报告病例数的频数分布特征。使用地理信息系统ArcGIS 10.0对报告病例数进行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计算全局Moran I指数和局部G系数,使用局部G系数分析输出我国县区级胎传梅毒疫情分布的热点地图。全局Moran I指数和局部G系数的计算参见文献[5-6]。当Z(Gi)> 2.58时,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显著高于均值,为热点地区;当Z(Gi)<-2.58时,表明位置i周围的值显著低于均值,为冷点地区。同时在热点地区中筛选出胎传梅毒报告发病数极高的县区,列为胎传梅毒疫情高发的热点县区。

结 果

一、全国胎传梅毒报告病例数的频数分布特征

以县区为单位对2010年、2015年我国(不包括港澳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胎传梅毒疫情进行频数分布分析,见表1。2015年全国各县区共报告7 251例胎传梅毒,较2010年(12 084例)下降了40.00%。2010年、2015年胎传梅毒疫情均为正偏态分布,多数县区胎传梅毒报告发病数处于较低水平,少数(2010年:7.82%;2015年:4.78%)县区报告数极高,即超过3×(P75-P25),为胎传梅毒防控的重点县区。

二、胎传梅毒疫情空间自相关分析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胎传梅毒疫情分布呈显著空间正相关,且2015年胎传梅毒疫情的空间聚集性低于2010年,见表2。

进一步分析局部G系数探测2010年、2015年胎传梅毒疫情的局部空间聚集程度,并输出全国县区级胎传梅毒疫情分布的热点地图,见图1。2010年全国县区级胎传梅毒疫情呈现出3个核心区域,主要位于西南部分地区,包括重庆、四川东部和贵州北部;华东部分地区,包括江苏南部、浙江和福建北部;华南和华中部分地区,包括广西、广东和湖南中东部,共发现207个胎传梅毒疫情热点县区(报告病例数>12)。2015年呈现5个核心区域,主要位于西北地区的新疆西部;青海中东部;西南与华中部分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和湖南;华东部分地区,包括江苏与安徽;华南与华东部分地区,包括广东与福建,共发现72个热点县区(报告病例数>12)。2010年和2015年热点县区名单分别见表3与表4。

表1 2010年和2015年我国胎传梅毒报告发病数频数分布特征

表2 2010年和2015年全国胎传梅毒全局空间自相关结果

与2010年相比,2015年浙江、上海、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地的胎传梅毒疫情较2010年有所改善,热点县区数明显降低;而新疆西部、青海中东部、贵州则新增为胎传梅毒疫情的热点区域。

讨 论

本研究首次使用地理信息系统方法分析我国胎传梅毒疫情分布特征,与传统统计分析方法相比,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方法可以直观、快速、精确地发现胎传梅毒在我国的空间分布模式及热点地区,从而提高防治决策的直观性与精确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2015年我国(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报告的胎传梅毒病例数较2010年显著下降,降幅达到40%,胎传梅毒疫情热点县区数下降幅度超过65%,显示我国落实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尤其是《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初见成效。

图1 2010、2015年全国县区级胎传梅毒疫情分布热点地图 Z(Gi)>2.58表明该地区为胎传梅毒发生的热点地区,Z(Gi)<-2.58表明该地区为冷点地区

表3 2010年全国胎传梅毒疫情热点地区

表4 2015年全国胎传梅毒疫情热点地区

2010年、2015年的胎传梅毒报告病例数均呈正偏态分布,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2010年胎传梅毒疫情高发核心区3个和热点县区207个,主要分布于西南地区和沿海地区,如重庆、四川东部、贵州北部、湖南中东部、江苏南部、浙江、福建北部、广西、广东等。2015年胎传梅毒疫情的空间分布格局较2010年分散,胎传梅毒疫情高发核心区5个包括热点县区72个,主要分布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西南地区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新疆西部、青海中东部、四川、重庆、贵州、湖南、福建、广东等。

与2010年相比,2015年浙江、上海、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地的胎传梅毒疫情较2010年有所减轻,热点县区数明显减少,提示这些地区预防梅毒母婴传播工作开展的比较到位,但仍需继续保持。新疆西部、青海中东部、贵州为新增胎传梅毒热点区域,提示这些地区预防梅毒母婴传播的工作可能尚未全面落实。这三个区域均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水平、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相对落后,梅毒高发[1],当地孕产妇在产前保健、梅毒筛查及治疗意识可能还较为淡薄,因此,这些区域是下阶段胎传梅毒防治的重点地区,应集中有限资源加强这些地区的防治工作。

志谢全国各省、地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性病防治机构、国家级性病监测点疫情管理机构和医疗机构有关工作人员在数据收集和报告中所做的贡献

猜你喜欢

县区梅毒热点
热点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新形势下县区人大研究室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县区人大法制委员会工作职责探讨
高龄老年混合型神经梅毒1例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县区台借助新媒体做好电视新闻刍议
热点
县区基层干部职业焦虑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