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思考
2018-06-09李永昌
文| 李永昌
我国是农业大国,土地是千万农民的“命根子”,是农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保障。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城市化的快速扩张,土地的合理配置与流转也越发显现的十分重要。因此,加快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实施成果,是农村社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但从目前反馈回的推进实践效果来看,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充分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也引发了一些社会矛盾。
农村土地流转概述
所谓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质就是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简单地说就是农民可以把承包地有价转包出去。
我国农村,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在此历史阶段,实现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家庭承包权、土地经营权的“三权分离”,这为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打下了坚实基础。主要对农村农民农业的益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农业发展,具备激发活力的重要意义,对农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引领作用。可吸引社会资本来参与农业的建设生产,而且成片化的流转土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同时还实现了专业化机械化的农业生产,加快向现代化农业的步伐迈进。其次,对农村社会经济建设发展,它加快农村社会的剩余劳动力转移,释放了农村的人口红利,也改变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规模细碎化的状况,解决一直以来规模经营难以扩大的困局。同时还减少甚至杜绝了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促进土地资源能够得到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推进与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1.法律层面上农村土地产权界定的主体模糊不清,这个也是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矛盾重重的根源所在。农村土地产权正常可分为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种。当然这主要还是利益之争,有的给予的土地流转金不到位,损害农民利益,还加大了农民的风险;还有的村委会私自截留土地流转后从甲方得到的补偿款,激化了与村民的关系等等,这些问题件件都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倘若解决不好,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2.社保体系不建全,让农民有地不敢流转,流转了又怕将来有后顾之忧。因而很多农民参与土地流转的积极性不高,持观望态度的农民多,而且一时也难以改变他们对土地这种厚重的情感和劳作习惯。
3.没有完美的交易市场和交易平台,导致农民不健全,信息不对称。目前,一些地区的农经管理部门建立了所谓的流转平台,但也是有名无实,一方面真正有用的信息上不来,另一方面,想承包土地的也根本找不到这个地方,或者说根本不信任这种官办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流转交易成本,严重地影响了土地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主要对策和措施
要实施好这项事关农村改革方向的制度推进,还有待进一步对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完善与健全,保障好农民的合法利益。
1.在法律这明确确定农村土地的权属问题。包括农村的耕地、山林、草场等所有在内的各种土地资源的归属权,都要加以明确,使其在具体推进实践中,有制度可依。其次,还要加大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相关政策的宣传,引导农民对政策正确理解,也进一步强化农民对土地所有者的权属意识和集体意识,做到产权明晰、权属合法、权责明确、责权统一,从而为各项收益分配提供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流转,使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都得到合法保护,从而避免各种土地权益纠纷,使其成为有效率和低成本交易的运行制度。
2.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增大社保体系的覆盖面。使农民能够在养老、医疗及最低生活费用都能得以保障,从而弱化由集体土地来完全承载农民社会保障的功能。若是财政困难的地区,地方政府可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建立符合自身区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社会保障制度。
3.着力培育土地流转市场,逐步达到健全规范。地方政府不能再越俎代庖,要积极转换角色定位,做好对农民的引导和服务,而不是作为农村土地流转主体与民争利。建立健全规范化的土地流转有形市场,包括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村土地流转服务站,搞好规划和储备库,及时收集发布供求信息,进行流转项目推介等。
总之,现行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在推行实施中,的确因其不完善导致土地纠纷日渐增多,要促使这项关乎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富裕的重大制度取得更多更大的实践成果,还需针对制度的缺陷与不足加大完善力度,方可达到制度顶层设计目标。
[1]李勇.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力与障碍分析[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3).
[2]李志利.关于对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几点认识[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