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水稻生产现状及绿色生产发展措施建议

2018-06-12秦叶波孙健丁检张慧徐春春

中国稻米 2018年3期
关键词:种粮功能区浙江省

秦叶波孙健丁检张慧徐春春

(1浙江省种植业管理局,杭州310020;2宁波市海曙区农技管理服务站,浙江宁波315000;3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第一作者:qyb.leaf@163.com;*通讯作者:xuchunchun@caas.cn)

1 浙江省水稻生产基本情况

1.1 面积和产量情况

水稻是浙江省的主要粮食作物,也是最主要的口粮,在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16年全省水稻面积81.83万hm2、总产量593.75万t,分别占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和总产量的65.2%和78.9%。其中,早稻面积11.55万hm2、总产73.80万t;单季晚稻面积57.92万hm2、总产441.35万t;连作晚稻面积12.36万hm2、总产78.6万t(表1)。近10年,浙江省水稻生产面积和总产都呈下降趋势,但最近3年基本保持稳定[1]。水稻生产面积和总产占粮食生产的比重也同样呈下降趋势,近3年基本稳定在65.0%和78.0%左右(图1)。

1.2 品种分布情况

浙江省水稻基本呈“南籼北粳”的特点。从各类型品种生产推广应用情况看,籼稻推广面积占水稻生产面积的44.0%左右,粳稻占56.0%左右。近年来,粳稻面积有增加的趋势(表2)。

1.3 技术应用情况

浙江省近年相继育成并主推了“秀水”“中浙优”和“甬优”三大系列水稻高产品种,特别是以甬优12为代表的籼粳杂交稻品种的育成,实现了浙江省乃至全国水稻育种方法和产量水平的重大突破。同时,随着全省粮食高产创建、“三新”技术推广,以及良种良法的集成推广应用,有效带动了全省粮食单产水平的提高。

近两年,早稻主要推广应用了早播早栽技术、机插技术、“两壮两高”栽培技术以及叠盘出苗技术等,除了机插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应用外,其他几项技术的应用面积进一步扩大(表3)。晚稻主要推广应用了机插技术、机械直播技术、“两壮两高”栽培技术以及叠盘出苗技术等,其中全省主推的“两壮两高”栽培技术应用面积增加明显(表4)。

2 当前稳定水稻生产的主要措施

水稻生产在浙江省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说抓好水稻生产,就相当于抓好了粮食生产。因此,浙江省粮食生产政策、项目、技术等一直都向水稻生产倾斜。同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平台,以实施农业部粮食高产创建和水稻产业提升等项目为抓手,积极推广应用水稻高产主导品种尤其是超级稻品种和高产高效技术,提高水稻生产基础设施水平,使水稻生产面积基本保持稳定、单产逐年提高,确保了浙江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2.1 抓好生产任务分解落实

抓好年度全省《粮食产销工作的意见》贯彻实施,层层分解落实粮食面积、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等生产目标任务,开展“粮食扩面增产行动”“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加强对全省各市粮食生产统计日常监测,分季通报各地粮食生产情况,稳定全省粮食生产。同时,督促各地进一步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政策扶持和考核力度。

2.2 抓好粮食生产政策扶持

2004年以来,浙江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并逐年加大补贴力度、拓展补贴环节,基本上形成了覆盖水稻和旱粮、生产环节和基础能力建设相结合的扶持政策体系,并逐步向规模种粮和社会化服务集聚,补贴资金年增幅20%以上。2016年省级粮食生产扶持资金达41 791.7万元,比上年增加9 591.7万元,增幅近30%。2017年继续实施规模种粮补贴、旱粮生产补贴、订单粮食奖励、旱粮生产扶持政策、种粮大户贷款贴息和稻麦政策性保险等政策。虽然国家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但考虑到早稻是浙江省稳定粮食的主要潜力,因此,浙江省早稻最低收购价与上年持平,从而进一步稳定早稻生产。

表1 浙江省水稻面积、单产和总产情况

表2 浙江省籼稻和粳稻面积、单产和总产情况

图1 浙江省历年水稻生产面积和总产占粮食生产比重情况

2.3 抓好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打造粮食生产的主阵地、稳粮增效的示范区。截止到2016年底,全省累计投入功能区建设资金104.0亿元,共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9 131个,面积50.71万hm2。2017年浙江省将争取提前完成53.33万hm2的功能区建设任务,并全部划入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实行最严格保护。同时,组织开展对历年建成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内沟渠、道路、泵站、机坡、农用电线等基础设施质量的摸底调查,分批改造提升市、县两级尚未达标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对破损严重的市、县级粮食生产功能区进行改造提升,重点改造完善低洼和丘陵的排灌沟渠,确保粮食生产功能区“涝能排”“旱能灌”,增强抗灾能力。

2.4 抓好机制和模式创新

大力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等规模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推进粮食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全产业链发展。积极创新应用以粮食生产为基础的高效农作制度和立体种养模式,充分发挥农业“两区”在农作制度改革和稳粮增效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大力推广应用粮经结合、水旱轮作、农牧(渔)结合等“千斤粮万元钱”稳粮增效模式,推广面积16.67万hm2以上。

表3 2015-2016年早稻主要生产技术推广情况统计结果 (万hm2)

表4 2015-2016年晚稻主要生产技术推广情况统计结果 (万hm2)

2.5 抓好增产增效技术应用

2004年以来,大力组织实施“0406”育种攻关与良种推广计划,着力推进水稻主导品种集聚度,大力培育推进农作物种业育繁推一体化,加快选育优良突破性水稻品种,扩大中早39、中嘉早17、甬优12、甬优15、甬优538、浙优18和中浙优1号等超级稻品种的覆盖率。

深入开展粮食高产创建和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择优选择5个粮食主产县实施农业部粮食绿色高产高效创建。2017年,省级财政继续下拔资金1 500万元用于组织开展省级粮食高产创建和水稻超高产攻关工作,大力推广“三新”技术,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重点提升机插和机烘水平,挖掘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等综合增产潜力,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

3 浙江省水稻绿色生产发展措施与建议

近年来,虽然浙江省水稻生产基本保持稳定,但稳定粮食生产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种粮比较效益一直偏低,种粮农户积极性不高;规模经营比例偏小,2016年浙江省稻麦复种面积3.33 hm2以上的种粮大户15 289户、种粮面积25.38万hm2,仅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0.2%。

同时,这些年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农业连年丰收,供应充足,为宏观经济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在国际粮价下跌,进口增加的背景下,也带来了库存积压、财政负担加重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在保障口粮绝对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前提基础上,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放在突出位置,改变单纯追求产量的倾向,重点应该保护和提高粮食产能以及质量和效益。

3.1 水稻绿色生产主要路径

3.1.1 坚持措施模式配套

加快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充分发挥综合增产潜力。强化农田水利、地力培肥等基础建设,提升粮食产能。大力选育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因种栽培,集成应用高产高效技术,提升科技水平。加快推广“千斤粮万元钱”等农作制度,促进稳粮增效。

3.1.2 坚持农机农艺融合

大力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重点突破双季稻机械化栽植,高效机械化植保和化肥机械化深施等环节。积极推广适合机械化轻简化作业的水稻品种和栽培模式。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加快驱动水稻生产“机器换人”。

3.1.3 坚持生产生态结合

大力推广肥药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技术措施,重点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高效生态型肥料,减少和替代化肥;推广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高产环保农药,科学用药,减少用量。全面开展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生产清洁化、环境无害化。

3.2 水稻绿色生产重点措施

3.2.1 提质增效行动

大力推广应用高产、优质、多抗品种,提高优质良种覆盖率。鼓励种粮大户、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发展优质稻米加工与销售,延长粮食生产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种粮综合效益。

3.2.2 生态种养行动

积极推进粮经结合、水旱轮作等农作制度和稻田立体种养模式,重点推广菜稻轮作、菌稻轮作、瓜稻轮作、稻鸭共育、稻鱼共生、池塘种稻等“千斤粮万元钱”高效发展模式,扩大覆盖面。

3.2.3 肥药减量行动

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和配方肥、商品有机肥,示范应用高效缓释肥、水溶性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新型肥料,集成推广种肥同播、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等高效施肥技术。加快推进水稻病虫害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

[1]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农业统计资料(2007-2016年)[M].

猜你喜欢

种粮功能区浙江省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河南父子种粮打“擂”科技实力添“金”
稻茬麦翻旋浅覆栽培技术 种粮大户年增收50万元
股田制让种粮效益最大化
山西省2017年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评价分析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画画就如种粮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陕西省未来五年将建粮食生产功能区27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