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科技巨头的“副作用”
2018-06-11贺军
贺军
如今,全球各国不论贫富,人们似乎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科技巨头提供的服务。在西方世界,苹果、Facebook、亚马逊和谷歌四大科技巨头的种种服务已经深入很多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中国市场,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也在中国市场进行深耕,并创造出了巨大的应用场景。
不过,这些科技巨头在为人们提供种种便利和贡献的同时,它们带来的副作用也不容低估。
纽约大学市场营销教授Scott Galloway的撰文指出,从很多角度来看,美国四大科技巨头给人类社会带来不少消极影响,对中国而言,也应引起警惕。
四大巨头的消极影响
在美国的企业中,四大科技巨头的历史算不上悠久,但这四家企业的市值之和达到2.8万亿美元,相当于法国的GDP。四大巨头控制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现在一旦有疑问就上网去问谷歌,Facebook为21亿月活用户提供了感受爱的平台。如今的美国,有64%的家庭都是亚马逊的会员,成为了多数美国人离不开的消费平台。消费者花1000美元去买个iPhone X并不是因为他们对面部识别功能真的感兴趣,而是显示出他们有更好的生活,更高雅的艺术鉴赏能力和更好的收入条件。
科技巨头具有赢家通吃的特点,互联网巨头尤其如此。技术和市场优势会使得它们显著削减工作机会。2017年,谷歌和Facebook将合计增加290亿美元的营收,为了应对业务扩张,这两家公司将设置2万个高收入的工作岗位。但是,从另一面来看,这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好事。如果拿全球前五大广告公司来看,这五家企业如果想要创造290亿美元的營收,就意味着它们需要雇佣21.9万人来实现。宝洁市值2330亿美元,雇佣了9.5万人,平均每名雇员的市值为240万美元;英特尔市值2090亿美元,雇佣了10.2万人,平均下来每名雇员为210万美元;市值达5420亿美元的Facebook则仅仅雇佣了2.3万人,意味着每名雇员为2340万美元,是宝洁、英特尔的十倍。
此外,四大科技巨头的税负远低于企业平均水平。研究显示,从2007至2015年,美国标普500上市公司的平均税负是其利润的27%。而四大巨头的税负远没有达到这一平均值,亚马逊的税负为13%,苹果为17%,谷歌为16%,而Facebook仅有4%。自2008年以来,亚马逊只交了14亿美元的税,相比而言,同期沃尔玛则缴税640亿美元。四大巨头就像每个普通人一样,想尽办法少缴税,只不过它们在避税方面更加在行。
四大科技巨头不仅提供互联网平台和硬件,还在原创内容领域对传统媒体和影视业形成挑战。2017年,亚马逊在原创内容上花费了45亿美元,仅次于奈飞的60亿美元。其原创内容行销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苹果在原创内容上的花销达到了10亿美元。苹果旗下共有220万款APP,还有4000万首歌曲的版权,更不要说电影电视剧的版权了。21亿月活用户每天都在为Facebook创作原创内容。全美66%的成年人拥有Facebook账号,这是该公司原创内容的重要来源。全球每分钟上传到YouTube上的视频时长达到400小时,这意味着谷歌控制着全球最大的视频资源,更何况谷歌还有安卓系统。Galloway指出,在这四个庞然大物面前,传统的娱乐企业、通信企业显得不堪一击。
中国市场的警惕
要指出的是,Galloway教授研究的虽然只是美国的科技巨头,但上述情况在中国市场也已经有类似的显现。
以中国的零售业为例,由于互联网巨头的介入,中国零售业在2017年出现了巨大震荡,并在2018年的头几个月达到高潮。2月11日,阿里巴巴与居然之家达成新零售战略合作,阿里向居然之家投资54.53亿元人民币,持有其15%的股份。2月2日,腾讯出资25亿购买线下服装零售巨头海澜之家5%股份。在不到两个月之内,腾讯先后战略投资了万达商业、家乐福中国、永辉超市及其子品牌超级物种;阿里投资线下零售的身影更是密集,银泰、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还有在商超领域的巨头高鑫零售。再考虑到京东去年推出的线下综合生鲜超市7FRESH,似乎大家熟悉的互联网科技巨头企业都要把商店开到了人们的家门口。
打通线上线下系统,一直以来是零售业革新的做法。从销售角度,通过大数据技术预测用户需求,然后将客户想买的商品推送到手机中,或者客户所处位置的附近实体店,从而提高销售收入。对于商品制造及定价,则通过全面的产品生命周期、促销、行业因素等分析,使用成熟的算法模型,电商巨头能提供最具竞争力的价格。安邦研究团队曾发出警告,未来更多家庭消费领域会被科技巨头“入侵”,电商巨头正试图掌控消费领域的“全产业链”。作为个体的消费者,的确从中获得了消费便利,但同时也要看到,互联网巨头正在携资本和技术优势,进一步“控制”普通人的消费生活。
以互联网巨头为代表的科技企业,在极大地方便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在逐渐控制这个世界,从整个产业系统、就业系统来看,科技巨头造成的“副作用”还在不断积累。
这些数字时代的庞然大物如果保持善意,能成为人们便利生活无处不在的“空气”;如果洞悉一切的它们想作恶,将会在网络时代产生极为可怕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