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陈毅同志的家风

2018-06-11

青春期健康·家庭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套书陈毅家风

陈毅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开国元帅、叱咤风云的外交家、才情横溢的诗人,还是一位严于家教、教子有方的模范父亲。他克己奉公、以身作则,严格教育子女,培育良好家风,为世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特殊的“教子经”

荀子说过:“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陈毅就很注重赠送子女这种精神礼物,这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陈毅的长子陈昊苏曾回忆:父亲有暇和子女沟通的时候,谈论得最多的便是古今诗词,或问子女对自己新作的感受,或以诗词中的微言大义对子女谆谆教诲。

一次,陈毅用唐诗名句“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形容革命成功的来之不易,告诫他们不要依赖父母的功劳与地位,要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上。

1961年夏天,二儿子陈丹淮高中毕业,不久后考入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这时正在国外开会的陈毅,想到孩子是首次只身出远门,理应尽父辈教诲之责,于是提笔写了一首《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二首)》赠送给孩子们,并将它寄到了已去大学报到的陈丹淮手里。陈毅还特意为诗作序,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孩子们殷殷期盼之情,耐人寻味。

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长大,看着他们一个个远离父母,独立生活,陈毅用诗词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刚踏上人生之路的孩子们的千般叮咛与万般嘱托。其不放纵、不溺爱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赠予子女《毛泽东选集》

一天,陈丹淮来到陈毅的书房,饶有兴趣地读起了郭化若将军所著的批论《孙子兵法》,书中探讨的是毛泽东主席的战略思想和《孙子兵法》的关系等问题。陈毅正好过来,奇怪地问:“你是不是很喜欢这本书?”陈丹淮说:“谈不上特别喜欢,只是随便看看。”陈毅把书拿过去翻翻,又问:“你觉得怎么样?”陈丹淮说:“写得挺有意思,我挺感兴趣的。”陈毅沉吟片刻,给儿子提了一个建议:“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要注意一点,毛主席的这些军事思想,都是他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不是教条。”

可能是觉得儿子是大人了,两天后,陈毅郑重其事地把陈丹淮叫到身边,拿出一套《毛泽东选集》三卷本,嘱咐说:“你好好读读这个吧,毛主席的文章都是前人在革命斗争中付出了很多鲜血和代价,最后形成的宝贵思想财富。”

陈丹淮做梦都没有想过父亲会突然送他《毛泽东选集》,因为在他印象中,那应该是高级干部才能看的,而他还是个学生。后来陈丹淮回忆此事时深有感触地说:“我真正接触到毛泽东思想就是看这套书,就是它奠定了我的政治基础,从这以后,生活和工作都是靠这套书来指导。”

宽严相济的家庭教育

陳毅在家庭教育管理上,既严格又民主。

一方面,在学习的问题上,比较民主自由。子女们要考哪个学校、考什么专业,均由他们自己选择、自己做主,父母丝毫不横加干涉。同时,父母的好学不倦,也给孩子们树立了榜样。

陈毅有两间书房,一间存放的是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这样的书籍,这间书房陈毅一般不许孩子们随便进去。另一间存放的是各种文学艺术等杂书,他们可以自由翻阅,里面的藏书成了他们最早的启蒙读物。

在这样爱学习、重修养的氛围里,他们从来没有因为学习问题让父母操过心,没有养成什么坏习惯,做人做事也不张扬。在这样宽松民主的家庭里,他们也能按照个人的志趣得到全面发展。

但另一方面,在个人的品行锻造与养成上,陈毅对子女的要求又是很严格的,不能有不良的嗜好,不能随便花钱,不该享受的东西不能去提要求。

陈家一宽一严的环境,良好的学风和家风,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健康积极的成长环境和宽松的自主空间,使得他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获取知识,培养情趣。

据陈毅的子女们回忆,父亲陈毅一直是低调的,从他们上小学开始,就按照父母的要求,在履历表“父亲”一栏里,填写“陈雪清,职务:处长”。几十年过去了,他们也早已体会到了父母的苦心。当年他们如父母希望的那样,一直生活在一个极为普通的学习环境里,在这种环境中,他们学会了尊重别人,也学会了尊重自己。

猜你喜欢

套书陈毅家风
《了不起的故宫》
勤劳节俭传家风
我们学校是书的海洋
家风伴我成长
幽默好家风(二)
家风
对读者丢失图书馆成套多卷书赔偿问题的思考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陈毅论参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