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
2018-06-11刘岩
刘岩
摘 要:建筑工程质量是满足建筑行业在我国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前提,只有满足这一条件才能够确保居民的生活与工作能够完善进行,故而工程质量监管在工程建设途中便赋予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为社会发展与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的强有力的保障。据此本文将根据现有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情况进行细致分析,通过多方面探讨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确切的解决对策满足当前社会建筑行业的发展需求,同时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监管体系的完整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
相比較其他行业,建筑是我国居民每日最常接触的环境,在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同时,更应该注重整体的工程质量从而确保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会受到侵害,所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面对当今快节奏的建筑市场而言有着必要的深入实施性,以确保工程顺利完成的同时更维护了国家标准和住户的基本权益。
1 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制度的效能
建筑行业的施工市场内,最常被广泛关注的便是建筑质量问题,一方面影响着我国居民正常空间使用的同时,更直接牵连着城市经济发展的综合形象,若工程在使用与施工中埋藏了什么隐患,将来对城市发展和法制社会构建所具备的威胁便绝对无法忽视。故而依据相关专业性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有效约束和监督,是我国城市和居民生活与工作中的基础,只有满足了质量监督的职能,才能够确保社会法制和发展的有效延伸。
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制度的发展具备多面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分析:
1.1 促进组织体系的完善
建筑工程管理监督制度应该有法所依,有据能论。从政府,企业和材料等方面进行有效的认证和管理,促进体制的严谨性和完整性同时,更能够将施工中问题的出现有很好的统筹,促进编制相关规范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1.2 传统管理制度需要改革
城市的经济需求,促使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所以传统的管理制度需要进行相关技术操作和功能使用上的改革,这样才能够满足当前施工的质量需求,为将来的材料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凭据铺垫。
1.3 将建筑监管制度推行
规范的监管制度需要工程群众的认可和有效推行贯彻的手段,只有在政府职能中有效的进行推广从而提高认知度,才能够让建筑质量监管落实,从而对工程中投资、工期、技术和质量方面有更好的把控。
2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
2.1 施工人员素质因素
建筑施工需要相应的技术与管理体系才能够有效的进行,其中施工人员若是技术和规范体系架构不足以满足当前施工需求,自然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出现问题。与此同时,管理方面的审核流程与执行效力对建筑整体的施工也具备着直接影响,促使规划、指导、检查等方面无法得到保证,更影响了整体工期和成本控制。
2.2 施工材料质量因素
建筑体系的架构需要相关材料作为基础,所以材料的采购便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使得监管制度无法深入建筑施工的管理中。从另一方面来说,材料规范性的不满足源自承包单位与采购人员的法规意识淡薄或相关知识储备不足,所以针对材料相关的综合素质也需要进行有效的约束才行。
2.3 环境地质影响因素
建筑的架构需要提前针对环境地质进行有效的勘察,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弥补来满足当前建筑荷载的需求,如果在勘察和弥补措施中出现问题,自然便导致了建筑基础无法满足需求,导致质量问题的隐患深埋地下,不但影响了居民日常的空间使用,更危及生命财产的安全。
2.4 施工方法影响因素
建筑施工的周期中属于方法因素的范畴内的有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以及检测手段等。一些工程技术人员并不按照标准施工,并不严格执行工程的设计计划,不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这些都会影响施工工程的质量。
3 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方法
3.1 完善建设单位的行为规范
有效的质量管理、监督管理和勘察管理是建筑构架的基本,只有将各部门单位充分联系起来,才能够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洞导致安全隐患的发生。与此同时,应根据规定对各个管理施工部门进行有效的梳理并进行细致的职能分配,确保过程不会出现疏漏并建立责任制,将建设单位不规范的行为与心态摒除,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建筑质量的基础有效发展。
3.2 加强针对图纸设计的审查
在工程的建设阶段中,设计部分占有重要的作用,设计的合理性决定着建筑产品的质量。通过调查分析工程事故,可以看到大约40%的工程事故的罪魁祸首都是设计。因此要严格审查设计者和设计单位的资格,对于设计的方案还要加强审核,确保其具有安全性以及防火性。
3.3 建设监理制的完善
监理制可从第三者角度来客观评价工程质量,从而促进监督和管理质量的形成过程。政府在宏观调控工程领域时,应适当提高监理地位。完善其各项配套措施,通过法律进行约束。监理人员一旦在某个项目上签字,就要对其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负责,可作为个人考评依据记入工作档案。要严格审查监理人员资质,杜绝徇私舞弊以及滥用职权现象发生,如有违纪,一定要严肃处理,甚至可以考虑取消其监理资格。
3.4 约束建设单位的市场行为效应
对于分包单位和承包单位在处理质量和安全事故的问题上,要加大其刑事责任,增加其赔偿金额。对于进入工程领域的一些企业进行严格管理,要求其拥有从事这个行业的基本技术以及管理素质,同时还要健全全员培训上岗制度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格认证相关制度。
3.5 政府监督工程施工质量
国家颁布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基本建设体制的改革得到深化,实现了工程质量监督领域的有法可依和依法执监。现在工程监理实施很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发生的角色和职能的变化要予以重视,深化其监督机构改革,探索新的思路和理念,建立一个工程质量监管的新模式。
3.6 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施工人员需满足当前建筑发展与空间构造的基本施工技能,并在此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审查能力对工作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有一定独自解决能力。故而加强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当前建设市场不可避免的问题,不但影响着施工技术在实际中的合理应用,更完善了施工人员本身的思想架构,确保细致且负责任的工作,从而减少监督管理人员的综合压力。
4 结束语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命脉的基础,只有保证了建筑质量才能够避免在未来的使用中出现问题,所以构建合理规范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体系对城市发展现状来说不能忽视,既确保了建筑市场有效的发展同时,更完善了建筑规范性的前提保障,为将来技术经济的发展铺垫了一个良好前提,以促进社会体制不但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陈乃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6):286-286.
[2]刘玉亮.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6,42(7):231-232.
[3]李海波.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居业,2016(3):123-123.
[4]刘春来.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