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框架
2018-06-11高健铭
高健铭
【摘要】新时期下,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蓬勃发展,变电站实现智能化已经成为行业的发展必然趋势,在经過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变电站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也获得一定的提升,对优化供电质量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框架进行分析和探究,希望给予我国相关行业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框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紧张和社会发展的矛盾逐渐凸显,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对电能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在能源问题日益严重、用户需求呈现多样化、供电安全要求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对电网运营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也提出挑战。在信息时代下,智能化已经成为变电站未来发展的趋势,通过智能化建设可以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和供电质量,我国政府也给予了电网智能化建设以高度重视,因此,针对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框架进行分析,对促进我国供电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一、智能变电站的概念与特点
(一)相关概念
智能变电站的概念为:通过对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建设,采用环保、低碳、集成、可靠以及先进的智能设备,以信息数字化、通讯网络化、管理现代化为要求,具备信息监测、计量、保护、测量、控制以及采集自动化的相关功能,可以支持电网协同互动、在线分析、在线决策、智能调节以及自动控制等功能的现代化变电站。
(二)主要特点
第一,紧密性,智能电网具有互动性、数字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等特点,智能变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节点,其与电网具有较强的紧密性和全网性,可以满足智能电网不同层次的控制需求;第二,可靠性,智能变电站以信息技术作为支撑,其可以满足电网运行对变电站可靠性和整体性的需求,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第三,可视化,智能变电站与数字化变电站最大的区别在于,可以完成对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测,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信息技术,对操作运行进行远程控制,完成操作自动化以及可视化,在保证电网安全运行的同时,提升运行效率;第四,模块化和标准化,智能变电站在规划设计中,需要按照既定的行业标准,其具备较高的标准化,其中使用的设备都是智能化程度较高的集成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需要经过模块化调试和运行,具有明显的模块化特征;第五,自动化,智能变电站具有远程控制和智能操作等功能,可以满足无人监控、无人值班等现实需求。
二、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框架分析
(一)运行管理
智能变电站在生产运行中具有智能性、迅速便捷以及友好性等特点,因此,在变电站投入使用后,需要将其作为电网中重要的智能节点开展管理,做好相关运行管理工作。首先,现阶段智能变电站主要利用集中控制方式,由调度部门传递相关操作指令,并且保证操作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其次,由变电站内部工作人员确保操作规章的准确性,进而保证细致和精确控制,降低误操作的概率;最后,智能化系统可以将对所有操作意图进行有效分析,并且将其分解为单一指令,将其反馈给变电站内部人员,由其传递给调度人员,便于调度人员对操作风险隐患进行有效分析和预测,进而提升运行管理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二)设备管理
设备是变电站的重要组成元件,受到技术手段和管理水平的制约,我国在变电站智能化建设中,对设备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管理人员更加重视设备的实验、缺陷和检修,没有对其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进而导致设备管理和运行模式相互脱离,不利于变电站的长远发展,因此,企业需要给予设备管理以高度重视,将其作为运行管理框架中的重要环节。首先,智能变电站作为整个电网中的关键节点,其对电网运行起到支撑作用,设备作为变电站的组成元件,对变电站运行起到支持作用,相关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运行进行动态跟踪和监控,保证其处于安全而稳定的运行状态下;其次,要充分掌握线路运行中潜存的隐患和风险,利用智能检查技术,对设备运行风险、可靠性以及动态状态进行评估和分析,为建设检修提供辅助;最后,将设备管理决策及时传递给调度部门,在其协调统一下,执行设备管理方案和措施,提升设备管理的科学性。
(三)信息管理
智能变电站属于局部信息数据融入中心,能够对站内外获取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加工、整合和分析,进而为局部决策的制定提供重要参考和依据。同时,在整个电网中,所有智能变电站的信息也可以通过管理中心进行共享和协调处理,便于调度部门制定操作决策。因此,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中,需要加强信息管理基础构建,进而为信息管理提供设备支撑。同时,管理中心作为核心机构,其需要承担保障信息安全和数据接口的职能,兼顾管理和分析职能,利用有效的信息管理为制定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三、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蓬勃发展,变电站智能化逐渐成为其发展主要趋势,想要切实发挥变电站的节点作用,电力企业需要对其运行管理框架进行不断分析和完善,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和措施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优质的电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