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教你削铅笔
2018-06-12侯美玲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8年5期
侯美玲
王介民是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通常情况下,在新生上的第一堂课上,他会花半小时教大家一个最简单的技能——削铅笔。
20世纪80年代,学生买的全部是传统铅笔,并非如今的各种规格的自动铅笔。那种条件下,完成工程设计图纸,线条的粗细要靠铅笔来控制。为了达到绘图要求,王老师会详细讲授削铅笔时的注意事项,如铅笔与小刀应保持的角度,切削的部位,笔芯的长度,用刀时的力度,等等。最后,他会向全体同学提出一个要求:每次画图前都准备4支铅笔,笔芯的直径必须达到相应规格。
一次期末考试前,同学们忙着复习功课。写作业时,一位男同学偷懒,用一支铅笔从头画到了尾。第二天上课时,王老师将这位男同學从座位上叫起来,说:“这张图纸不合格,下课后重新画一张。”那位男同学不屑地说:“不就是线条粗了一点儿吗,有什么大不了的?”他的话音刚落,原本性情温和的王老师突然气愤地说:“线条粗细含糊不清,这样的图纸到了工人手里,结果会怎样呢?会误导工人生产出不合格的零部件。一旦这个零部件用在设备的关键部位,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听完这些话,同学们明白了王老师的良苦用心。他对铅笔芯的苛求,不是在作秀,而是为了向工厂负责,更是为了向用户负责。这件事之后,同学们再也不敢马虎对待削铅笔这种小事了。
[故事寓意] 工作上、学习上有很多事情是来不得一点儿马虎的。如果你想随意一点儿,做一个所谓的“宽容大度”的人,那么请在你个人的生活上去表现,千万不要在工作和学习上表现,因为那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不能擅自“宽容大度”!
[老编沉思]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我们从小听到大的俗语,我们也都明白这句俗语的意思,但有几个人真正把这句话当成座右铭,时刻督促自己呢?同学们,你们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