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欢 一件国宝 超级连接

2018-06-09陈珂

时尚北京 2018年6期
关键词:卢浮宫国宝故宫

陈珂

5月18日为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每年都会针对这一特别的日子挑选一个主题,以反映社会关切的核心议题。2018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徐欢对“超级连接”四个字深有同感。由她担任总导演的《如果国宝会说话》刚刚播出第一季。她在考虑,是否用“超级连接”作为第二季的宣传词。一件国宝可以连接很多方面的知识,《如果国宝会说话》主要选择其中的一个角度。从一件国宝对世界文明带来的意义,对整个中国文化体系的影响,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角度来介绍一件文物。

“国宝是一个历史时期的物证,是那个历史时期的文明的坐标。《如果国宝会说话》每集5分钟介绍一件国宝,观众在短短5分钟内对这件国宝的气息有了一些认知,这可能会激发他再去了解,继续去研究,连接更多的知识。”徐欢说。徐欢希望《如果国宝会说话》可以成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

短视频的想法

法国卢浮宫学院,会围绕卢浮宫制作教育题材的文化产品,有电影、电视节目,也有短视频。“有的时候可能就2分钟或1分多,语速特别快,特别受小孩儿们的喜欢。他们大批量地制作这些短视频,而且全都是一些大师级的导演在做。”徐欢说。

多年前,徐欢曾因为拍摄《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走遍法国卢浮宫的各个角落。“每次在卢浮宫的拍摄都会历时价多月,我们走遍了卢浮宫的各个主题区域,也会去卢浮宫的各个部门走访。”徐欢说。也正是在此期间,徐欢看到了卢浮宫学院对法国美育教育的使命感。“法国的博物馆教育是走在世界最前面的。”徐欢说。

徐欢由此萌生了拍摄短视频的想法。

后来有机会制作故宫的纪录片,她决定围绕故宫开发短视频。《故宫100》每集5分钟,介绍故宫地上建筑空间,每个空间为一个点,介绍其中的人、事、物。这次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的短视频能给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激发人们更多的求知和求真的欲望,能激发人们的一些情感点。所以我们在做《故宫100》的时候,我们就说,故宫是有生命的,我们希望故宫的每一个有隋的生命都能被我们唤醒,让它在当代能焕发更大的生命力。”徐欢说。

认知的角度

徐欢曾导演过纪录片《我从汉朝来》。“为了拍摄那些石头,我们费了很大劲,我们跑遍全中国有汉画像石的各个地方。但是可能我做完《我從汉朝来》才刚刚找到感觉。”徐欢说。当时徐欢就有一个想法,历史就是超越现实的。“你原来是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但是你看到这样的一些事物,可能超越你的想象。这些可以连接到历史,也许能连接到未来。”她说。

随着纪录片拍摄经验增多,徐欢越发认为,历史是超现实的。

在徐欢看来,每一件国宝都像一个超级连接,其实每一件国宝都是一个特别大的课题。“有的人可能研究一件国宝研究一辈子。”她说。因此,一件国宝是被各个不同领域的人、不同学科、不同知识体系的人来解读的。

“我们才5分钟,肯定我们有我们自己的角度。”徐欢说。

“我们5分钟只能选取—个角度,那大家来选吧。”她说。

无论是从历史认知的超现实体验,还是在角度选取的取舍之间,《如果国宝会说话》逐渐有了非常清晰明确的定位,离经典越来越近。“我们想制作出能够成为经典的小短片,而所谓的经典就要具备经典的一些素质。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认知的角度。”徐欢说。

早在《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的摄制过程中,徐欢与团队们就特意查找过“文明”的明确定义。“因为‘文明是外来词,我们很早就在大不列颠词典里查了对‘文明的定义。‘文明到底是什么呢?它跟文化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字典里有一个很长的词条。所以从文明的角度去选取,不光是一个传统文化的角度,还包括医学、科学、技术等各个角度,共称为文明。”徐欢说。

《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以中国的立场、现代的眼光、世界的视角来看待卢浮宫与紫禁城。当面对我们自己的国宝,徐欢其实也是坚守这样的理念,一定要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我们自己的文明对人类的贡献。这是选择拍摄哪件国宝的标准之一。

《如果国宝会说话》从当代的视野进入到历史,展现了过去的时代,过去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创造力,并将重点放在了在当时的历史与社会背景之下,人们创造这一件物品的思考过程。“最核心的是我们要从物看到人,这是我们在创作中的基本原则。纪录片最重要的还是对人的纪录,我们会回归到当时的那些创作者,展现出人的气息。这是我们的使命。所谓的文明,也是文明中创造文明的人,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徐欢说。

短短5分钟更需要才华

“我是觉得做纪录片,别说那么多,用片子说话吧。细节、认知都在里面了。”徐欢说。与谈到个人低调的态度相比,徐欢提到各个分集导演却很兴奋。《如果国宝会说话》背后聚集了很多非常有才华的导演。拿第一集来说,人头壶立在那里,那是近万年前的一个人的形象。汪哲导演让人头壶仰望星空,很好地传递了千万年的时间概念。

徐欢说:“他们很多都是大导演,都做过很多纪录片。这次大家也都是因为热爱,因为国宝的吸引,来做这个5分钟的小片。但是他们说,虽然只有5分钟,也很不容易做好。像汪哲导演,她自己涉猎的片子也很多,她最近在制作《敦煌遇见威尼斯》。她拍单本的纪实类作品,拍西藏的一个村子的生活,也拍敦煌一群种葡萄卖葡萄的小孩,她很有想法;视效导演汪隆,他很年轻,他的审美和他的整个表达,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了。这次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包括三维扫描、多光点扫描、数字传拓技术等,我们都在尝试。因为很多理工男,他们有些技术特别好,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来做艺术的呈现,怎么开发他们的技术,这就需要跟导演和视效团队一起来开发完成。这也是一个课题,我们在这上面也花了很多功夫。”

2010年,央视纪录频道成立,把央视各个中心制作纪录片的资源整合到一起。徐欢所在的新闻中心评论部特别节目组,绝大部分人都加入了纪录频道。这时,徐欢在“东方之子”栏目已经制作了近300个人物特辑。加入纪录频道之后,徐欢主要负责纪录频道的原创节目,不仅有文化、历史类的,也有自然、科技、现实等题材。

“我们的专业是将其他的专业转化为视觉。有时候就转化到位了,有时候就转化不到位。转化的过程就有才华。”徐欢说。

而面对国宝里蕴藏的深度与丰富的知识,徐欢说:“对我们来讲,我们可以把自己清零,重新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所以一开始我们为这5分钟得见很多人。”

“到目前为止,《如果国宝会说话》团队咨询了多少专家?”

“我们咨询了各个行业的专家五六十人口巴。我们会去请教各个方面的专家,有博物馆领域的,也有科学家、考古学专家,也有研究人类学的,也有历史学家,也有搞文学的等。所以我们外围专家团队挺庞大的。”

“您因为导演《如果国宝会说话》去了多少家博物馆?”

“大概有上百家。其实每个省下面还有好多博物馆,比如一个陕西省涉及到的博物馆,应该有快10家了。我们有一个大概的方向,然后按省按区域去找。我们第一季制作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其实主要按七大区域去找。我们尽量照顾到全国的各个地区,这也是的使命。”

徐欢说:“我们会先从书本上学,然后与专家聊,再实际去做田野调查,最后选取角度,变成自己的东西。我们说这叫论证的过程。开题之后,你怎么叙事,又是另一个范畴,这就涉及到我们的专业领域。我们需要遵循影视的创作规律,需要具备创新精神。所谓创新,就是有艺术的原创力。新技术的使用,叙事方式,能顺应时代的变化,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去提升,都是创作这种片子的核心。”

北京西城区中考模拟试题选取了《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文字撰稿。其实徐欢的初衷也是希望纪录片能够提升中国下一代孩子的美誉能力。“要让更多的人看见,是我们的期望点。”徐欢说。徐欢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见国宝的魅力,激发更多的人去了解,让更多的人在审美能力与知识结构上得到提升与启发。

猜你喜欢

卢浮宫国宝故宫
“国宝”竞拍会
卢浮宫开通线上版
卢浮宫邮政局改造
雪中故宫
令卢浮宫焕发新生的现代主义建筑师贝聿铭辞世,享年102岁
卢浮宫职员罢工被闭馆
故宫大探索
宝岛上的故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