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服装立体裁剪课程教学
2018-06-11宋丹
宋丹
【摘要】本文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发展现状出发,对服装立体裁剪的教学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服装立体裁剪;服装教学改革
随着立体裁剪技术的广泛应用,服装立体裁剪作为一门近二十年才兴起的新兴课程,在服装类专业教学中已经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各大高校服装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任课教师,本文将对立体裁剪课程教学进行一些研究和思考。
一、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现状
服装立体裁剪是相对于服装平面裁剪而言的一种服装样板制作方法,立体裁剪相比平面裁剪更为灵活、直观,在裁剪的同时就能看到服装的成型效果,所以结构造型设计就更准确,更容易对款式造型进行调整和改进,也更容易满足随心所欲的服装款式设计要求。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了解服装结构设计原理及基本缝制工艺的前提下,运用立体造型手段进行服装三维设计并转化成平面样板的能力。目前各大高等服装院校基本都将立体裁剪课程作为重点核心课程,无论是偏重设计还是偏重工程的服装专业,都能用立体裁剪找到契合点。
服装立体裁剪课程的教学虽然受到重视,但也存在着教学工具不配套、教学技术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实用的问题。
(一)教学工具不配套
许多院校由于办学条件等原因,还使用着十几年前的人台,而人台数据的不准确直接导致了立体裁剪所得样板的数据偏差。
(二)教学技术不规范
由于缺乏行业规范,立体裁剪技术并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教师上课使用的针法、裁法五花八门,有的甚至用错误的立体裁剪方法,如坯布基准线都不设置就在人台上进行立裁操作或是将坯布紧钉在人台上而不考虑服装的基本松量。
(三)教学内容不实用
许多院校的教学内容几十年不变,不能随着流行趋势和技术革新更新课程内容,导致学生所学不能和市场接轨。
二、立体裁剪课程的改革方向
(一)改革教学内容
立体裁剪在服装专业的知识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要完成服装设计的款式造型,另一方面要为后面的服装缝制提供样板,所以课程的教学不应该与服装设计与服装工艺的内容脱节,而是要相互关联。
(二)課程改革要与企业实际相结合
立体裁剪作为在服装企业被广泛使用的技术,在课程的教学上必须要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可以多吸收企业的真实项目。将企业真实项目作为立体裁剪的课程实训内容,在课程实施时可按照企业的款式开发流程进行项目实施,如款式研究—面辅料分析收集—样衣立体造型—样板制作—样衣缝制等流程,目前有一些院校实施了企业真实项目引导的立体裁剪课程体系,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与企业相结合还可以通过与时装厂、婚纱店合作,让学生了解到当前流行的面料、款式及市场信息。
(三)规范课程教学中的立体裁剪操作
(1)确定需要立体裁剪的款式。(2)选择和补正人台,根据款式贴置款式造型线。(3)以白坯布为材料,用剪刀和大头针等工具,在人台上边裁剪边别样,进行款式的初步造型。(4)用铅笔或胶带进行标点描线,将初步造型完成的服装衣片结构加以记录。(5)将立裁好的布片拿下,进行平面整理,并用大头针假缝,使服装基本成型。(6)将假缝好的服装穿回到人台上,审视服装造型的准确性以及合体性,不合适的地方进行调整修改。(7)将试样补正后的布样拷贝成纸样。(8)用得到的纸样放置在布料上进行画样、裁剪,完成整个的服装裁剪。
在立体裁剪的过程中不同的操作应使用不同的针法,如固定基准线时采用双针固定法,在侧缝、公主分割等布与布需要缝合的部位可以采用抓合法或是重叠针法,在上腰或是上袖的时候采用隐藏针法等。在白坯布使用之前需将坯布的布纹线归正,用熨斗熨平。白坯布上需标识好主要基准线,覆在人台上时需将布上基准线与人台相应线条对准。此外人台是立体裁剪的关键工具,最好选用近年开发出的立裁专用人台。
(四)将立体裁剪课程与新技术相结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服装CAD技术也日新异,目前已经开发出可以在电脑上操作的立体裁剪软件,只需要在电脑上输入人体数据就可以据此建立人台模型,可以在此人台上设置款式造型线和松量,电脑即可通过选择的面料类型进行立体造型模拟,同时人台上的立体造型和平面布样可以同步调整,无缝转换。目前已经有高校将立体裁剪软件应用于教学中,这样更方便学生对立体到平面结构设计的理解,也使得立体裁剪的操作更为简便和直观。相信随着服装CAD、服装3D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服装立体裁剪课程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
综上,服装立体裁剪技术正顺应服装业多样化、高级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而成为一种新型的服装设计手段和核心技术,而服装立体裁剪教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均很强的核心课程也在服装专业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课程的教学也应随着行业发展和技术革新不断完善和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