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分析
2018-06-09朱汉云
摘 要:文章通过对运用规律总结,让学生深入探究;提出假设问题,给学生思考空间;强化数学思维,鼓励动手能力等教学方式的阐述,分析了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发展为小学数学课堂提供的创新型教学方式,希望有助于教师提高当下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综合素养。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数学;规律总结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7-11-12
作者简介:朱汉云(1980—),女,江苏建湖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对在小学教育中起到基础性作用的小学数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教育是学生智力发展和兴趣培养的启蒙阶段,而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出现,又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内容,其有注重学生学习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特点,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也对教学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从而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运用规律总结,让学生深入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发展改变了以往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的身份转变为辅助学生学习的教学引导者、监督者和指导者,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是一种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为理念的教学策略[1]。
例如,在初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一章中的三角形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6厘米、7厘米、8厘米和13厘米长的小短棍让学生尝试任意组合,记录下哪几种长度的组合方法不能围成三角形。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不能组合成三角形的短棍搭配,看是否学生有相同的记录,再提问学生有没有想過这样的短棍组合不能围成三角形的原因,以及三角形的三条边之间存在什么关系,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之后教师可以提出今天的课堂教学内容,即三角形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个边长。在翻转课堂教学策略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公式概念和数学规律来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行思考分析,经过一系列的思维加工过程来学习数学知识。
二、提出假设问题,给学生思考空间
翻转课堂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勤于对课程中的疑难点设立巧妙的学习方式,以便为学生树立思考的入手点,让学生更快地突破新知识中的难点[2]。
例如,在“二、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授课中,教师可以先板书写下“243÷37=?”的除商问题,让学生先用五入的方式计算一下商是不是除不尽的格式,之后再板书写下“259÷37=?”的除商问题,让学生用五入法算算能不能除尽。在学生发现除数和余数相等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思考问题,提出假设有37个学生去图书馆借书,要求一共借到259本,每个人借6本当然很难达到目标,但是如果每位学生再多一本就能借到数量合适的书,所以最后实际上每个人要借的书不是6本而是7本。在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下,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概念融入生活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并不是脱离生活的高深问题,从而培养小学生在生活中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强化数学思维,鼓励动手能力
在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上需要教学的知识,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水平情况,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圆柱和圆锥》一课中圆柱的授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卡纸、剪刀和胶水之类的工具,在操作前提问学生知不知道圆柱由哪些图形组成,之后让学生根据教材中圆柱的形状尝试制作由两个相同的圆和一个长方形组成的圆柱。之后教师可以再提问有没有学生知道圆柱的表面积该如何计算,随即让学生把自己刚刚动手制作好的圆柱还原到开始的两个圆、一个长方形的状态,带领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长方形表面积的计算方式,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讲解圆柱的表面积的概念,给学生举例经常见到的茶杯、薯片桶或者柱子等常见的圆柱形的物体。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地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翻转课堂是一种高效的新型课堂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师尤其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对数学规律的认知去学习领悟新的知识概念,还可以为小学数学中的重难点概念预设生活情境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实践活动在开发学生课堂思维活跃度上的作用,锻炼学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的能力,让小学数学的知识变得立体化、生活化。
参考文献:
[1]陈 艳.关于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学周刊,2016(14):84-85.
[2]杨璐铭.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20):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