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清醒落寞人
2018-06-08白拂
白拂
1
婉约词成于赵宋一朝,那些温婉秀丽,似要将世间所有的你侬我侬,缠绵缱绻都囊括进江南的一帘烟雨中。而婉约词人题尽的,恰是悲欢离合,别愁三千,而后则是柔肠百转。
彼时文坛流光溢彩,清丽如许的词句异彩纷呈。“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词里的那些景致,唯美如画,意境臻于完美。
朱淑真的《断肠词》文集落入眼底时,我最初是极不喜欢的,总觉这“断肠”二字,直白到毫无诗意。而触碰到她的词,却不自觉地莞尔一笑,心头生了些暖暖的欢喜。
她写: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她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她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恍惚惊觉,她的思绪和情感是如此深刻,足以将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写透。那些文字绚烂,却终究寥落。她的词,恍若隔了一层若有若无的纱,唯美中带了一丝落寞,如梦如幻,如必将破碎的水中倒影,美到苍凉。
我到底是因了词,去读那隐没于诗词后的人,只觉透过那些泛黄的书页,我触及她力透纸背的灵魂,是那样旷世的孤寂。史书说,她的才情,可与李清照比肩。而李清照的命运本就十分坎坷,可她至少曾经幸运,遇到过呵护她、懂得她的夫君赵明诚。
而命运对朱淑真来说,几乎是苍白而毫无光彩的。一个闺阁中的女子,沉湎于文字,徜徉在诗词里,却始终要被“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所束缚,被压制到无法抬头。
2
朱淑真活得像个影子,冷眼穿过宋时风月,锦绣回廊。出嫁前,父母禁止她舞文弄墨,藏起她的诗稿和笔墨纸砚,她那于文化中游走的灵魂,不得不永世孤寂。
史书上说,父母做主,将她嫁了一个俗吏。那人不懂她的文字,不支持她创作。而朱淑真理当是爱过他的,她曾为他作俏皮可爱的“圈儿词”以寄相思。可这终是水中月,镜里花,那人酗酒、赌博、流连烟花之地,最后竟对她拳脚相加。
终归是两个不同世界的人,清风朗月怎堪落于红尘,受那世俗叨扰?
朱淑真作过这样的一首词,其中有两句如是说:“火树银花触目红,揭天鼓吹闹春风。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我似乎听到,她在热闹的元夕里喟叹。她从那圆了又绽的烟花里,看到年岁不永,看到繁花终将凋谢,看到烟花那一瞬的璀璨,谢幕时,终归清冷。
到底是心冷,眼冷。夫君的冷落,对哪个女子来说,都是说不出口的落寞,不可闻,不可说。热闹的元夕,将她的落寞暴露于众,映衬得更加落寞。朱淑真的一生很长,至此却早已枯萎不堪了。
夜色凉,人空瘦,长伴的只有庭外那株海棠。声声更漏,滴到天明。其实不只是元夕,很多时候她都像透明的影子,穿过世间万物。倾诉笔端的,是满心的不可言说。这时候,如果能有知己,能有故人,能有一只倾听的耳朵,何以让人不飞蛾扑火?
3
她似乎是遇到了,那人似乎是一位才子,又恰恰是懂她的。那夜,似乎是她同他看过一场烟花,上元灯节的火树银花。
《古诗十九首》道: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没人懂得,是一件令人绝望到发疯的事情。走在人来人往的街头,擦肩而过的那么多,你想将你眼中的世界,心内的美好,花的欣喜,叶的哭声,雨的悦动,声声句句说给每个人听。可是他们在红尘里匆匆,无人驻足,无人停留。唯有深秋枝头一片颤巍巍的叶,听你一句句诉说,直至飘落。
若有亮光,何以不让人飞蛾扑火?
有时候便想,朱淑真凝望那人时,该是怎样的眼神?一句知己,就像是夜色将至时的微光,让她甘愿披荆斩棘前往。世人总有那样多不得已,谁能主宰命运?不过是在巨轮的推动下,步步前往,然后为自己所做的付出代价。
朱淑真当真是太清醒了,她在闹热的元夕,看到了这场华美的落幕,却也无所畏惧。她的生命亦是如此,为了一时的人缱绻,守了一世孤寂的月朦胧。
4
朱淑真不久就死去了,她到底是为自己所做的付出了代价。她一生为家人所弃,为世人所弃,为时代所弃,死后不得葬骨于地下,就那样潦草地被丢进了河里。家人将她的诗稿付之一炬,流传至今的《断肠集》,也不过是后人收集下的断章残片。
拼却凉薄一生,千年后,北大教授袁行霈教授哀叹:悲哉悲哉,身死名不彰。
而今,杭州的青芝坞,设有朱淑真的衣冠冢,而那些前尘过往,都在时光中慢慢显得颓唐和苍凉。后来的我也便明了,《断肠集》,断肠、断肠,却原来是至悲无泪,至痛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