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行天桥舒适性评价的思考

2018-06-11向超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行天桥管养栏杆

向超

(西安市市政设施管理局,陕西 西安 710000)

1 背景

人行天桥又名过街天桥,是在交通、人流密集区域,为解决行人过街、人车分流而建设的跨越道路的建筑物。人行天桥在城市交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检测评定已成为天桥管养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城市人行天桥养护技术规程,这就制约了现代城市人行天桥的发展和管养。

(1)人行天桥数量大、结构形式多,已成为城市桥梁管理养护的重点。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行天桥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目前的西安市人行天桥数量已超过150座,占比接近50%;另一方面天桥的结构形式多样,比如异形钢结构天桥、带电梯等无障碍设施的天桥等越来越多地被采用,对天桥的管理与养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见图1、图2)。

图1 小寨人行天桥之实景

图2 五路口人行天桥之实景

(2)现有的《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 99-2003)中的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人行天桥的管养需要。

现有的人行天桥的评价参照《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中桥梁技术状况指数BCI(Bri dge Condi t i on Index)的评分方法进行评价。这是一种基于目测的桥梁状态评估法。它采用层次分析法把影响桥梁状态的因素条理化、层次化,建立起多层的层次关系结构模型,即根据定期检测的损坏状况及扣分值,逐级、分层加权,最终到达桥梁各部分,以及全桥的BCI。其评价内容如图3所示。

随着新材料、新体系的应用,结构轻巧、造型独特、大跨的人行天桥不断出现。在日常的管养过程中,在保证结构安全之外,行人的振动舒适性也应该考虑,而这在BCI评价中并未涉及。

(3)人行天桥管养,既应保证结构安全,也应注重行人舒适。

城市的管理也在不断地向以人为本的方向转变。而常规的人行天桥的BCI评价是从结构本身的角度出发,仅仅注重结构的完好而未考虑天桥上行人的因素。其实,人行天桥的目的是服务行人。因此,在桥梁的常规结构检测过程中,在保证结构本身的安全的基础上,还应注重行人的舒适性评价。

图3 人行天桥BCI评价内容图示

2 人行天桥舒适性评价指标

针对现有BCI评价模式已不能满足人行天桥的管养需要,现从多年的管养经验出发,为适应人行天桥的管养需要,在BCI评价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人行天桥的舒适性评价指标FBCI(Footbridge Comfort Index)。

人行天桥的舒适度影响因素分为三个部分,主体结构功能、桥面功能、附属设施功能(见图4)。

2.1 主体结构功能

2.1.1上部结构功能

上部结构功能分为梁体结构振动和上部结构涂装外饰。

2.1.1.1梁体结构振动

由于新的材料、新的设计理念的出现及其运用,人行天桥向着轻质大跨的方向发展。由此带来的问题是结构的固有频率低,人群密集时极易发生共振,或者由于振动幅度较大使行人产生恐慌。《城市人行天桥与人行地道技术规范》(CJJ69-95)规定:“为避免共振,减少行人不安全感,天桥上部结构竖向自振频率不应小于3 H z”。《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2003)中对于人行天桥检测过程中发现的振动的问题并未提到。

在《城市桥梁检测与评定技术规范》(CJJ/T233-2015)中规定:“梁式、刚构、刚架和拱结构人行天桥的行人舒适性评定应满足:(1)结构竖向最低自振频率不应小于3 H z;(2)横向最低自振频率不宜小于1.2 H z”。但是,由于在BCI评价中并无相应的病害扣分值,以致此规定不具有可操作性。

图4 人行天桥舒适性评价指标图示

我国人行天桥振动舒适性方面的规范存在明显的不足:(1)仅有频率值要求,未考虑加速度值的影响;(2)基频的设置要求已不完全适用。

2.1.1.2上部结构涂装外饰

由于考虑到美观的原因,新建人行天桥在建成以后梁体一般都会涂装或者设置外饰板材。在运营过程中,由于梁体渗析或者生锈造成涂装层的破坏。尽管涂装层的破坏未必对结构安全造成大的影响,但对于行人则会留下该桥危险的印象,并在经过桥梁时,承受着较大的心里负担,这也是城市桥梁管理者不愿意看到的。当上部结构采用外饰板材时,与涂装不同的是装饰板材的掉落会直接影响桥下行人及行车安全。

2.1.2下部结构功能

下部结构功能包括墩台身涂装、墩台身外饰板材。将下部结构功能分为两部分,主要是考虑墩身环抱广告牌的情形。在舒适性评价中,下部结构功能对行人或者行车的影响明显要弱于上部结构功能的影响。

2.2 桥面功能

桥面功能包括平整性、积水、抗滑性及栏杆四个部分。

2.2.1平整性

桥面的平整与否直接影响行人行走是否舒适。平整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桥面铺装层坑槽、碎裂,踏步台阶的破损,伸缩缝高差等。

2.2.2积水

桥面积水病害在目前BCI评价中是根据积水点数量扣分。雨天行人密集通过天桥时,主要受积水宽度与桥面净宽之比的影响,这一比值越大,对行人影响就越大,这一比值达到一定值时行人将不得不趟水过桥。另外积水的长度也对通行有一定影响。

2.2.3抗滑性

人行天桥桥面、坡道及梯道的抗滑性对于行人及非机动车通行有直接影响。特别是雨天、雪天,以及结冰的时候影响更大。人行天桥的抗滑设施主要有防滑条、防滑刻槽、礓礤坡道等。

2.2.4栏杆

栏杆部分包括栏杆变形缺损和栏杆涂装。栏杆的缺损变形对行人的安全造成直接影响,栏杆涂装则主要是由于锈蚀造成行人的心里负担。据报道,某市发生过由于栏杆断裂而致使小孩挤过栏杆摔下桥的事故。因此,在发生影响行人安全的桥梁结构或者附属设施损坏时,桥梁管养部门应立即维修。

2.3 附属设施功能

附属设施功能主要由照明设施、无障碍设施、标识牌和其它附属设施四个部分组成。

2.3.1照明设施

城市人行天桥通常设置景观灯,一方面起到美化环境的效果,另一方面为行人通行提供照明。由于桥梁的日常巡视检查都在白天,照明效果无法检查到,而灯光照明设施作为桥梁的附属设施理应纳入日常巡检的范围。

2.3.2无障碍设施

人行天桥的无障碍设施一般包括坡道、梯道、电梯、自动扶梯、升降平台、盲道、栏杆、扶手、标识和引导系统等。早期人行天桥设计大多考虑安全实用的功能性需要,而较少考虑人性化的需要。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包括人行天桥将向精细化、多样化,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的方向发展。

2.3.3标识牌

标识主要包括桥铭牌和其它标识。桥铭牌不仅包括桥梁名称还有桥梁的主管部门、管理机构、养管单位、建设单位、建成时间及服务热线等内容。目前西安市的人行天桥都装了桥名牌,但是其他内容多有不全。为防止人群拥挤引发事故,指示人群有序通行而在桥面设置标志标线,以及在栏杆上安装各种指示、禁止等标示。未来在人流密集地区的人行天桥还可能安装人流量实时监控,以及满载流量警报等设施。

2.4 其他附属设施

其他附属设施主要包括雨棚、架空线安全护罩、垃圾桶和红绿灯等。

3 舒适性评价

人行天桥舒适性评价涉及多个层次的多个指标。参照《城市桥梁养护规范》(CJJ 99-2003)中BCI计算方法,在评价计算时,根据病害程度采用百分制从最底层指标开始计算,最后得到FBCI,依据FBCI对照舒适性评价标准确定等级。

3.1 权重确定

根据舒适性评价指标的分层特点,采用专家打分的方式确定各因素的权重。为使所得值更具有代表性,分别邀请了专家、行人、养护管理人员等参入打分,最终确定的权重如表1所列。

表1 人行天桥舒适性评价各因素权重表

在进行FBCI计算时,因为不是所有的人行天桥都包括表1所列的各项因素。比如:西安市的人行天桥的梁体多数采用涂刷的方式防腐或者美观,而较少采用外饰板材,此时则需要将无此项内容的权重按照其他项之间的比例进行重新分配,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

3.2 人行天桥舒适性评价标准

根据FBCI值将舒适性分为5个等级,分级描述如表2所列。

表2 人行天桥舒适性评价标准表

4 结语

(1)城市人行天桥由注重结构安全向结构安全、美观及行人舒适的方向发展。这对一个城市的桥梁管理养护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保证桥梁结构本身的安全,还应保证行人能够舒适地通行。

(2)桥梁状况指数BCI主要关注结构本身的状况,而FBCI则是从行人的角度评价桥梁的状况,其作为BCI评价的补充,在以后的定期检查中需要计算的指标包括BCI和FBCI两项,采用BCI的字母加FBCI数字的评价指标相结合的形式。例如在对图1小寨人行天桥的定期检测评价中,BCI评级为A级,但是由于墩身涂装、桥面平整性、桥面积水等方面的问题,FBCI评为2级,小寨人行天桥的综合评级为A2级。

(3)人行天桥的评价模式采用BCI与FBCI相结合的方式是适应城市桥梁的管养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举措。在评价结论作出之后,则需要养护部门及时对影响结构安全或者行人舒适的因素进行维护。

(4)人行天桥评价模式的改变,一方面促进既有桥梁的管养,也对天桥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结构安全可靠、行人舒适与桥梁美观等。

青海将开建一条沿黄旅游公路

流经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的黄河风景迷人,但是由于黄南州境内缺少一条沿黄旅游公路,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黄南州黄河美景开发。如今,这个现状将随着国道310线尖扎至共和段公路的开建而得到改变。

国道310线尖扎至共和段公路是青海省2018年计划开工建设的重点公路项目之一。位于青海省东部黄河沿岸,地跨黄南州、海东市、海南州和尖扎、化隆、贵德、共和4县。工程起点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接国道213线(阿赛公路);终点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西侧,接已建成的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

路线全长约170.439 km,工程计划建设工期4 a,2021年建成通车。该项目是国家普通公路网G310线连云港至共和公路青海境内的重要组成部分,路线走廊基本沿黄河布设,不仅是一条重要的旅游公路,也是青海省多条重要国省道的联络线路。

该项目的建设将深化和完善青海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实现国家重点公路与地方主要公路之间的衔接,同时,结合黄河谷地百万亩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可以加快农产品的流通,推动旅游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城镇化进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人行天桥管养栏杆
跨过童年的栏杆
基于BIM的高速公路建管养一体化平台
上海银城路人行天桥的设计与分析
高速公路手动栏杆智能化改进方案设计
高速公路自动栏杆机技改方案探析
顺了——江西省理顺15.6万公里公路管养事权
桥隧管养新理念(隧道篇)
二维码在机电设备管养中的应用
做好小事不容易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