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基本策略
2018-06-09赵月清
赵月清
摘 要:当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实效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实现有效教学,从而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品德教学
教师对学生要有积极的期望,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有巨大的潜能,如果相信学生的潜能能够被发现并得到发挥,那么教师自然就会对学生有信心、对教学有热情,教学时就会有激情。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为了追求高分成绩作业形式枯燥单一,缺乏新意,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就是灌输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学生会丧失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课改背景下,通过实践参与自主掌握知识,内化能力,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我能行”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让学生分别体会自信者、自负者、自卑者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自编自演,将三种不同人物的性格和行为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再如,学习“走向独立,告别依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设计“自立天天行”的计划方案,加強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辩论赛、黑板报、诗歌朗诵等多种多样的作业形式,提高思想品德教学的水平和质量。
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思想品德课程教学中,更要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本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在科技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迅猛异常,生活方式变化不断加剧,必须要求克服片面的书本教育的弊端,引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合作交流、社会参与、社区服务等活动构建一种积极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以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每个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适应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实践活动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根本,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探究,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内容是丰富的,实践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而且要充分利用各地的教育基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区服务,以及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还可安排学生积极撰写小沦文、调查报告等。当然开展这些活动要注意针对性,精心设计,精心组织,讲求实效。
三、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角度来看,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重点是努力增强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要唤醒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这门课程比较抽象,但这不能和枯燥无味画等号。这就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下一番工夫,如:在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与习俗》内容时,怎么让学生自己感受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与习俗呢?我就设置了几组关于不同民族风情的情境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活动,了解文化的异同以及与其他国家、民族、地区的人们交往的秘诀。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师生交流,静态的教材变“活”了。对学生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到的,才是印象深刻的。这样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从而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
四、自主学习,张扬个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过程是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新的科学研究发现,大脑细胞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取决于先天的遗传因素,也不仅仅取决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它还受制于自身——一种随机的自我的成长和发展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就应该在各个环节上体现人的本性,张扬人的个性,努力促进学生的成长。现代德国教育家斯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合格心灵的呼唤。”教育的目的不仅是接受或接纳知识,而是唤醒人深处的自我意识,发展他们的潜能。要建构绿色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张扬学生个性。在课堂上,应打破内容与形式的封闭,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让他们把自己独特的看法、奇思异想,甚至是荒唐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呈现,更要精心呵护学生的质疑。每个学生都有每个学生的价值,他们是个性化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是有差异的,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个性特点,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学生。要让学生扬其所长,补其所短,看书也会“标新立异”,促使他们在课堂中自我要求、自我探寻,同时努力挖掘学生的闪光点,给予赞扬,这样合理的评价就不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发展的动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乐观向上的课堂教学情感生态环境氛围的营造。
教育教学中要有独特的教育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要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使学生能主动地、愉快地、创造性地获得知识和能力,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