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租客的房间

2018-06-08明前茶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18年6期
关键词:租客买房房东

明前茶

十年前,朋友老全的儿子准备出国时,房价的涨势已经如飞扬的箭矢。老全夫妻找一心要去美国学电影特效的儿子谈了一次话,大意是:父母就是工薪阶层,如果要付留美的学费,那就没钱再买房子了。你回國时,被迫当租客是一件多恓惶的事。

儿子反问:当租客有什么不好?

他瞟了一眼忧心忡忡的父母,一句话点到了他们的麻痒处:你们一定在发愁,我将来怎么结婚。其实,受不了租房生活的女孩,也和我过不到一起的。

还有什么话可说?儿子已经点出了租房过日子的人,与十岁生日一过完,就买好一套房子把生活在一个点上锚死的人,价值观完全不一样。前者过得像鸟,像风,像流动的大西洋暖流,后者过得像肥硕的家犬,像忠实的山岩,像坚定不移地在一个方向上积攒养分和钙质的珊瑚礁。

很难说哪种人生更好,但,死不悔改的租客依旧有的是。

十年过去了,从美国回来六年的小全同学依然没有买房。他最近邀我去看他的摄影展,展览的名字就是《租客的房间》。

那是一系列生活现场的照片。学音乐的女孩子与她的大提琴在一起;开办编织工作室的单亲妈妈与女儿,以及几百个毛线团在一起;热爱音乐的男生,与他数十张黑胶唱片及音乐海报在一起;杂志编辑与他的滑雪板在一起;做外贸的姑娘,与她的几十盆多肉挤在色彩鲜艳的朝北小房间里……小全特意跟踪了同一名租客近几年的租住地,发现房间风格的变化是很大的。也许,一个大男生的根据地,曾经挂满海报与唱碟,过了几个月他搬了家,最具艺术气质的设施,就只剩下印有音乐家肖像的靠枕和折叠花瓶了。

没错,被房东下过最后通牒的租客,不可能有精力把所有的生活积累都拷贝到下一个房间。于是,每次,搬家前都必须来一次被动的断舍离,而每次搬家后,又要依据新家的朝向、风景、装修的色彩,来上一次大采购。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租房,意味着你要不停地与自己的过往说再见。

这就是我们看到的租客房间,如此五味杂陈又生机勃勃的原因。

小全说,未来,他还想拍摄《房东的房间》系列。可以想见的,大部分买房的人会攒着1986年的报纸和杂志,攒着一柜子的老照片,攒着20年前出嫁时的丝棉袄子和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大衣,攒着不同版本的《红楼梦》和《张爱玲选集》,攒着十几年没用过的搪瓷锅,攒着挤挤挨挨、暗流涌动的回忆。这种面面俱到的持有,披露了一个人生活稳定以后的有恃无恐与惫懒,就像一潭深深的死水,隐隐散发异味。

而年纪轻轻不买房的人,也容易走到另一个极端——不舍得在房间里加一个钉子。他们幻想着能住上空无一物的房间,在精神上彻底摆脱物累,并靠着三套衣服度过江南的一年四季。租客小全十分不屑地说:没有哪个租客的房间会搞得像芭蕾练功房一样空荡荡,也不会有哪个租客的房间会留着十个书架的书,以及堆得满满的日常杂物。说到底,房间里的物品,就像人精神上的脂肪,太厚了,让你气喘吁吁、挪动困难;太薄了,怎么抵御这人世间的风寒?

猜你喜欢

租客买房房东
给黄鼠狼当房东
袋熊房东炼成记
借名买房,房子到底归谁?
海鸟遇上恶房东
背影有点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