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衡经济增长与金融稳定

2018-06-11王贇

科学与财富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宏观政策经济增长

摘 要:经济增长是一个备受政府、公众和经济学家关注的问题。公众普遍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繁荣和国民福利提高的前提,是解决其他种种经济问题如失业问题和收入分配问题的钥匙,是医治一切经济疾病的万应灵药。但是经济增长需要人们付出的代价是:牺牲目前的消费、减少闲暇,可能在一定时期内造成环境恶化,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稳定;宏观政策;最优的经济增长速度

一个经济的成功与失败主要是以经济增长的情况为标志的。经济增长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也是各国所追求的最重要的长期目标。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充分就业状态下国民生产总值或生产能力的持续增加。对于当代世界各国而言,各国政府在制定政策时无一例外地将保证经济增长作为一项宏观经济目标;在西方国家,经济没能实现预定的增长目标可能会导致一届政府的跨台。

1经济增长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可以普遍地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一国全体社会成员的平均生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甚至可以说主要地取决于人均国民产出水平。要提高人均产出水平,不能靠缩减人口规模,而只能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平等。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从经济增长中获得同样的好处,即使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还有许多处于社会最底层的社会成员生活在贫困之中,他们的生活水平不能自动地随经济增长而提高。这就需要社会或政府实行某种再分配,消除收入分配的极端不平等。经济增长则可以使收入再分配更容易实行。经济增长可以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的消费模式是随收入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样,一个社会整体的消费模式也会随全体社会成员平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发生变化。经济增长可增加国家的实力,提高一个国家和民族在国际上的地位。

经济增长不只会给人们带来好处,也需要人们付出一定的代价。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资源投入支持。在一国的产出水平一定时,要增加资本的投入,就必然减少目前的消费,即为了促进经济增长,人们要以牺牲目前的消费为代价。经济增长可能在一定时期内造成环境的恶化。随着经济的增长,特别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空气和水受到了污染,自然景观遭到了破坏。经济增长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迅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知识的创新、技术的进步会使人们原来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迅速老化过时,不得不在一生中花费大量的时间性和精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不能适应变化的人会被抛在后面,成为落伍者,甚至成为失业者,这加剧了人们心理上的紧张感。伴随经济增长的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也会使一部分人感到不适应。可能会增加人际沖突,提高犯罪率、自杀率、离婚率,并可能产生其他一些社会弊害。

2应该选择一个适度的或最优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目标

经济增长是件好事,但好事做过头就会变成坏事。因此,经济增长速度不是越快越好,不能盲目地追求最大增长率,而应该选择一个适度的或最优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目标。

对最优增长速度的确定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问题。从理论上说,可以通过权衡经济增长的益处和弊害来确定最优经济增长速度。当经济增长速度较低时,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就会利大于弊;当经济增长速度已经很高时,继续提高增长速度就会弊大于利,以致使经济增长得不偿失。能够使经济增长的益处大于由经济增长产生的弊害之差最大化的经济增长速度就是最优经济增长速度。

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必然引起需求膨胀,导致资源短缺,使通货膨胀不断加速。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还会造成经济结构失调,特别是导致交通、能源、原材料等需要投入较多、投资周期较长的基础产业增长滞后,成为“瓶颈”,制约经济的进一步增长,而且,由于追求过高的增长速度必然以过多地抑制人们当前的消费为代价,会使人们失去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性,因此,是不能长期持续下去的。当在各种限制条件的作用下,从过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向较低的增长速度回落时,通常会使速度低于本可以保持的速度,甚至在一定时期内,使经济处于衰退和萧条状态,使经济陷入忽热忽冷,大起大落的周期性波动之中。而且,在这种不稳定的增长过程中,过高的速度与随后必然产生的低速度甚至国民产出水平的下降阶段相抵消后,长期增长速度很可能低于长期保持适度增长速度情况下能够达到的长期增长速度。因此,即使以长期增长速度最大化为选择标准,也应该将增长速度保持在适度水平上。

最优经济增长速度是能够兼顾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的速度。经济增长不是人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而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手段。因此,长期以来,大都以人均消费水平作为选择最优增长率的标准。然而,在产出水平一定的条件下,要增加目前的消费,势必减少投资,而减少投资又会减少未来的产出及未来的消费。同样,要使未来的消费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就需要有较多的投资,这就要求牺牲较多的目前消费。因此,如果以人均消费水平作业标准,则最优增长率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目前消费与未来消费或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最优经济增长应该能够兼顾其他目标。各种物质产品和劳务的消费并不是人们所追求的唯一目标。

3稳定经济的政策

尽管各国政府长期致力于追求经济稳定,但是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一直是困扰各国经济发展的难题。为稳定经济而采取的政策必须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来发挥作用。换言之,政府在面对衰退或通货膨胀时,所能采取的基本方法是通过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来影响总需求的增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最优结合,有赖于两个因素:(1)符合于需求管理的需要。(2)合适的倾向政策和财政政策组合。需求管理就是政府利用倾向政策和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保持在适度的水平上。具体来说,当经济牌衰退时期,相对于潜在产出而言,总需求有所降低,这时政府可以运用倾向政策和财政政策来刺激经济,或是提高倾向供应的增长速度,或是扩大结构性预算赤字,或是将这两种措施结合起来,以促使经济重新恢复活力。当经济处于上升时期,总需求扩张以至于超过潜在产出,经济受到通货膨胀威胁时,政府可以运用倾向政策和财政政策抑制经济的超常扩张,实施紧缩的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税收、压缩政府开支,形成结构性预算盈余;也可以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降低货币的增长速度;或是将这两种措施结合起来,以放慢经济扩张的速度,减缓通货膨胀的增长。

政策力度的把握要基于对微观经济主体行为方式的把握,特别是微观主体对政策变量的反应弹性。政策时间的把握需要考虑两点:(1)选择某个时间推出一项新的政策,或者政策发生转向,需要建立在实际经济形势是否发生了转向的前提下;(2)在政策实施的时间长度上,要考虑政策从实施到发挥作用有一个时滞,在很多时候, 政策这张弓不能拉满了,而要留有余地。

财政政策是较为直接的调控手段,见效快,因而一般都是在经济过冷或过热的情况下紧急启用,它往往是促成经济形势发生变化的第一推动力。货币政策则不同,它是间接的调控手段,它需要通过市场这一迂回的途径最终作用于经济,发挥作用有较长的时滞。但它是经济稳定发展的一个持续的推动力量,也是在经济形势出现变化后能够进行微调的重要手段。

4 经济增长不等同于经济发展

一般而言,没有增长就没有发展。最初人们把经济增长简单地当做发展,认为只要经济增长了,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福利就会增加,社会就会富裕起来,认为这就是发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备受睹目,甚至联合国也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只要向发展中国家注入资金,就能使这些国家实现长期的经济增长,并有效地提高社会福利。经济学家赫里克和金德尔伯格认为,在经济学理论中,增长与发展有时做同义词使用,在某些场合这种用法完全可以接受。但是当这两个词在一起使用时,应该区分它们的词义。经济增长指更多的产出,而经济发展则既包括更多的产出,同时也包括产品生产和分配所依赖的技术和体制安排上的变革。经济增长包括了由于扩大投资而获得的增产,也包括由于更高的生产效率,即单位投入所生产的产品的增加。而经济发展的含义则不止这些,它还意味着产出结构的改变,以及各部门之间投入分布的改变。

5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必然同步

经济增长与社会稳定不一定是同步的,经济增长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的稳定。相反经济增长如果不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体制、社会领域的变革,还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其实关于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早已不是一个新的命题。在19世纪、20世纪,把经济增长和物质财富作为衡量国家进步的唯一标志的理论曾一度占据了主流。这种理论认为,经济的不发达是政治动乱的根源,只要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就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社会的持续进步,各种社会矛盾就会迎刃而解,社会也就会保持稳定。但社会发展的现实却证明其武断性和不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社会中,正是由于人们过于关注GDP的增长而忽视了对于生态的保护、忽视了人文关怀,片面地追求经济的高增长率,导致了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持续。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维护社会稳定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经济的持续发展,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任务决定的。只有极大地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经济繁榮,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保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稳定。经济稳定是建立在经济可持续发展基础上的稳定,其内涵应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

参考文献:

[1]胡鞍钢,王磊.经济增长对社会稳定的双向效应[J].新华文摘,2016(4)

[2]白帆. 基于资源、技术、制度的企业可持续成长模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3]聂鹏.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6.

[4]李常理. 转型时期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5.

作者简介:

王贇,身份证号:33010419******1940。

猜你喜欢

宏观政策经济增长
宏观政策将利好化肥市场运行
现代货币理论与宏观政策和政府债务的现实
提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新常态下的经济形势研判和宏观政策建议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综述
反腐与经济增长
人口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经济分析
碳排放、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论宏观政策对工程咨询行业的市场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