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乡村振兴路上的“河北故事”
2018-06-11
衡水:“文旅农”融合成发展新动力
五一前后,在河北省衡水市,北有油菜花节、赛马耐力赛,南有航空运动嘉年华暨全国动力伞精英赛,再加上2018年以来陆续开展的梨花节、桃花节、民俗文化节等,一系列“节赛会展”精彩亮相,吸引了京、津、冀、鲁等多个省市的游客来衡水休闲度假、观光旅游。
这是近两年尤其是2018年以来,衡水市以文化、旅游、农业融合发展打造绿色生态产业呈现出的喜人变化。据统计,仅2018年五一小假期,来衡水旅游的人数就达近90万人,同比增长70%;旅游收入3 100多万元,同比增长76%。
“‘文旅农’融合发展不仅是对接京津、雄安新区休闲旅游市场的需要,更成为衡水市在生态环境治理严峻形势下转变发展思路,发挥区位、生态、文化及农业资源优势,打造绿色生态产业,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优先选择。”衡水市委书记王景武说。
依托农业资源,建设田园综合体,唱响“文旅农”融合发展的“田园交响曲”
衡水市因势利导,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与产业转型需求有效对接,通过建设田园综合体,把“文旅农”多方要素融合,唱响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在安平县田园综合体杨屯核心区,来自北京的游客高晓霞说:“我参加过华北很多地方的花节、旅游节,安平这儿的油菜花海面积大、场面壮美,旅游节文化味儿浓,而且这个田园综合体核心区建得很好。全部建成后,相信效果更棒,更吸引人!”
据安平县副县长崔长友介绍,为了融合现代农业、文创产业、旅游产业、现代服务业,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田园休闲生活新城,该县专门聘请北京大学专家进行高站位规划,对辖区杨屯村等7个村庄确定了“一村一品”发展主题。目前已种植油菜花2000公顷,总投资6 200万元的第一期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
以安平为示范,衡水市将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田园综合体建设。
围绕衡水湖,打造特色小镇,构建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地
“电影拍摄基地已经建设完成了第一期,去年接拍了两部影片,2018年又签订了7部影片的拍摄协议。”在已经被改建包装成水墨电影小镇的滨湖新区侯店村,衡旅集团经理宋英民指着他们打造的电影一条街说,他们投资4 000多万元,改造农家小院33个,每年吸引数万游客赏花游玩。
依托衡水湖独具特色的生态优势,衡水市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探索推进旅游新业态发展,具有观光旅游、休闲养生功能的特色小镇正崛起为一道靓丽的风景带。
五一期间刚刚亮相的航空运动小镇,承办的“2018河北·衡水航空运动嘉年华暨全国动力伞精英赛”盛况空前。桃城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广宁介绍说,全部建成后,这里将不仅成为国家体育总局的直属营地和国家航空飞行营地总部基地,还会发展成以航空体育、航空培训、旅游消费、科普教育等多种业态为支撑、产城高度融合的新型特色城镇,填补京津冀航空运动产业发展的空白。
挖掘文化资源,实施“文化+”系列行动,构建生态产业核心竞争力
衡水市高度重视文化在旅游、农业等产业中的渗透力度。在对以“天下第一州”为主的冀文化、董仲舒为主的大儒之乡文化以及运河文化、红色文化等文化脉络、资源进行梳理挖掘的基础上,该市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文旅农”融合发展的相关规划,明确提出开展“文化+”系列行动,重点推动文化与旅游、会展、特色小镇建设、农业、教育、体育等相关产业的深度融合。
“文旅农”融合产生叠加效应,全市旅游市场呈现活跃局面,各项旅游经济指标持续增长。2018年1至3月份,累计接待游客436.14万人次,旅游收入33.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87%和30.52%。到2020年,全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将力争达到240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突破17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9%左右。
栾城:乡村旅游带出融合发展新格局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在“产业兴”“百姓富”“乡风好”有机统一的进程中进行着生动实践,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小草莓带动现代农业大产业
“我家种了3个草莓大棚,这几年靠着草莓采摘,俺家俩小子都在城里买了房。”范台村草莓种植户檀玉林说起自己种的草莓时,幸福感满满。
范台村现种植草莓100公顷,共有温室大棚300余个、拱棚80余个。据悉,栾城区草莓种植从范台村起步,已有十余年历史,现在已经扩展到全区。从2003年起,栾城区就以范台村草莓基地为抓手开始举办草莓采摘节,到2018年已经成功举办了16届。
顺着范台草莓基地东行,来到栾城区北石碑村,绿之栾农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王永良正带领农民给苹果树套袋。“果树的经济效益也很可观,第四年挂果期后,苹果的亩均产量在1000多公斤呢!”王永良说,绿之栾合作社带动了周边200多户农民通过种植果树实现增收。
如今,栾城区以小草莓带动现代农业大产业,种植范围从草莓、樱桃、苹果等水果到花卉、紫小麦、食用菌等,全区合作社达210余家。在合作社的带动下,不仅实现了种植结构的调整,也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三金”农民。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受青睐
“若不来看一看,真不知道栾城农村变得这么漂亮!”五一节假日期间,石家庄市居民李慧然带着一家人来到栾城区柳林屯村,踏青赏花、采摘游玩。
近年来,栾城区结合丰富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大力推动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将旅游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开发及生态建设统筹推进,打造了“休闲农业采摘游”“美丽乡村游”“踏青赏花游”等,拉动特色农产品销售、农宅住宿等,为农民带来了更多经济效益。
在整合资源的同时,该区不断加快推进乡村旅游从初级观光向高级休闲、从单体经营向集群布局转变。该区依托区内万亩东方园林,将周围5个特色村庄联合开发建设,总投资约4亿元,打造“东方园林五朵金花”旅游度假区。该区围绕“吃住行游购娱”6大要素,大力发展庄园经济、民宿经济,构建旅游带动乡村融合发展新格局。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里“沐春风”
“深化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实现乡村振兴、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随着栾城区柳林屯乡范台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第一期开讲。栾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明办主任王军校应邀授课,就乡村振兴、移风易俗等内容与大家展开交流,接地气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据悉,创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是栾城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顺应新时代和农民需求,开展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新探索,这在全省尚属首次。据栾城区委宣传部负责人介绍,讲习所一方面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另一方面动员全区农村干部群众通过学习,积极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栾城区“新时代农民讲习所”实行区、乡镇、村3级共同管理模式。各讲习所坚持每月举办2~3场,常年开展活动,农闲季节增加举办场次。首批启动了25个村“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挂牌仪式,全区173个村将分批创办,两年左右实现全覆盖。
“讲习所不仅让大家学理论、懂政策,还让村民长知识、增本领,对乡亲们致富帮助很大。”范台村党总支书记檀增顺说。
该区自今年3月28日举办“新时代农民讲习所”揭牌仪式以来,积极开展讲习活动。截至目前,已举办讲习活动66场。如今,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企业学校,都能看到讲习的场景、听到讲习的声音,为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带领农民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
清河:以花为媒打造“旅游+产业”新模式
眼下的河北省清河县,花开如海,人流如织,笑靥如花。五一期间,2018羊绒之都·中国清河第四届山楂花节在清河县山楂小镇盛装举办。这届旨在以花为媒的山楂节,融汇清河产业、文化、生态、历史等资源,推出“印象清河,十分有礼”城市名片,促进特色旅游业、交通、服务及其他诸多产业协同发展。
开幕式当天,来自周边地区的摄影爱好者和众多游客,齐聚享有“中国山楂之乡”美誉的清河县马屯万亩山楂观光旅游区,人们赏花看景品美食,观看特色文化表演,特别是进一步了解清河“羊绒之都”的风采与实力。目前,清河县已连续举办4届山楂节,已成为清河旅游的名片。山楂节通过“旅游+产业”新模式,促进清河旅游业和羊绒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活动期间,清河县常务副县长发布“清河印象,十分有礼”的城市名片,城市名片涵盖十大羊绒品牌、十大诚信电商、十大旅游商品、十大清河名吃、十大清河美景、十大历史典故、十大荣誉称号等。尤其将十大羊绒品牌和十大诚信电商融入到清河的城市名片中,彰显了清河县政府加强电子商务领域诚信建设和品牌建设的决心。据了解,今后每年都将延续开展系列十佳评选活动。
除此之外,其他节目也异彩纷呈。百对山楂恋人在山楂花海中进行“定格青涩之恋”活动。恋人们随着音乐声起舞,一声令下“停止”,他们将完成花海定格造型,并从中评选出最美造型。
清河县文化底蕴深厚,是华夏张氏祖源地,是打虎英雄武松的故乡,享有“中国羊绒之都”“中国羊绒纺织名城”的美誉。马屯山楂现已发展到1333公顷,年产山楂7.5万余吨,年销售收入近1.5亿元,被授予“中国山楂之乡”“无公害山楂基地”。当前,清河县正依托万亩山楂林,着力打造“春天赏花、夏天避暑、秋天采摘、冬季踏雪”的集观光旅游、采摘于一体的特色乡村生态旅游风景区“山楂小镇”。目前,“山楂小镇”平均每年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观光游客10万余人。
(据农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