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中国传统文化与护理人文关怀谈巩固湘潭创文成果

2018-06-11贺亮明

丝路视野 2018年31期
关键词:巩固中国传统文化

贺亮明

【摘要】护理人文关怀不仅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也包括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关怀、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关怀及护理人员的自我关怀。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儒家推崇“人最为天下贵”、注重“仁爱”、强调“诚信”、主张“和”;道家主张“贵人重生”、坚持“泛爱”;佛家强调慈悲、强調“三学”,巩固湘潭创文成果得保医院一方和谐,医院实施护理人文关怀得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精髓。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护理人文关怀;巩固;创文成果

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又称人性关怀,是指对人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的尊严、自由、权利的维护,对人类的理解与自由的追求。简而言之,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文关怀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其对象除人类外,还拓展到动植物和自然界,以体现万事万物的相依共生,营造一个充满关爱的整体,并在相互关系中达到和谐相处。护理人文关怀是一个复合概念,是哲学与护理学的有机结合。此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护理人文关怀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士以人道主义精神,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真诚尊重、理解、关心和帮助。广义来讲,护理人文关怀不仅包括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怀,也包括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关怀、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关怀及护理人员的自我关怀。护理人员每天面对承受着疾病痛苦、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的患者及其家属,因而处于一个践行人文关怀的天然位置。同时,护理人员的相互关怀和自我关怀能使护理人员更好地实施对患者的关怀。

一、儒家文化与护理人文关怀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孔子,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孟子、荀卿等。修订或撰写的《诗》、《书》、《礼》、《乐》、《周易》及《春秋》,儒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关怀元素,基于对现实和人生的深切关注,形成了别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人文关怀思想。其中“仁、礼、信、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一)儒家推崇“人最为天下贵”

孔子曾说;“天地万物,唯人为贵”。孟子将“人本”视为“民本”,认为人是最珍贵的,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放刁红最重要、最值得关注的位置,此即“以人为本”。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医护人员把生命之重看得重于泰山,在任何时候都以抢救患者的生命为首要职责,在现代优质护理服务中,也正是秉承这一理念,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

(二)儒家注重“仁爱”

“仁爱”是儒家人文关怀的核心思想。以“仁”为核心的爱民、惠民、富民儒家思想为人文关怀奠定了基石。对人、对生命具有高度的仁爱和博爱精神,是护士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护士应具备仁爱之心和敬爱生命的伦理隋怀,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对患者的疼痛与不幸,给予共鸣同感、同理,发自内心地去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通过礼仪规范如举止端庄,态度和蔼,让服务对象感受到白衣天使的仁爱善良和崇文尚礼。

(三)儒家强调“诚信”

儒家的“诚信”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行为规范。“诚”与“信”的结合,表达的是人们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的美德。护理服务的对象是人,“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所以,诚信是护士不可或缺的品质。对患者的护理要履行自己的职责。特别要做到慎独,夜深人静一个人也要严格遵守护理规范。

(四)儒家主张“和”

除了主张“和则同,同则善”的人际和谐外,儒家还主张身心和谐,认为身心是一体的。身心和谐才能安顿生命,培育精神,才能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创造力。在护理服务中要对患者实施身体、心理、社会以及灵性的完整护理照顾。要注重与患者及其家属的沟通,解决矛盾,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二、道家文化与护理人文关怀

(一)道家主张“贵人重生”

道家文化的创始人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耽。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道家学派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彭蒙、田骄等,主要著作除了《老子》、《庄子》外,还有《黄帝四经》、《文子》、《列子》、《管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道家文化强调“贵人重生”、“慈心于物”。“工作中,护理人员要把患者视为与自己同出一源,要像爱自己一样去关爱护理对象,要时时刻刻以最大的热情和责任去对待护理对象。

(二)道家坚持“泛爱”

认为万物平等,应善待万物、慈心于物。在道家看来,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而且都含有“道”的生命本体,都是一种生命。泛爱是人的自然之爱,包括爱自我、爱家庭、爱弱者、爱团体、爱祖国、爱人类、爱自然、爱真理。泛爱不仅要求护理人员在医疗服务场所对患者给予关爱,而且在公众场所遇到突发健康状况时,护理人员也应同样施救,对生命给予关爱。目前很多媒体报道护理人员在工作之余用智慧和爱心对一社会大众提供各种服务的事例,就是泛爱的表现。

三、佛家文化与护理人义关怀

(一)佛教强调慈悲

佛教以其特有的慈悲理念体现着人文关怀。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中说:“慈名爱念众生,当求安稳乐事以饶益之。悲名憨念众生受五道中种种身苦、心苦。”也就是说,慈就是爱护众生,当求安乐之事来利济众生,悲就是怜悯众生,同情其轮回于五道之中,受种种生理和心理的痛苦。慈悲情怀是中国佛教的核心理念,鲜明地构成了佛教人文关怀及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形态。佛教的慈善情怀与儒家仁爱之心、仁义之道具有相通之义,其中的积极意义,值得护理人员借鉴。

(二)佛教的“三学”

佛教有戒、定、慧三学,“戒学”用于止非防恶;“定学”用于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慧学”强调通达社会事理。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首先要倡导戒律实践,就是戒除生活中过分的欲望,淡泊名利,不断修炼自己,以一颗纯净高尚的心灵从事护理工作。第二,护理人员要敬爱生命,慈悲利他,悲悯患者,帮助患者。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凡是对患者健康和生命有利的事,就要积极主动去做,反之则要防范。第三,护理人员给患者人文关怀,不是为了图患者任何形式的回报,目睹患者因得到关怀而产生舒适的体验、能更好更快地康复,能享受到生命的尊严,就是对护理人员最好的内在回馈。

中国传统文化如此博大精深!湘潭跻身全国文明城市实属不容易,可如今,与全国文明城市称号不协调的种种不文明现象随处可见,医疗纠纷虽然比以前少了不少,可依然存在。全市上下各级领导务必有强烈的意识发动全民巩固创文成果。护士,作为文明城市中普通的市民,务必树立牢固的人文关怀意识,凸显文明风范,为巩固湘潭文明成果做贡献。

2017年,湘潭市成功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14年创建之梦终于成为现实。回想创文历程,大家无不深感不易!既是艰难的过程,也是丰富的实践。我们要感谢中央和上级组织的支持和指导,感谢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扎实的工作,感谢全市人民在创文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劳动、汗水和智慧。文明之花已经盛开,如何享用文明成果,是摆在全市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下一步要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一如既往。如何把做法进一步总结,经验进一步提炼,形成一个常态长效的机制,由大家共同来自觉地、积极地、主动地为文明城市的提升和拓展出力出智。

医院,由于服务对象是病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医务人员人文关怀意识问题带来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因此,在大力提倡巩固湘潭创文成果的如今,有必要普及人文关怀知识。基于此,本文做了以上探讨,希望对于巩固湘潭创文成果,有帮助。

猜你喜欢

巩固中国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作业布置之我见
论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初中英语词汇复习与巩固的几种方法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体会
基于新课标, 打造灵动物理课堂
寓教于乐,让游戏在数学教学中绽放活力
多感官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