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放归”自然,呵护儿童灵性

2018-06-12王莉

师道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长儿童孩子

初春的上海湿冷湿冷,窗外小雨淅沥。因为下雨,我家兄弟俩今晚没到楼下玩儿。我在客厅一角看着书,时不时看看他俩。他们一会儿打打闹闹,一会儿一人骑一辆车在客厅里有序地穿行,总能灵活地避开各种障碍物;一会儿又突然安静地看起书来,坐在地板上一人拿一本书看着,哥哥专注地看,弟弟不时地看看哥哥在看什么书……这是我的两个儿子,两个在自然生长教育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儿子。我践行自然生长教育十年,出了几本小书,但我认定他们俩是我最好的作品。

十年前,我在北京师范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时遇到我的导师包祥先生,他是中国自然生长教育的创始人。包祥老师从事教育四十多年,他从浩如烟海的中国文化里萃取出適宜中国儿童生长的“自然生长教育”因子,创立了自然生长教育。自然生长教育是遵循儿童生命生长规律、生长路径的教育。我对包祥老师的自然生长教育理念十分认同,并通过自己的实践与思考把它拓展为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生长教育是不超前不抢跑的适时教育、等待教育;

自然生长教育是父母亲自陪伴孩子建立亲密关系的教育;

自然生长教育是亲近大自然、崇尚运动的生命力教育;

自然生长教育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教育;

自然生长教育是不填塞不饱和的自主教育、自发教育;

自然生长教育是不干预不插手的信任教育、欣赏教育……

十年来,我持续对自然生长教育进行思考与实践,将之落实在我的教育咨询、阅读推广及家庭教育中,形成了我的自然生长教育丛书三部:《童年可以如此美好——家教八部曲实践篇》《陪伴的力量——王莉教育观察100例》《书香润童年:王莉亲子共读实践》。这里主要围绕“亲近大自然、崇尚运动的生命力教育”略说一二。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人类离自然越远,离疾病就越近;离自然越近离健康就越近。这一点我十分赞成!户外运动好处多多。孩子在大自然里跑啊跳啊,大汗淋漓,脸红扑扑,健康得很!晒太阳,接地气,呼吸新鲜空气,磨练意志力……哪一点不比窝在家里或教室里更适合孩子的自然生长,更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孩子的周末应该怎样度过?应该“放孩子回归大自然吧!”这个“放”字,这个“回归”,折射出当下儿童教育的多少无奈:孩子就像从大自然里抓来的小动物,被关在教室里驯养,从周一关到周五,周末还有这样那样的兴趣班补习班压得孩子苟延残喘,哪有什么时间在大自然的怀抱自由呼吸!然而“野性难驯”,孩子们的天性是热爱大自然、需要大自然的,所以渴求被“放”回大自然,回归本该有的本真童年。

人在大自然里呼吸新鲜空气,晒晒太阳吹吹风,跑跑跳跳出出汗,欣赏大自然里的美景,身心放松,灵性被唤醒——这也本该是大人的健康生活方式,何况孩子?我和孩子们周末最大的乐趣就是到公园到郊区呼吸新鲜空气,只要天气情况不是特别恶劣,只要不是大风或雾霾。我从孩子满月就开始带他们走进自然。这些年,我们走过的北京公园达一百多个。旅行也是我们家的常态,大宝已经到过70多个城市,小宝也到过20多个城市。

孩子们在公园里、树林里肆无忌惮地奔跑,那个放松和奔放啊,别提多开心!成为大自然里的亲子的一天,多么单纯美好!她带给孩子的不是钢琴知识、不是绘画知识、不是英语单词,但孩子却听到了最美的天籁之音——蛙声鸟鸣,风吹过树林子的乐章。孩子们看到了最美的天然画卷——小桥流水春芽夏花秋叶冬雪。孩子们学到了最美的语言——大自然的语言!孩子们的心灵得到了最美的润泽,大自然的阳光雨露的滋润。

大自然里的周末,是我们一家人最快乐的欢聚时光,也是我们最朴实的亲子方式,是我们对孩子的最好的陪伴。孩子们幸运地体验过北京郊区各个季节的采摘:春天去昌平采草莓,夏天去怀柔采樱桃,秋天去平谷摘大桃,冬天去密云摘柿子。连我们也跟着孩子们享福了,享受了大自然的恩典!从平时蜷缩在办公室里的压力中释放出来,在大自然里抬头望天,闭眼听风,何其美妙!

爱因斯坦说:“从观察和理解中获得乐趣是大自然赐予的最美好的礼物。”在大自然里,孩子观察着、倾听着、欣赏着、发现着……浸润在大自然里的孩子,是那么的感官敏锐、动作敏捷、热情奔放、大汗淋漓、灵气逗人而幸福洋溢!孩子在大自然里,不断地有新发现、有新惊喜、有新创意要和爸爸妈妈分享。

除了带孩子们融入大自然之外,我们还注重带领孩子走近科学,到生活中学习。旅行美国时,我们在旧金山湾区的奥德赛科技馆看到了“触摸科学”的宣传语。的确是这样,孩子们对知识的认知首先是通过感受而非灌输而得来的。这家科技馆的力学专题馆用一连串的提问启发儿童,向儿童介绍大自然的神奇:你怎么感受到风?风对海面有何影响?树如何对风作出反应?风怎样影响鸟的飞行……孩子们动手感受风力,在一连串的惊喜、好奇、探索中去发现科学知识,效果非常好。

龙应台说,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确实如此,向儿童描述一百次动物的样子,不如让他们亲自触摸一次;对儿童说一百次孝顺,不如让他们亲见一次舔犊情深。比如我带一群孩子们去奶牛场看奶牛。我观察孩子们的状态,从3岁到12岁,无论男孩女孩,一进入大自然就生机勃勃,一见到真牛就两眼放光,一听到大奶牛重一吨就大为惊叹,和刚出生一个礼拜的小奶牛亲密接触更是乐不可支!孩子们摸到的不只是小奶牛,闻到的不仅是浓郁的牛粪味!还有真实的大自然气息,真实的挤奶,给牛洗澡等生活场景。所有这些,都是平日课堂里所没有的知识和宝贵的体验。又比如春分日,我带孩子到深山里寻找春天感知大自然。孩子们告诉我他们的观察结果:大自然的春天比城市里的春天来得晚!对哦, 深山里的初春没有想像中的繁花似锦姹紫嫣红,乍一看竟还是满目萧索,似乎与冬天并无二致。再细看,小草从石头的罅隙里探出来,嫩芽从枯树的枝头冒出来,融化的冰雪汇成小溪,呼啸的山风送来暖意……这就是初春的模样儿,这就是初春的气息。孩子的童年也应是这样: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生长。家长不要急于看到花繁叶茂,要耐心地等待孩子经历足够的阳光、雨露、时间、温度,慢慢长大。

陶行知先生说:“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真好!不少妈妈喜欢“把控”,恨不得孩子的分分秒秒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八点到九点学英语,九点到十点学奥数,十点到十一点练习书法……没有闲暇的孩子,时间管理何从谈起?时间被塞得满满的孩子,永远在被动接受“别人的安排”,缺乏主体需求和感知能力,无从享受自己安排时间的乐趣,也就无法学会自己安排时间的能力,成人后谈何自己规划人生,对自己负责?自然生长教育提倡给孩子留出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由地玩儿,自由地遐想,这是对儿童灵性的呵护。

我对一个十多年前的广告印象特别深。那是别克GL8商务车的广告。它别出心裁地找了一群长颈鹿来,让观众看到好多只鹿从车舱内出来,出来了好多只,之后还有好多只……广告词是:有空间才有可能。当年在厦大新闻系学的是国际新闻,系里也给我们开广告专业的大课。至今还记得广告老师说,一个好的广告能让人一直记住。我对那个别克商务车的广告就一直忘不掉。

说得多好,有空间才有可能。

可惜现在很多父母,不舍得给孩子留空间,恨不得把孩子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严丝合缝。他们以为这样做是珍惜孩子的童年,让孩子学到更多东西,却恰恰压制了孩子在成长上丰富的可能性和宝贵的可塑性。这也就是托马斯·苏德霍夫所说的,“年轻的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孩子做一件事情而定性”,“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

退一万步讲,就是孩子没啥特长,健健康康快快乐乐阳光向上,不也很好嗎?只要他热爱生活,有好的习惯,懂得欣赏生活中每一处的美,珍惜每一个小惊喜,不也很好吗?大部分人是靠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生存的,有多少人是靠特长谋生的?

又想起周国平那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只想做好一件事——让我的孩子童年幸福!童年幸福的孩子,差不了!

我也想说,有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能从平淡生活中找到乐趣,有自己充裕的时间、空间,会自我管理,会自己找事做、找乐子的孩子,差不了!

有空间才有可能,有童年才有人生。自然生长教育,背后的价值基础就在于保护童年价值,呵护儿童灵性。

(作者系自然生长教育与儿童阅读推广人,著有《书香润童年》《陪伴的力量》等)

责任编辑 黄佳锐

猜你喜欢

生长儿童孩子
美是不断生长的
快速生长剂
《生长在春天》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廉租户一跪,民生长叹息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