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PTV发展梳理与监管思考

2018-06-09

数字传媒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专网广播电视运营商

刘 磊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哈尔滨监测台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86

1 IPTV政策现状

1.1 IPTV三大国家政策

IPTV产业发展以国家三大政策出台为时间节点,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4~2009年,探索准备阶段。哈尔滨、杭州、上海、云南等地区和城市IPTV运营模式探索。第二阶段:2010~2015年,试点推广阶段。2010年,国务院印发通知,明确IPTV集成播控平台的建设和管理由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负责。试点城市覆盖到全国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IPTV产业开始起跑。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2015年8月,IPTV产业推广在全国落地,政策性壁垒完全解除,电信运营商以宽带接入为切入,迅速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跑马圈地抢占IPTV市场;中央和省级节目集成播控平台逐步建立、整合,并统一节目播控。如表1所示。

表1 IPTV三大政策与三个阶段

1.2 IPTV四大行业规范

以国家政策为依据并配合细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以下简称总局)针对集成播控平台同步制定了IPTV行业要求和相关规范,尤其是《专网及定向传播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出台,共同构筑了当下IPTV节目基本传播秩序和要求,IPTV体系管理架构和规范基本形成。

2010年7月,总局发布通知,明确IPTV集成播控平台两级构架;坚持全国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管理原则,实行统一品牌、统一呼号、统一规划、统一洽谈、分级运营原则,规定集成播控总平台牌照由中央电视台申请,分平台由地方电视台申请,建设全国性IPTV内容平台和地区性IPTV内容平台。

2012年6月,总局发布《广电总局关于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广发〔2012〕43号)。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IPTV集成播控平台体系,IPTV用户主要以省为中心接入,集成播控分平台由中央电视台汇通各省电视台联合建设和运营,并统一呼号为“中国广电IPTV”,分平台负责将总平台传来的节目信号与本省内容服务平台节目信号集成,经一个统一接口接入到本省IPTV传输系统。

2015年4月,总局发布《关于当前阶段IPTV集成播控平台建设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广电发〔2015〕97号)。再次重申用户端、计费管理由合作方协商确定,电信企业可提供节目和EPG条目,经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审查后统一纳入节目源和EPG。

IPTV用户端和计费管理,可采取由合作方“双认证、双计费”的方式进行合作。要求尽快完成IPTV集成播控平台完善建设和对接工作,在规范对接基础上,加快推动与IPTV传输系统按要求对接。要求各地广电行政部门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同步加快IPTV监管体系建设。

2016年4月,总局颁布《专网及定向传播网络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管理规定共5章32条,以“专网、公众、定向、终端”为基本要素,以向公众提供的专网及定向视听节目服务为管理对象,主要包括交互式网络电视(IPTV)、专网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等。管理规定将内容安全、传输安全和技术安全保护制度作为业务准入的基本条件,强化主体资质的审查,明确内容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节目来源管理,强调业务主体的传播安全保障义务,特别对集成播控单位的安全播出制度进行详细规定。

2 IPTV业态现状及预期

2.1 IPTV业态发展现状

截至2017年底,全国IPTV用户已达1.22亿户,互联网电视(OTT)终端数量约1.3亿台,有线数字电视用户规模2.09亿户,我国城市居民家庭收视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经形成。IPTV经过十余年的积累、摸索和发展,通过宽带接入、手机捆绑销售等形式,已经成为主流广播电视媒体不可或缺的传输渠道。当前,各省IPTV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地方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地方电信运营商的发力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呈现多家电信运营商齐头并进跑马圈地的总体态势,IPTV技术系统逐步往3.0模式演进。全国IPTV产业概括起来分为四类:一是中国电信为主导的地区,以江苏、四川为代表,其省内用户占绝对优势;二是以中国联通为主导的地区,以山东、辽宁为代表,其省内用户占主导地位;三是电信、联通均衡发展的地区,以河北、河南为代表,此类地区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对产业发展发挥主导作用;四是中国移动发展的名义上的互联网电视用户,目前尚处于IPTV政策之外,但其潜在规模已不容小觑。

2.2 IPTV发展趋势

随着全国各地的宽带接入网络已基本趋向于全光网,IPTV的增长将逐步趋缓,运营商之间综合实力的比拼将会冲击到目前市场格局。以当前态势来看,IPTV可能将会取代有线电视成为我国居民家庭的第一大收视方式,进而成为党和政府新的舆论阵地,这将对整个广播电视行业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IPTV生态的演进正逐步呈现以下四方面的特征。一是4K化。当前,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已经分别集合来自内容、网络、平台、终端等领域的多家4K产业链企业,构筑了4K产业联盟,与此同步,各平台4K节目数量日益增多,广东4K直播试验频道也已开播。二是家庭娱乐化。目前,IPTV已发展了视频通话/监控、在线教育、卡拉OK、游戏直播/活动直播、电视游戏、电视音乐、旅游、健康、购物等大量应用。三是智能化。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应用的加速落地,智慧家庭的概念将引领IPTV新一轮发展。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上半年,三家电信运营商智能终端招标数量达到3000万台,通过智能的运营系统和智能终端IPTV运营将做到千人千面。四是互联网化。从总局要求运营商整改问题来看,几乎所有问题都与其想要突破专网及定向传播的限制有关,对于运营商而言,IPTV当前最大瓶颈是运营商基于省为单位的运营架构和IPTV全面互联网化的矛盾。

3 IPTV监测思考

IPTV从行业机构来说,参与方主要是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电信运营商;从分级监管架构来说,涉及中央和地方两级播控架构;从产业发展来说,涉及有线电视、互联网电视等业务形态。从总局要求中国电信、联通整改,退回中国移动牌照申请可以看出,IPTV是一个多方博弈、权衡、妥协、融合的产业,IPTV的监测监管也将是随着产业的演进而逐渐清晰。对于IPTV电信侧的接入获取数据进行监测监管,不仅协调难度较大而且存在着技术演进导致监测系统重复建设的风险;比较而言,从IPTV广电侧接入获取数据,尤其是通过终端监测不仅可以暂时绕开与相关机构监管接口对接的大量难题,同时在监看业务实施和成本上也是最为可行、最易实施且最为准确的方式。

IPTV当前业务形态既有直播业务也有点播业务,具备有线电视直播和互联网电视点播的双重优势。从直播监测角度来看,IPTV监测应充分借鉴传统有线电视监测方式,充分考虑安全播出和质量监测的成熟的监测需求,将IPTV终端监测系统规划为两级架构方式,利用已有监测基础网络架构或采用公有云方式,将各地用户终端的直播监测信号传送到中心平台,在中心平台进行统一的业务监管,并实现监测设备的集中化和系统维护。从点播监测角度来看,IPTV监测应充分借鉴网络视听的监听监看方式,结合IPTV自身点播节目的特点侧重对网内传播节目信息的采集、内容的监听监看、专网传播秩序的检测以及APP应用等方面的关注,强化前端搜索采集能力和后台分析能力,通过IPTV终端监测设备实现EPG信息的采集,IPTV码流获取、转码,数据交互检测、图像截屏、视频取证等基本功能。另外,与传统有线电视监测不同的是,IPTV终端监测设备应尽量轻量化,防止前端监测设备过于庞大,影响未来IPTV监测的灵活性。

结 论

当前,新组建的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已经成立,内容审查和监管成为其重要职责,广播电视管理政策出台和广播电视事中事后的监管构成了广播电视完整的监管链条。IPTV政策和产业的发展脉络梳理不仅是当前IPTV监测监管的现实基础,更是IPTV未来监测监管基本方向和遵循。相较于传统有线电视监测,无论是监测规模体量,还是发展趋势,IPTV监测将会迎来一个全方位的发展和推进。

猜你喜欢

专网广播电视运营商
无线专网通信在武汉配电自动化中的应用
无线通信技术在电力通信专网中的应用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