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条件下车辆维修保障工作浅析

2018-06-11张润东张振科王俊斌

丝路视野 2018年31期

张润东 张振科 王俊斌

【摘要】信息化条件下战争的不确定性加大,在作战战场通常都没有配置大量的作战力量,这就需要迅速将作战部队机动到作战战场,而这一环节对部队的快速投送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日益趋向信息化的今天,研究探讨车辆维修保障的对策十分必要。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车辆维修保障工作。

【关键词】信息化条件下;车辆维修;保障工作

一、信息化时代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的几个特征

(一)车辆装备信息化含量高,维修保障要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

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必须要结合部队的实际保障需求,制定合理的保障计划;同时还能够对保障过程实施监控管理,对其中的器材储备情况、设备运用情况和部队分布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

(二)车辆装备维修难度提升,维修保障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随着科技发展和新兴技术在车辆装备中的应用,大量新技术在车辆装备领域应用,在极大地提升了车辆装备的技术性能水平的同时,也要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现在车辆装备结构变得日益复杂,维修保障难度显著提高,要求维修保障人员素质要更加全面,在更新维修保障手段和检测设备同时,要加强维修保障人员对新装备保障能力的提升。

(三)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涉及面广泛,维修保障要全面、准确

当前部队进行的都是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这种背景下部队可以经常根据战场环境更改作战计划,这也对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二、信息化作战对车辆维修保障的主要影响

(一)现代信息战争的异常变化性,加大了车辆维修保障难度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由于高强度、立体化,使前后方趋于模糊,战场变化异常,部队频繁机动,转移阵地多,导致战损车辆散布面广,车辆保障目标随机性大,难以预测的车辆故障增多,遭敌突然袭击的破坏性打击加剧,增加了车辆维修保障的难度。

(二)现代信息作战的强破壞性,增加了车辆维修保障任务量

信息化条件下的战争,由于高技术武器精度高、威力大、杀伤力强,导致了战争的高破坏性,作为战时部队人员、物资主要运载工具的轮式车辆,必然是敌人袭击的重要目标。同时,由于部队机动频繁,物资器材、伤救人员前后运送量大,以及车辆自然损坏加剧,都会使车辆维修保障任务进一步加重。

三、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车辆维修保障的几点对策

(一)探索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规律,实现维修保障力量的高度集成

一是指挥体系集成。研究制定具有部队车辆装备保障特点的信息化作战平台相关建设标准和技术规范,构建作战、后勤保障、装备保障高度集成的指挥信息系统,建立起纵向贯通、横向融合的指挥体系;积极探索部队一体、军民一体的扁平化新型保障指挥模式和部队车辆装备“管、供、修、保、训”一体化维修保障模式,实现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由粗放分散型向集约一体化转变。二是信息平台集成。依托军队指挥自动化网,对现有各类信息指挥、信息管理、信息技术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开发部队车辆装备保障数据库,搭建车辆装备保障综合信息平台,构建平、战时车辆装备保障无缝数据链,实现各类数据资源共享,将车辆装备保障指挥、保障力量、技术资源等链接在一起,为一体化保障提供必要条件。

(二)做好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整体筹划。提升车辆装备器材保障能力

一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器材保障预案。建立完善的车辆装备器材保障预案,并将其纳入总体装备保障方案,实现器材保障与作战指挥同谋、与部队机动同行、与救援实施同步。突出预案的针对性,从细规划,全面完善,做到心中有数、实战有底。二是构建军民融合的保障力量。一方面,要成立联合保障机构,共同研究遂行保障任务的指挥编组、力量编成等问题,确保能够统一指挥、上下贯通、高效展开。另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地方器材资源,疏通供应渠道,实现军民联供、军民联修,构建军民融合的保障力量。三是注重车辆器材的保障训练。

(三)加大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协调控制,提高维修器材资源的互通性

一是积极搞好协调,适时加强保障力量。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各种车辆器材消耗多、补充量大,仅靠自身的保障力量难以完成保障任务。二是着力提高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的通用性和利用率,发挥其最大效能。在为部队编配车辆装备时,应选定技术成熟、战术性能优良、技术性能可靠的基本类型装备,使同一系列或相近系列装备除特殊战术性能不同外,大部分战术、技术性能应尽可能具备相通性和一致性,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队车辆装备维修保障资源的效率和作用。

(四)拓展信息化条件下车辆装备维修保障手段模式。适应战场维修保障能力需要

一是独立保障与支援保障相结合。信息化战争高度分散,车辆维修保障独立性强,在保障任务区分上应以部队自我保障为主体,采取区域性独立保障的方法。在自我独立保障的基础上,要充分与上级支援保障相结合。在物资器材供应上要打破传统的由上至下逐级供应保障的模式,尽量采取供需直接的方式,减少中间环节,既方便部队又提高保障效率。二是重点保障与兼顾保障相结合。

总之,信息化条件下构建车辆装备维修保障体系势在必行,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