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
2018-06-09杨德明
摘 要:体育教学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体育教师要从多方面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项目的积极性,从而真正达到增强身体素质的目的。但在体育教学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伤害事故,这多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以及学生的纪律性有关,若不及时防范必将会成为威胁学生安全的关键性因素。对此,文章从开展学生及监护人安全教育、加强学生组织纪律心理疏导以及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预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09-26
作者简介:杨德明(1977—),男,广西兴安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专科,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学。
小学教学除了承担为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使命,还要保证学生在校期间安全。体育课堂是目前小学课堂中最容易发生事故的地方,由此说明小学体育课堂仍然存在部分问题威胁着学生生命安全。虽然小学阶段体育教学内容并不复杂,但有较多的安全隐患,再加上学生缺乏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教学中很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影响体育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开展体育运动,真正实现体育教学目标。
一、小学体育教学出现伤害事故的原因
1.教师原因
相关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很多小学体育教师都不重视安全问题,普遍表现为没有加大对学生的监管力度,上课期间擅离职守等。再加上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没有风险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全程监督学生,便于在学生遇到危险时及时施救并处理。事实上,很多体育教师都没有做到这点,均认为体育课堂发生伤害事故几率较低。正是这种错误思想才使教师对工作没有较强的责任心,使学生十分容易受到伤害。
2.学生原因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注意力较易分散以及活泼好动的年龄,如果在课堂上不能全神贯注,不认真听教师讲解,不按照规定要求完成任务,与其他学生嬉笑打闹等,都会成为事故的诱因。再加上部分学生好奇心强,在不了解某些运动设施和器材性能的前提下就在同学面前展示,凭借自己的冒险精神完成高危险动作。虽然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值得鼓励,但在体育运动中一旦没有在教师专业看护下就贸然行动,必然会造成伤害。此外,部分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过于兴奋,就会导致思想不集中,动作不够舒展,反应能力降低,同样会出现伤害事故。
3.学校原因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的伤害事故,学校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学校不重视安全问题。正是因为学校不重视体育教学安全才造成很多教师在课堂上都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了意外伤害事故几率。其次,学校忽视体育器材日常管理和养护。部分学校购买体育器材后就直接投入使用,甚至部分器材使用好几年,在此过程中鲜少对其实施养护,以致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设施时面临较大风险,一旦失误立即会出现安全事故。最后,学校对体育课程价值判断有误,造成很多小学生在和规定要求不符的场地上参与体育教学,增大受伤可能性。
二、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措施
1.开展学生及监护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防范意识
体育教师是保护小学生安全参与体育活动最重要的屏障。学校应在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加入体育安全培训,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与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安全教育等培训,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促使体育教师充分了解自己肩负的责任,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和保护;同时还应要求体育教师参与体育安全知识和意外事故急救技能培训,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对学生应急急救和安全保护能力。如果学生在体育课堂中发生意外伤害事故,那么体育教师就可第一时间对其实施急救处理。体育教师还要学习和分析已发生过的案例,重视体育课堂中存在的威胁学生安全的隐患,掌握更多的安全防护技巧,从而保证学生体育安全。学校要定期组织学生学习体育安全知识,不断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针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认知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并结合多样化方式开展体育安全教育,如常见的观看安全教育片、主题班会、讲座、安全知识课等,促使小学生能充分了解体育安全知识,从而重视体育活动安全;组织学生学习自我保护方法,如进行运动前应做好相应的热身准备、不把尖锐物品带到体育运动中、运动过程中密切观察体育器材设施及周边情况、剧烈运动后不宜喝水等,提高学生的警惕性。
2.加强学生组织纪律心理疏导,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学校通过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原因得知,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时会下意识地产生恐惧和紧张等心理,导致动作出现失误或变形,进而发生伤害事故。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开端,此阶段学生心理发育水平较低。如果学生长期对体育运动感到恐惧,特别在经历伤害后没有第一时间接受相应的心理疏导,必然会更加抗拒体育运动。所以在体育活动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保护力度,积极鼓励学生克服对运动的焦虑和恐惧,对于伤害较为严重的学生则需要第一时间开展心理疏导,防止学生因心理障碍而发生二次伤害事故。此外,体育教师还需要提升专业水平,尽心尽力安排体育活动或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除了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最重要的是能降低体育运动风险。教师应定期对学生开展体育安全教育活动,精心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充分了解学生身体情况,认真检查学生携带物品和衣着以及场地器材,避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落实器材场地管理
预防小学体育教学伤害事故除了学校和教师亲力亲为,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给予大力支持和监督。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小学体育安全教育座谈会,及时通报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和解决情况,共同商讨避免体育伤害事故措施,对小学体育教师开展体育专业技能和安全知识等方面培训,定期抽查各个小学体育设施安全情况和学校制定的安全健康管理制度,不断督促各个小学对其严格落实和防范。我国也应尽快制定各种伤害事故防范政策法规,必要时可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事故预防体系,使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条理性和逻辑性。毫无疑问,保证小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条件为安全体育活动环境。小学应根据国家规定的標准条例购买体育器材,同时在器材上明确粘贴学生可以读懂的安全注意事项和使用说明,并制定明确的体育器材和场地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体育器材进行维护和检查,且不应间隔过长时间,便于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器材中隐含的危险因素。学校更要注重体育器材设施使用年限,严禁在体育活动中使用老化的器材设施,及时更换老化和严重损伤的体育器材。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之前应对即将讲解的知识内容中需要使用的器材进行全面检查,从而保证体育活动安全。
三、结语
伤害事故是小学体育教学不可避免的事情,尤其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偏小,不能充分辨别体育运动中潜在的各种危险,再加上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缺陷和软件、硬件条件存在问题以及体育教师没有较强的保护力度和责任心,均形成伤害事故隐患。对此,我们需要在学校、体育教师、学生三方努力的前提下,提高安全意识,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监管力度,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从源头防患于未然,促使学生快乐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井春.如何预防及应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意外伤害事故[J].体育时空,2014(9):80.
[2]张 瑛.小学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预防与应对策略[J].平安校园,2014(8):63-65.
[3]张枝花.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伤害事故成因及预防措施[J].小作家选刊,2016(16):13.
[4]李代灿.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伤害事故的预防措施[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