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模式研究
2018-06-11钟鋆
钟鋆
【摘要】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规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愈来愈大,生活垃圾产生量也不断增加。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信息化问题的研究,可以有效减少生活垃圾收运环节中的成本并且提高了管理效率。本文结合信息化管理的特点,分析了城市目前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的现状,以江西赣州市为例,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做法,对完善我国的城市垃圾分类提出建议。
【关键词】城市垃圾;垃圾分类;探讨
随着赣州市经济的发展和赣州市人口的增长,我们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垃圾物越来越多,其危害性也越来越严重。由于人口的集中,经济的迅速发展,资源能源消耗量高,赣州市的垃圾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我国中小型城市人均年产废弃垃圾物好几百公斤,城市废弃垃圾物问题的严峻形势可谓不言而喻,例如在赣州市老城区的闹市中心地带、繁华地区及部分社区中会出现许多垃圾成堆现象,臭气熏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影响了市容市貌和城市文明建设。
城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是对垃圾收集处理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效处理的一种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管理方法,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再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节约成本、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活环境质量,是当前我国城市文明建设非常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化的发展对于城市垃圾管理有着巨大的影响。运用信息化管理模式管理垃圾分类系统,降低管理的成本和完善运输的流程,构建一套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正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城市垃圾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首先,我国国民经济水平近几年高速发展,之前对于环境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普及較少,我国在垃圾分类的推广中也屡遭尴尬。垃圾分类缺乏全社会的关注,缺少氛围。大部分居民没有习惯进行垃圾分类。同时,我国相关部门应在居民住宅小区和公共场所因地制宜,采取更有效合理的措施,使其更加符合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居民对垃圾的循环利用问题缺乏更多的了解和关注,缺乏对垃圾分类的意识,对垃圾污染的重要性以及人类环境大气污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认识欠缺。其次,我国在垃圾的整个总处理费用中大约八成都花在了收运系统中,且费用成本很高,垃圾收运的范围很广。在这种现状下,应积极合理地优化垃圾车的作业路线,提高垃圾车工作效率,降低垃圾收运成本,合理运用信息化手段,对城市垃圾更好的管理。
二、城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与传统经济发展的线性模式不同,循环经济力求实现物质反复循环流动,以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废弃资源,保护我们的人类环境,在生产、生活中最大限度地进行分类收集,减少污染,减少我们家庭生活中的污染物乱丢弃,在生产中通过分类、清运、回收,提高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水平。从循环经济关注的主题来看,垃圾分类无疑是其重点关注的内容。信息化基于互联网,利用信息化技术把生活垃圾收运过程信息化,同时将其以信息流的形式在数据库中储存起来,然后利用数据的可操作性和实时性,分析指导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实物流,并在实际操作中应用所得结果反馈,从而提升生活垃圾收运效率和分类效果。
城市垃圾的信息化管理是需要各个部门的联合共同配合,把各种信息技术结合起来运用到垃圾的分类收集及收运过程中,而不是一个环节的单独运用;垃圾的信息化管理操作更加便捷,更能适应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高效节能;运用新技术可以随时监测垃圾的管理收运,避免了工作中的疏漏和人工操作的错误,可实现全程监控垃圾收运过程和垃圾处理的具体步骤。采用信息化技术自动便捷,全天候自动操作,高科技的信息覆盖范围广,对操作对象监测和定位,可以更好地对城市垃圾分类管理。
三、城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一)信息化技术在垃圾收集源头的应用
对我国居民施行垃圾强制分类的意识宣传,将垃圾分大类投放,明确资源垃圾和厨余、有害垃圾。必须下决心改变居民投放垃圾习惯。垃圾分类的准确性越高,回收再利用的价值就越高。
首先,可在垃圾桶上安装电子标签,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通过辅助监控设备实现对垃圾源头的监控和追溯;其次,采用电子围栏技术在垃圾的转运过程中,能够识别出有效范围内的环卫车辆,并利用GPS定位技术对环卫车辆的实时情况进行监控,从而获得工作车辆的各项具体信息,便于对其的监管和控制,也有利于更及时地处理各类突发状况传递给数据库,从而获悉每个中转站中垃圾的量。最后,在垃圾的末端处置环节,在转运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能够更加快捷便利地对垃圾称重,并及时准确地将各个数据传送到相关部门进行采集分析处理,实现对垃圾处理的评估。
垃圾分类收集是垃圾管理的源头工作,是长期、艰难、漫长并需要全社会参与的项目,吸取国外垃圾收集工作的优秀经验,根据我国国情需要制定出适合的垃圾收集方法,制定出符合我国垃圾分类的政策法规。
(二)信息化技术促进垃圾分类产业的升级
我国可以积极引进大型垃圾处理企业,借鉴国外生活垃圾的先进焚烧技术,垃圾焚烧热量可用于发电,实现垃圾资源的最大利用化。垃圾焚烧后产生的废气也可用于发电,现在国外这项技术非常成熟,废气经过处理完全达到空气排放标准。厨余垃圾也可用于发酵制沼气,微生物可以将有机物质分解,产生甲烷,甲烷可以用于燃烧发电或者进入家庭燃气系统中,沼气中的沼渣同样可以作为有机肥药,真正实现了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既减少了污染又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资源。生活垃圾有机物含量增加,且多是含水率高、易腐烂的食物垃圾。现在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堆肥,堆肥处理无害化程度高,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
增加养猪厨余处理设施建设投入。从居民手中收集来的厨余垃圾不能直接用于喂猪,需要经过高温蒸煮灭菌后才能用于喂猪。目前一些市区养猪厨余处理设施建设基本上是一片空白,今后需要增加养猪厨余处理设施建设投入。这些产业的升级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以及生活垃圾处理费收入。
(三)广泛普及,增强全民参与
实行垃圾分类处理,除了强制措施之外,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也具有重要作用,以鼓励居民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电视、报纸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宣传实行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以及分类的具体知识,做到人人皆知。同时,在每年年终,可以对分类工作做得好的居民区、居民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以上的各种宣传活动的支出也有赖于政府的财政支出。
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具有非常重要长远的影响,正确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可以减少后期处理分类的工作,减少了运收工作的成本,提高信息化管理垃圾的效率。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要积极地向居民住宅区及公共场所宣传。充分利用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及各种宣传报道,甚至可以发放资料书籍,广泛宣传,普及垃圾循环利用的知识。对垃圾分类意义的好处多多普及,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宣传教育,很多居民对垃圾分类模糊不清,政府应加大对这方面知识的普及。
居民居住社区是解决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的重要场所。例如,有些发达国家的居民生活垃圾非常详细,为了让居民更好地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知识,还分发了小手册供大家学习,这种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四、结语
赣州市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立,有利于提高各职能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数据传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规避了以前手工机械操作费时且易失误的弊端,使垃圾分类更加快速有效。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可以提供一个强大、快捷的公共信息平台,加强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共享,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同时调动公众的积极性,共同做好赣州市城市文明建设,快速清理垃圾,环境保护问题。
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对垃圾管理全过程的监管,将垃圾从源头到收运的各个环节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得垃圾分类管理过程变得更有效率,从而更好地提升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及效率。发达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都曾遇到过环境问题,我国城市垃圾的分类管理还有很多问题以待解决,这不仅需要政府的努力,也需要每个公民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