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的应用
2018-06-11杨晓东郑翔
杨晓东 郑翔
摘 要: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是以水泥碎石混合料作为主要的铺筑材料,进行摊铺压实作业。这种混合料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在稳定性和防冻性方面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在全面分析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工程案例,主要对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材料准备及施工工艺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用原理
一、水泥稳定碎石作用原理
水泥稳定碎石中骨料的主要成分为级配碎石,选用相应数量的胶凝材料及充足的灰浆体积进行骨料空隙的填充,并严格遵循嵌挤原理进行摊铺压实作业。水泥稳定碎石的压实度与密实度相近,其初期具有较高的强度,但随着龄期的增加将加速结成板体,进而提升其抗渗性能与抗冻性能。通常情况下水泥稳定碎石中水泥用量占总混合料的3%到7%之间,其7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与其他路基材料相比,要高出许多。据《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水泥稳定碎石从粒径方面看,属于中粒土,因其内部具有一定胶凝材料,要求必须在水泥终凝前完成整个施工过程,确保一次达到设计标准,提高其质量。
二、工程案例
某公路工程施工标段全长16.4km,路基宽度26m,路缘带宽度为2×0.75m,在路面结构中,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厚度为20cm,水泥稳定碎石级配基层为40cm,总工程量为501209m2,分两层进行摊铺施工,基层整体抗压强度不得低于4.5MPa。以施工方案为依据进行组织部署,合理分配各项资源,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三、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材料准备
1、水泥材料。水泥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水泥在性能方面有着一定差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况,是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使用的主要因素。在水泥选用时,要充分考虑施工地区的环境和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型号水泥;通常来说,为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搅拌、摊铺和压实有足够的时间,大多选用标号偏低、初凝和终凝时间在3h和6h的水泥。严禁使用的是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以及变质水泥,在具体应用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水泥质量的检验,避免不合格水泥应用于施工当中。
2、骨料。骨料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另一种主要材料,通常来说,骨料的粒径不能超过37.5mm,针片状碎石在全部碎石中占据的比例要在20%以下,同时,还需要做好骨料含泥量的控制,表面不能有粘土、腐质土等杂质;最后,对于细集料来说,可以选择专用细碎石或者细筛余料。
3、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的作用是进一步增强水泥碎石稳定基层的整体性能,其占据的比例在3.0%—6.0%之间,可以分为活性材料和非活性材料两种,前者是粉煤灰,后者是矿物材料,无论是哪种混合材料,其细度都要符合标准,且不能含有有害物质。
四、路面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
1、下承层处理
全面清理施工现场的杂物、植被等,根据实际地质条件确定清表厚度,及时回填坑洼现象,并碾压密实,确保下承层平整度及承载能力满足施工要求,并适当洒水湿润,提高与基层结合能力。为后期施工创造良好条件。随后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测量施工现场各项参数,恢复基层中线,并预埋工作桩,桩体间距通常控制在10m左右,在曲线路段可适当缩小间距,保持在5m左右,在道路两侧路肩外部设置指示桩。根据设计标高及松铺系数安装传感导线,为摊铺机运行提供标准及参考,后期施工过程中定期复核导线位置,及时纠正偏差过大现象,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2、混合料拌合与运输
拌合之前由专业操作人员调试设备参数,避免存在机械故障,影响正常的工程进度,同时筛分验证混合料颗粒组成,若出现变动现象,必须重新调试参数,确保满足规范要求。根据配合比例投放各项原材料,将用量误差控制在条件允许范围之内,实时检测混合料含水量,可略大于最佳含水量0.5%—1.0%左右,避免运输和施工过程中水分蒸发过快。严格控制拌合时间,不宜小于1min,待各项原材料充分搅拌均匀之后才能进行运输。将车辆内部清扫干净,不得存在积水,装料时应前后移动自卸车,平衡装料,防止出现离析现象。在运输过程中,为减少水分蒸发,应在运输车辆上部加设覆盖物,及时运送至施工现场。
3、混合料摊铺
待混合料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应按照规定标准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各项指标满足施工要求,且不得存在离析、团块现象。通常情况下,采用2台摊铺机同时施工,二者保持一定运行间距,通常为8—10m左右,相邻两幅摊铺面应有10—20cm左右的搭接范围,避免出现留白现象。摊铺机运行时,卸料车应在其前方空挡等候,根据摊铺机实际运行速度,缓慢移动卸料。不宜在雨天进行混合料摊铺施工,标定螺旋布料器转速,确保与摊铺机运行速度一致,在施工范围内均匀撒布物料。为保证摊铺施工质量,摊铺机应匀速、缓慢运行,尽量减少停机待料现象,且不得紧急加速或调头,降低工作面的平整程度。同时配备专门人员检测混合料摊铺的均匀性,若存在卡料、离析、虚铺等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待摊铺施工完成后,按照规定标准检验松铺厚度、平整度等相关参数,要求平整度控制在8mm以内,对于过高部分,应采取必要的解决措施。
4、混合料碾压
工作面摊铺整型之后,方可进行全幅碾压施工,由两侧至中间逐步推进,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首先在工作面连续静压施工,初期应适当放慢碾压速度,避免出现侧向推移现象,相邻工作段保持1/2的轮迹重叠范围。随后进行振动碾压,定期检测压实程度,直至达到规定压实要求,且工作面不存在明显轮迹。在碾压施工过程中,应合理控制压路机运行速度,碾压路线与路面中心线保持平行,不得随意改变运行方向。若路面边缘存在支挡物时,诸如路缘石、挡板等,压路机应紧靠支挡运行;在不存在支挡的情況下,应在边缘预留30—40cm,待第一遍碾压施工完成后,再进行边缘碾压,减少外向推移。同时跟踪检测工作面标高、坡度、平整度等参数,一旦出现应规范要求不符的现象,必须及时修整。
5、养生作业
为提升基层的稳定性及施工质量,应按照规定标准进行养生,在工作面表层加设土工布、塑料薄膜等遮挡物,尤其注重两侧的遮挡工作,不得存在缝隙,防止工作面含水量蒸发过快,影响基层的整体强度。检查混合料的含水量,定期洒水养护,确保工作面处于湿润状态。根据施工现场气候、温度等条件,确定洒水次数,通常情况下,养生时间应在7d以上。在此期间加强交通管制工作,禁止车辆通行,待养生结束后,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确保基层质量达到设计标准方可开放交通。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道路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各类质量问题得到了有效处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效果是否良好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必须重视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应用,规范施工工艺,严格按照施工要求进行有效施工,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公路工程的整体质量,实现其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吉才彬. 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探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4年18期.
[2]赵文姣,苟静波,李娜. 基于振动法的骨架密实型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施工工艺研究[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