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住宅需求浪潮襲來 WELL健康生活的內涵與商機
2018-06-11陳怡君
陳怡君
2017 年是大陸執行「國十條」第一階段目標的收官之年,為抵禦霧霾和沙塵威脅,大陸提出了健康中國戰略。
「十三五」建築新轉型,空氣品質好升級
依據北京光華學院陳松蹊教授團隊《空氣品質研究報告(五)》指出,從2011年起各城鎮空氣質量數據共統計1億多萬筆,顯示各城鎮空氣品質雖有顯著改善,但改善區域分佈不均衡。推行「煤改氣」、「煤改電」和燃煤脫硫措施之下,京津冀等區大氣濃度雖然已有明顯改善,但整體空氣品質條件,濃度分佈上仍有差異。北方地區天冷,若加上居住環境不耐寒,民眾與企業過度使用能源與加熱設備,對於空氣品質的改善,策略則非僅止於供電設備改為不同燃料如此簡單。尤其,北方居住人口密集,亦為早期開發的地區,民眾使用能源習慣仍需改變,以讓局部空氣品質有所改善。因此,已有許多學者認為北京市設定的2017年目標(60微克/立方米)已過於寬鬆,建議使用WHO「過渡時期」第二級指標所給定的 50微克/立方米作為「良」的上限。
對於改善空氣品質條件,民眾能源使用習慣的改變是最快立竿見影,但生活習慣與自我本身所處住宅環境條件有關。因此,習近平主席於「健康中國2030規畫綱要」中,即提出未來住宅規劃必須將健康融入,並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住房城鄉建設事業「十三五」規劃綱要》,制定城鎮新建建築執行節能強制性標準比例基本達到100%,累計增加節能建築面積70億平方米,節能建築占城鎮民用建築面積比重超過40%。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新疆等地開始在城鎮新建居住建築中實施節能75%強制性標準,此規範可視為綠色建築實現跨越式發展。
健康建築新需求與市場發展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大陸各省相繼出台《綠色建築行動方案》,即納入減稅與增加樓地板面積等多樣化獎勵,此案一出台亦讓地產商皆對此誘因躍躍欲試。其中,綠色建築標示是由中國住房和城鄉建設主導與管理認證,目前申請通過建築數量或面積,都以江蘇為最高,位於北部霾害嚴重區域(如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 ,都已在10名之外。然而,拿到綠色建築標示認證並不容易,除包含建築設計與施工階段之外,還須考量建築營運階段,可謂是對建築全生命週期的認證。因此,營運階段則須考量建築是否節能,以及如何符合民眾能源使用習慣。因此,經過認證的綠色建築所需付出成本代價並不小,更不用說要達到符合人體健康需求的健康住宅了,恐怕須再付出再更高代價與成本。但中國大陸必須要面對此議題,依據調查,中國人口亦逐漸面臨老齡化,2050年老年人口將上升至4.68億,甚至有相當高比例的「老人住老宅」,亦就是住在生活條件較差與能源效率使用較差的住宅中。由於老人對於環境需求較為敏感,對於住宅要求標準亦相對較高,為提高各族群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許多地產商亦投入環境監測與改善,及相關人才培育等投資。
因此在這波健康住宅需求浪潮下,我們應該更加審視如何將建築品質達到符合人居健康條件,亦逐漸從綠色建築(LEED)走向健康建築(WELL)領域。
自2015年推動以來,大陸WELL申請案件火速發展,已申請案件於2018年已達140件,約計1000 萬坪米以上註冊空間,大陸成為全世界申請WELL建築標準領頭羊,臺灣許多開發商亦開始投入WELL認證行列,全面結合綠能廠商推展健康建築的人居環境。導入WELL標準,不僅可讓民眾生活在健康環境,降低民眾醫療成本與老齡化社會成本,且在地產開發商角度,這也無疑是個好生意。經評估,對於老舊建築改善僅須擔負每平方米1 美元的成本價格,若在維持WELL建築標準維運的狀況下每三年為一週期,對建築環境與性能進行重新驗證,增加建築成本亦可控制於10%內,但反觀售屋價格卻可翻至3 倍以上,利潤空間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