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西安空间规划的模式与策略
2018-06-09史晓成ShiXiaochengDongQing卓文淖ZuoWennao
■ 史晓成 Shi Xiaocheng 董 青 Dong Qing 卓文淖 Zuo Wennao
0 引言
城市特色是城市发展的产物,是由城市的物质形态、历史底蕴、文化传统、自然风貌等多方面因素经过长时间的积淀综合形成,是每一座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最本质的、身份识别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定,经济发展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第一要素,在追求经济快速增长的目标下,我们的城市特色塑造越来越弱,千城一面、城村一体的问题日益突出,许多原来颇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城市,也湮没在经济增长的长河中。当下西安的城市建设也面临着发展过快,特色不足的问题。本文就是立足西安发展,在尊重城市历史和客观发展的情况下,以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探索西安城市特色规划和布局。
西安是享誉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同时也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是西安城市的最大特色。从周代的丰京镐京到汉长安城,再到后来的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西安孕育了中国历史上13个王朝,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一提到西安,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历史文化遗产。
1981年,西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1982年,西安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此也确立了西安文化之都的历史地位。在西安的历次城市规划中,处处都体现了对文化特色的尊重,先后编制了一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规划,大到城市九宫格局的保留与延续,小到建筑风貌街巷尺度的控制,这些都很好地让西安城市文化特色得以延续。但是,西安的城市特色真的就只是保护这些历史遗存和文化遗产吗?答案是否定的。
要谈西安的城市特色,首先就要从西安城市选址说起,曾经有学者总结西安城市特色为“荡荡八川蕴古城,厚厚台塬育民风”,从中可以看出,西安的悠久历史与其独特的自然格局有着密切关系。从城市地理因素上来讲,西安“南浸终南子午谷,北踞渭水,东临灞、浐,西枕龙首”[1],周围还有荆山塬、代王-马额塬、铜人塬、白鹿塬、少陵塬、八里塬、神禾塬、乐游塬以及竹峪-翠峰塬九塬自然环抱,这也是西安四周的边界,同时,这种自然形态与古人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吻合。在汉代之前,古匠人依天上的星宿分布来布局城市的重要设施,我们称之为“象天法地”的布局。再看唐长安城的布局,是按照传统的九宫格局构图,皇城正好处在“九五之尊”的位置,而我们常说的南山北塬、八水绕城正是长安城的骨架。因此,要保留西安城市特色,不仅要保留城市中众多的文化遗产,弘扬城市的文化特色,同时也要保护城市原有的生态格局和山水格局,塑造城市生态特色,《绿色西安》正是基于生态特色视角下的西安城市特色塑造。
西安城市很有特色,但近年来面临诸多生态问题,需要构建绿色规划体系,绿色规划体系需要体现城市特色。
1 西安城市特色与绿色西安规划构想
1.1 西安城市特色
(1)自然生态特色:山水映城,天人合一。地处关中平原的西安,南倚秦岭,北临渭河,远望北塬,历史上被誉为是“金城千里”“四塞为固”的形胜之地;而泾、渭、浐、灞、沣、滈、涝、潏等水系在西安地域上蜿蜒环绕,奔涌至潼关注入黄河,更是成就了“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美称。
丰富的自然山水资源,不但使西安有了关山带河之险、沃野千里之富;更使西安的城市建设凸显了山水格局,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魅力。自西周丰镐建都以来的3 100年间,西安的城市建设始终依托周边大尺度山水来展现城市格局的宏大气势;坚持“天人合一”理念;延续“背山面水、八水绕城”以及“山、水、塬、田、城”传统山水城市格局[2],形成了山水城市的理想图景,使自然生态环境与城市空间有机共生(图1)。
(2)历史文化特色: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在西安的城市历史上,无论是依山傍水而建的周丰镐京,还是渭水灌都的秦咸阳宫,无论是象征星斗的汉长安城,还是雄居六驳的隋唐长安城,甚或是龙脉贯通的明清西安府,无不始终贯穿着山水相连、棋盘路网、中心突出、象天法地、因地制宜、城城相戍的城市布局形态,更是坚守了九宫格局、棋盘路网的特色。今天的西安空间布局结构以古城为中心,以交通轴为导向,以功能组团为实体,生态林带为间隔的城市空间的结构[3],形成“九宫格局、棋盘路网、轴线突出、一城多心”的布局特色。
1.2 绿色西安规划构想
绿色西安规划构想——中心城区天人合一的盛世长安结构模式(图2)。
2 绿色西安空间规划模式与体系
西安生态格局复杂,城市的选址充分考虑了周围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整座城市背靠秦岭,北邻渭水,完全符合负阴抱阳的山水格局思想,因此,笔者认为:通过“绿色”的硬件塑造、“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文”精神的传承再造、市民“生活”的真切体验,建设一个布局合理、基础设施体系完善、环境质量良好、污染全部控制、资源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城市是完全可能的。
图1 大西安“山—水—城”格局图
西安的城市生态格局从来都不是就城市论城市,绿色西安规划也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出发塑造城市绿色体系。
2.1 宏观塑格局
通过宏观层面对城市的山塬、水域、森林、田园、遗址等自然山水、地理格局、历史文化等形态的梳理,塑造“一山屏障、两环绿映、三楔贯通、八水润城、九塬基底、遗址相间、绿廊串联、风廊渗入”的宏观格局,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与基底,构建“传统山水+自然文化+生态安全”相映的和谐之城(图3)。
2.2 中观筑系统
通过“绿网织城”“花海融城”“八水润城”“引风入城”“绿线控制”等措施,构筑并完善城市中观生态体系(图4)。
“绿网织城”是依托中心城区的整体景观格局,梳理现状、结合规划,合理布局公共绿地、街头绿地,均衡居住区公园、小区游园,并通过道路绿化、慢行交通系统串联,形成遍布城市的“内小外大、内密外疏”的绿地斑块、绿道网络系统。规划到2020年,中心城区内:公园绿地84.59km2,防护绿地144.15 km2,广场用地1.18 km2,生态绿地65.43 km2。
图2 中心城区天人合一的盛世长安结构模式图
“花海融城”是充分利用城市郊野自然田园景观资源,结合果树苗圃等经济作物建设城市郊野公园,因为各类花卉开花时序有别、色彩各异,形成风貌各异、多姿多彩的花卉特色公园,打造多彩的城市自然环境景观。
“八水润城”是在“保护利用建成的、改造提升原有的、科学规划未来的”规划思路下,改造规划建设5项引水工程、规划7处自然湿地,结合污水处理厂形成三大人工湿地、打造28处湖池,以打造西安市“河、湖、池、渠”联通的水系网络,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保证防洪安全,修复水体生态系统,造福西安人民。
图3 绿色西安宏观格局规划图
图4 绿色西安中观格局规划图
“引风入城”对西安市城市气候进行初步分析,结合城市主导风向等气象数据 、城市现状建设、用地性质等用地情况、地形地貌等环境要素,建立城市风廊道,引风入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绿线控制”是对城市建设区(含中心城区、外围新城、组团及城镇) 范围的绿线进行控制。划分出74个控制单元,并制定《西安市绿线管理规定》,深化西安市绿线控制及管理要求,并引导建设。
2.3 微观出亮点
通过绿色营造、生态修复、低碳实践等计划,建设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绿色街道、雨水花园、绿色建筑、立体绿化……使西安成为融海绵城市、绿色城市、低碳城市等为一体的生态城市。
绿色营造计划主要依托城市公园、街头绿地、道路绿化的建设,融入城市微气候评价,塑造绿在城中、人在绿中、人城共生的城市环境(图5)。
生态修复计划主要依托绿色街道、雨水花园、绿色社区、人工湿地的规划建设,全方位实施海绵城市建设,发挥生态效益,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图6)。
低碳实践计划着重考虑节能减排,特别是减少CO2的排放,对生活方式、消费方式进行简单易行的改变,借助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方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环境恶化的速度。
城市规划建设中,可以从鼓励提倡建设绿色建筑、提高利用立体绿化以及建设慢行交通系统等方式,实践“低碳生活”。
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绿色西安规划的策略,从生态环境的修复、绿色空间的营造以及低碳生活方式的推广,将西安浓郁的地域特征融入到城市建设和规划当中,形成鲜明的城市特色。
3 绿色西安规划与措施控制
绿色城市中,绿色不仅仅是对“绿色”这一名词的简单认识,城市不是只要达到绿化多、景观美,单纯的大范围建设绿化景观就是绿色城市规划,这些都只是表面的绿色规划。绿色规划是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地保护和使用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全面降低城市能耗,做到低碳、节能。因此,绿色西安规划从宏观的生态格局保护,到微观的慢行交通系统规划都要提出规划措施,这样既能保护好西安的生态特色,同时能够充分引导公众参与其中,了解绿色城市规划,形成公众的绿色意识。
图5 绿色营造计划示意图
图6 生态修复计划示意图
3.1 生态格局保护措施
主要是在宏观层面上,建立西安生态安全格局,保护生态环境系统。遵循大秦岭保护规划、生态隔离体系规划、九塬六岗、森林城市、八水润西安等规划中已经划定的生态控制线,构建生态基底,保障生态系统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从山体、生态绿楔、河流水系、台塬地貌保护以及大遗址保护五个方面制定管制要求(图7)。
针对西安周边的山体对其进行分级分类,划定绝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生态控制区和生态协调区,提出相应的管制要求(表1)。
生态绿楔以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为主,禁止其他开发建设活动。生态绿楔内仅允许重要道路交通设施、大型市政公用设施及廊道(750kV高压设施及廊道、330kV高压设施及廊道,高压输气管线、黑河输水管线、农业水利设施、排水管渠、水利工程管理设施)、特殊用途设施(如军事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四类设施建设。划定生态绿楔用地范围,明确界址坐标对楔形绿地内的生态用地总量、控制宽度分别提出相应的管控要求。
图7 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图
河流水系进行三个层级的保护,并对控制宽度等提出相应的管控要求;对湖泊、湿地按照《公园设计规范》《湿地保护管理规定》进行相应的管控;为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增强水涵养目的,对地下水源提出一级保护、二级保护的分区保护管控原则;对西安市主要的供水水源黑河供水系统,包括黑河金盆水库、石头河水库、田峪、就峪、沣峪径流、石砭峪水库,秦岭地表水源地提出三级保护,并提出相应的管控要求。
台塬地貌以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禁止其他开发建设活动。允许以下四类设施可建设:重要道路交通设施;大型市政公用设施及廊道(750kV高压设施及廊道、330kV高压设施及廊道,高压输气管线、黑河输水管线、农业水利设施、排水管渠、水利工程管理设施);特殊用途设施(如军事设施);旅游基础设施。但上述设施建设时,需要经过专家会论证,并报相关部门审查批准。
台塬地貌保护区内的现状建设用地(含小城镇、村庄及建设项目)予以保留;若日后更新改造,需按照导则的要求管控。区域内的已批未建的建设项目需进行梳理整合,以不影响台塬地貌保护为原则,具体控制要求应按照总体规划、政府已批规划及导则的相关要求进行管控。
大遗址核心保护区按照国家已批准的遗址保护规划提出相应的管控要求,严禁与遗址保护无关的工程建设和破坏遗址环境风貌的建设。建设控制地带、景观协调区控制要求:严格依据各大遗址文物保护规划要求进行控制,建筑高度≤40m;建筑密度≤25%;容积率≤1.5;建筑风貌、色彩、体量与遗址相协调。
3.2 城市绿色系统规划
城市层面绿色系统规划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城市中新建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相结合,用于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和净化雨洪,增加城市抗洪能力;另一方面,是在城市中通过海绵城市建设,建设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等“海绵体”,利用植物、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滞蓄、净化、收集、回用雨水,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表1 生态控制线空间管控要求
3.2.1 人工湿地
人工湿地是指通过模拟天然湿地的结构与功能,选择一定的地理位置与地形,根据人们的需要人为设计与建造的湿地(图8)。
人工湿地根据其建造目的不同至少可分为四大类:① 人工生境湿地。协助天然湿地用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人工抗洪湿地。用于控制洪水或泄洪。③ 人工水产湿地。用于农业生产与水产养殖。④人工处理湿地。用于污水污物处理。实际上,大多数人工湿地用于污水处理的目的,即为处理湿地[4]。与常规的污水处理系统相比,湿地技术更具生态性,同时操作简单,使用时间更长久,几乎不消化化学制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几乎为零。
《湿地保护管理规定》,利用湿地生态独特性,达到自然调节水量,净化水质、减缓流速等作用,最终实现增强水涵养的目的,为保证湿地生物多样性,对湿地提出分区保护的管控原则。
一级保护区:是基本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自然区域特征样本)区域为核心的保护区。
图8 人工湿地规划图
二级保护区:河道水面线外侧防护绿地为二级保护区,严禁建设行为。
生态协调区:二级保护区控制范围外500m范围,只允许重大基础设施、特殊用途设施、旅游基础设施进行建设。
到2020年,融合“八水润西安”规划,结合自然水系和现有自然湿地,建设3处人工生境湿地,用于保护生物多样性;2处人工水产湿地,用于农业生产;建设2处抗洪湿地,用于控制洪水或泄洪。
结合城市第二污水处理厂、第五污水处理厂以及长安污水处理厂,规划3处人工处理湿地,采用自然降解的方式,用于污水污物的处理。
3.2.2 海绵城市
积极推广低影响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提高场地对雨水的滞蓄、渗透能力,改善水文循环,削减面源污染,促进雨水回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微气候。通过各种手段,降低建设区域综合径流系数,尽可能模拟开发前的水文状态,减少开发对自然的破坏。倡导“软性防洪”,根据地形和周边用地功能,通过湿地、河滩、水生植物区等形式,建设蓄滞洪区,削减洪峰,体现其综合生态功能。建设初级雨水处理调蓄设施,以收集携带较大比例污染负荷的初期雨水。
3.2.3 绿色街道
绿色街道的核心是将雨水视为一种资源,在城市街道的局部地段建设雨水花园,搜集周围区域的地表径流,恢复自然界的雨水循环系统,以绿色的方式来处理城市雨水排放,发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功能[5]。
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发现,街道的绿化种植区能处理25年一遇暴雨径流量的85%[4]。在规划中,打破传统集中建设公共绿地的方式,沿绿色街道分布点状绿地,取代集中的大块绿地,结合绿色街道交叉口打造绿化节点,将绿地建设分散,渗入到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街区、每一个地块,形成一定的绿化空间秩序。到2020年,规划建设12条绿色街道,形成8横4纵的结构,将雨洪管理纳入到街景设计中,以减少直接由城市雨水管网排入自然水体的地表径流,恢复自然界的雨水循环系统,以绿色的方式来处理城市雨水排放,发挥城市绿色基础设施所具有的功能[5](图9)。
图9 绿色街道规划图
“绿色街道”建设建议:①对已建成的街道,可将街道的隔离带、绿化带进行雨水景观改造;②对于新建街道,抬高路面标高,降低绿化带和绿地标高;③植物以乡土植物为主,同时兼具耐旱和耐短暂水湿、根系较发达的特性。
3.3 低碳技术应用
低碳技术的推广应用主要涵盖绿色社区和绿色建筑两方面,主要是通过对环境的监督管理体系和营造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提高居民整体环境保护意识。
3.3.1 绿色社区
“绿色社区”是指具备一定的符合环保要求的“软”“硬”件设施,建立起较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的文明社区[6]。
“绿色社区”的主要特征有:①有较为健全的环境监督及管理体系;②针对污染能够实施有效的防止措施;③绿色社区一般生态环境较好,同时,居民整体环境意识较强,整体能够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绿色社区”的创建是一种软性机制的建设,主要是让公民能够树立起环保意识,能够认识到自身的环境保护权利与责任。通过民间组织NGO、公众参与,将环境保护与社区管理相结合,建立一个完善的长效机制,让每一位公民参与其中,让环境保护能够深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当中。
创建绿色社区必须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同时相对成熟完善的小区。绿色社区必须满足以下要求:①社区内须有健全的环境管理和监督体系,能够有效保障居民环境权益;②绿色社区周边无环境污染,无扰民环境问题,环境噪声等与生活息息相关指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要求;③有健全的生活污水管网收集系统或处理设施;④有符合社区情况资源重复利用的措施,积极推广对清洁能源的使用;⑤社区整体环境整洁优美,有社区公共绿地,公共娱乐、休闲、交流的场所。
规划至2020年,选择绿色社区试点12处,主要在大型居住片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片区以及城市新区,实现节能环保、整洁优美的社区环境(图10)。
图10 绿色社区规划图
3.3.2 绿色建筑
因地制宜地选用绿色建筑技术,推进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区域中的建筑资源能源消耗,减少建筑全生命期的碳排放,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根据城市功能分区及片区发展定位,按照规划时序,落实绿色建筑发展的总体指标、分区指标及地块指标。
根据评价标准、设计标准、地块内绿色建筑实施的难易程度等,确定达到规划星级目标的技术控制指标。
各类建筑的达标要求按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进行评级。城区内新建公共项目:医院、学校、办公楼等、超高层建筑、绿色生态社区新建住宅应达到《标准》所要求的三星级标准;城区内其他新建建筑均应达到《标准》所要求的二星级标准(表2)。
表2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4 结语
绿色西安的规划只是一个提纲挈领的规划,笔者希望通过绿色西安规划,保留西安传承几千年的生态格局特色,不要让这传承已久的生态城市理念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同时,通过绿色城市的建设,提升西安城市活力与城市品质,让这座古都重新焕发活力。未来随着绿色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化,还需要针对各个专项逐步完善,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笔者希望通过绿色西安规划,树立管理者、规划工作者以及公众的绿色城市意识。
(感谢项目组孙念念、阮少博在规划编制过程付出的辛勤努力)
[1]和红星.西安城市设计研究[M].西安市规划局,2004.
[2]龙小凤,白娟,孙衍龙.西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思路与西安实践[J].规划师,2016(6):16-22.
[3]段德罡,尹维娜.运用文化生态学思路进行城市校园空间塑造实践——以陕西警官职业学院规划设计为例[J].建筑与文化,2008(12):70-73.
[4]刘丽娜,赵建刚.人工湿地技术及其应用概述[J].生物学教学,2006(6):9-12.
[5]林选泉,刘月琴,顾海玲.上海世博上南路改造工程之绿色街道[J].景观设计,2011(2):8.
[6]黄佩珍.绿色社区[Z].互动百科.
[7]魏景姝,李琳,张亮,孟冲等.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编制探讨[J].建筑科学,2014(6):128-131.[8]邹子敬,曾群.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生态节能技术集成运用[J].建筑学报,2010(S2):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