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视野下“以学生为中心”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2018-06-11雷玉梅
雷玉梅
[摘 要]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原有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被学生所接受,教师不得不转变教学方式,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任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举措,在学生培养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学校教师和企业实际经验的教师共同辅导,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学生为中心;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33-0018-02
随着国家形势的不断变化,教育部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办公厅专门下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目标要求和任务,特别要求高校要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强化创新创业实践等。高校切实将“创业基础”作为面向全体高校学生开展创业教育的核心必修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并规定开设不低于32个创新创业学时,不少于2学分。从2015年以来,国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非常的重视,现行的课程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满足当前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需要。再者,随着近几年招生形势的变化,专科学校自主招生,专科学校招生体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构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现行的教学模式及评价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效果有下滑趋势,这都促使高校必须对该课程进行改革。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引导大学生确立科学的就业创业意识,形成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了解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标准,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制订系统的大学学业规划;掌握基本的求职知识和技能,善于搜集和了解就业创业政策与信息,不断增强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能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正确认识并理性对待就业创业。以网络学习空间作为课程建设的载体,积极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课程建设的新路子,将“课上”与“课下”、“线上”与“线下”、“指导”与“自学”、“引导”与“启发”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利用多种方便灵活的教学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二、以“学生为中心”课程教学的主要举措
(一)课程体系建设方面
1.教材选用上要以自编校本教材或者选取适合本学校的国家统编教材,增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学分。高职院校除了必修课以外,要在1~4学期开设全校创新创业实践课,以4~6学分、64学时为宜。每个学期安排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报告会、创新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创新创业比赛等活动,每参加一次活动置换不等的学分。
2.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教学设计。学校建立就业创业教学资源库,提供在线网络教学资源、校内微课、多媒体电子教材、实践指导书等供学生自学;积极组织教师开发网上教学资源,在线网络课程,慕课、按模块化教学设计,分教研组集体备课,探讨开发幕课、微课等,及时搜集与每一教学项目有关的教学视频、案例、课堂活动方案,能形成统一的教学内容。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以“头脑风暴法”、发散性思维、分组式、播放视频、手机查询资料、现场展示等,将身边的创新创业案例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创新科研成果展示,以一个真正创业者的角色进入课堂,一个课堂就是一个创业过程,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教师只是设计者、指导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将课堂交于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
3.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注重大数据的挖掘,做到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大数据处理,利用微信群、QQ群等及时与学生沟通,充分发挥师生的信息源互动作用,建立稳定的信息交流渠道,建立职业咨询工作室、创业咨询工作室、创业沙盘演练室、职业规划大赛、创新创业比赛等,让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二)教学内容方面
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要与各专业课密切结合。按照国办发36号文件2016年要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列为必修课,不少于32学时。教学中引入项目化教学理念,以商业计划书为主线将整个课程分解,一个项目由一个或几个任务组成,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到课程中来,通过任务体验学习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提升创新创业的实际技能。教师作为引导和启发的角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掌控好课堂,以保证教学效果。教学过程按照课程引入激发兴趣、案例分析启发思维、模拟演练熟悉流程、实践提升创业能力。
2.注意发掘优秀毕业生就业创业典型的经典教学案例,筛选适合本校学生的教學案例、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按教学内容设计讨论问题,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能动起来,去想问题、创新思维,整个课堂以“教师指导+学生想+看案例视频+学生答”的形式展开。通过小组之间问题抢答、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课后要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社会调查,市场调研、人物访谈等,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
3.注意收集学生的各项成果(如论文、专利、科研、项目等)加入到教学素材中去。充分发掘各类成果,制成短视频,以小故事的形式出现在课堂,让学生能感悟到成果的存在价值。
4.要收集整理本校多年来成功的典型案例,编制成册,录制成一个个小视频,活灵活现,呈现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创新创业是可行的,不是高不可攀的。创新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大学生在生活中要有创新的想法,早制定职业发展路径,按设定的路径,在学校及老师的帮助下一步步实现。大学生要让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而不是沉迷于手机游戏甚至荒废学业。
(三)教学评价方面
改变原有的教学评价,突出学生在课堂中表现,教学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与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体现在过程考核(60%),考查平时考勤和课堂表现;二是作业成绩(40%)。教学结束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考核、作品、作业综合评定。
1.职业素养考核。包括平时的出勤率、完成书面作业任务的情况等,占总评价成绩的30%。这部分内容重点考核学生的学习过程,包括其学习态度、参与过程、努力的程度以及课堂表现出来的效果。
2.知识考核。可以采用结合个人实际、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进行实例运用和个案剖析方式进行;关于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借助科学的测评体系,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互动访谈等方式进行。考核成绩占总评价成绩的30%。
3.采取期末考查的形式。学期末给学生布置与本学期所学知识相关题目,让学生查资料,写出调查报告,或者交相关作品。如,一份合格求职简历、创业计划书,要求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条理清楚、3000字以上、图文并茂。期末成绩占总评价成绩的40%。
4.实践实训。为了能更好地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技能,加强职业规划咨询和创业咨询,对学生进行职业和创业指导,加强学生实践能力,把创新创业教学工作和项目孵化工作室及高校的众创空间、创定园结合起来,形成从创新创业教学、项目指导、项目孵化、创业孵化基地管理等环节的有效衔接和运行,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5.教学延伸管理。教师除了上课与学生共同完成任务外,课余时间要利用现代化信息资源,建立微信群、QQ群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时刻关注学生作业,帮助学生完成任务,让学生有成就感,在下次上课时能让学生把优秀的作品呈现给大家。比如创新创业基础中“了解创业者”一章中,让学生课下能列举3~5个创业成功案例或1~2个创业失败案例,并做成简单的PPT,下次上课进行展示。这样学生可以利用手机查阅相关资料,增加知识,拓宽视野。
三、课程教学达到的效果
(一)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动起来
通过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扩大小班化教学的覆盖面,推动教师把国际前沿学术发展、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激发创新创业灵感。统一教案,课件、典型案例,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课堂上学生学习主动,能主动动脑、主动参与、创新思维、积极参与讨论
课堂有关学生的活动,如提出问题、分组讨论、发表意见、案例总结等,让学生能主动地解决问题,自评互评,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教学设计真正体现“六合一”,即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课堂与职场合一、课内与课外合一、学习与练习合一、作业与作品合一。
(三)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转变
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关注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教师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教师成为课堂上的设计者与指导者。
1.教师要注重对新国家形势、新职业、行业的发展多研究、多学习,了解国家的就业创业形势、政策法规、了解职业教育发展,自觉钻研和参加相关课题的研究,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2.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拓展学習提供条件。利用网络学习空间等现代信息技术平台,自觉学习国家已建好的创新精品课程。
四、结语
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教育是高校课堂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学中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小班化的教学方式和小组讨论、案例视频教学等,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以职业人的身份完成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任务,提升就业竞争力;并依托高校自建的众创空间或大学生创业园,加强创业实践教学,提高创业成功率,从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炬明,高筱卉.关于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7(8):36-40.
[2]白逸仙.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估模式:以中国《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与美国NSSE为比较对象[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