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革命下电影美学特征的嬗变
2018-06-08卢培
卢培
【摘 要】电影是科学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从来都是一个不争的命题,而其中,科学技术更是为电影的诞生及其进一步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决定性的动力。纵观电影史上的多次技术革命,无论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等等,电影每一次的发展都与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现今,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数字技术应用到了电影制作的各个方面,更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电影美学特征的嬗变。
【关键词】电影美学;虚拟性;电影语言;接受方式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6-0091-02
一、本体论的颠覆:从物质现实复原到再现的虚拟性
经典电影理论认为,照相技术为基础的真实性是电影的本质特性。巴赞在《电影是什么?》中曾经认定:摄影的美学特征在于揭示真实,摄影师必须在任何情况下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①。德国电影理论大师克拉考尔更是将电影当作“物质现实的复原”。苏联蒙太奇学派的代表人物爱森斯坦尽管否认电影的本质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但他却也承认蒙太奇的目的是让观众能够像感受现实生活那样感受正在发生的剧情,蒙太奇只是通过导演意识的加工,创造性地表达现实剧情的手段而已。
然而自从1974年美国发明数字技术以来,在数字革命“虚拟现实”的介入下,电影影像本体论的核心基础——物质现实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颠覆,电影真实性的概念也渐渐土崩瓦解。随着电脑网络介入电影制作,电影已不再简单是物质现实的照相式复制,事实上,《星球大战》飞船在外太空的幻境效果,《侏罗纪公园中》足以以假乱真的原始森林场景,《阿凡达》对外星族群细致的描画,都在表明现实再现的虚拟化,不可否认的是,电影影像正日益脱离常规现实范畴“真实”,而渐渐成为人为合成的虚拟产品。
自电影诞生至今,大众欣赏电影的一贯经验是:叙事可以虚构,但影像总是真实的。观众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所看到的一切影像都是确实存在的。长久以来电影拍摄多以胶片(后以磁卡)作为记录载体,这些物质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电影是对现实生活真实记录的本性。在数字技术诞生之前,无论是卢米埃尔兄弟早期的作品,还是好莱坞的各种大片,无论是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还是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最终表现出来的都是对现实场景的真实记录。纵然有如超现实主义各种光怪陆离的表现手法,但其呈现的终究还是现实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事物。而《星球大战》却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来临,《阿甘正传》中演员汤姆汉克斯与已故美国总统尼克松握手的那“无中生有”的一幕,也再次表明现在意义上的“真实”已经不再仅仅是那些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事物,它还包括那些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人为制作出来的,并且能够让观众信以为真的事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电影假定性——再现的虚拟性。
二、电影语言的裂变:从不可为到可为
网络时代和数码技术参与电影制作给电影语言的诸多造型元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革命性的挑战。对诸如演员表演、化妆、镜头、用光等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电影演员的表演而言,传统电影理论上的三大表演体系——斯坦尼拉夫斯基体系、布莱希特体系、中国京剧体系,无论其表演的侧重点有何不同,但归根结底都还是人的表演,角色人物的缺席对于传统表演而言无异于灭顶之灾,演出进程难以为继。但若将问题置换到数字技术的现在,虽然仍是棘手难题,却也非不可为之事。在《速度与激情》拍摄过程中,男演员保罗不幸遇难,但剧组在CGI技术以及过往影像资料的合成下,最终再造出一个“保罗”,令其起死回生完成了电影的拍摄。表演这一重要元素正在发生着裂变。就电影画面语言而言,随着数字技术的全方位渗入,化妆、造型甚至于镜头语言都在其作用下发生着改变。近年来传统化妆造型备受关注的影视作品非《行尸走肉》莫属,其中各种丧尸造型可谓以假乱真,但传统造型难免有其短颈,在《加勒比海盗》中的各种怪物造型以及《猩球崛起》中的猿人造型,单单依靠传统化妆已无法满足电影表达的需要,最终依赖于CGI真人捕捉技术将传统化妆所不能表现的画面,完美呈现在观众面前。另外在《泰坦尼克号》中,当杰克和他的朋友站在船头时,画面呈现出摄像机变焦向后拉出了近一米的距离,这种纯物理变焦在以当下的技术手段本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得益于电脑合成映像技术的使用,摄像机才有了这样令人难以置信的运动。
此外,《侏罗纪公园》中的数字恐龙,《泰坦尼克号》中的数字海水,《阿甘正传》中电脑制作的成千上萬的欢迎人群,《角斗士》中电影制作出古罗马竞技场等,都使传统电影中的造型元素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以致出现了《指环王》、《奇幻森林》这样几乎从头到尾都贯穿着用数字电脑技术模拟出来的人物和场景。尽管它现在还未日臻完善,却显示出了电影艺术中心造型元素审美元素的顽强生命力。
三、接受方式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传统的理论认为,电影和报纸、广播一样属于热媒介,是单向性传播,输出信息是明白的、具体而完整的,受众参与度极低②。经典电影美学认为影院是群体性的公共观赏空间,在漆黑寂静的电影院中,银幕处于中心位置,强烈的光影鲜明地划分出幻觉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差异。最佳电影的审美效果应该是:在影像的话语霸权下,观众的自我最大限度地被泯灭,有意无意地把自我带入、认同于影片中的某一个角色③,因此,观看电影是集体性的、仪式化和神圣化的,它不像电视是日常性的,具有较大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电影院已经蜕化成非观影的必要场所,“家庭影院”及电脑终端等方式已渐渐将受众从这种“白日梦”的观影模式中剥离出来,甚至一些网络电影的摄制还可以边拍摄、边播放、边反馈。这样,每个现在意义上的受众渐渐取代了传统意义上的观众,这种取代不仅体现在更为灵活的观影场所及时间,更多的表现在受众能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影片的演员选择、情节设置,甚至是剧情走向提供自己的看法和设计,实现了创作者和传播对象的双向交流和互动。这种双向互动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受众在观影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度,成为电影审美文化带来的全新变化。相较于过去的观影经验,数字变革下的审美接受具有更大的可选择性、互动性,同时也拥有更大的私人欣赏空间。在这种可以决定故事段落、长度和情节发展,甚至对原作进行再创造中,人们不再是被动地观看电影,而是可以像创作者那样享受审美创作的愉悦和满足。
四、结语
在网络和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在许多媒体相互渗透的背景下,电影美学观念的革新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回顾百年电影的历史,电影艺术本身正是艺术和技术、传统和现代等诸多因素碰撞影响的结果,恰恰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电影艺术的进步和电影美学的革命,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对经典电影美学观念的反思,对负面冲击的抗衡,以及对一以贯之的人文精神的弘扬,是整合和建构新电影美学的必然之路。
注释:
①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
②[美]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
③裴旖旎:《数字技术下电影接受的特质呈现》。
参考文献:
[1]游飞等.电影新技术与后现代电影[J].电影艺术.
[2]章明.世界电影新格局对我们的启示[J].电影新作.
[3]裴旖旎.数字技术下电影接受的特质呈现[J].
[4]周星等.影视艺术史[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5]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6]张杰勇.数字技术下的电影虚拟表演[M].中国电影出版社.
[7]黄会林等.电影学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
[8]游飞等.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9]路易斯·贾内梯.认识电影[M].中国电影出版社.
[10]巴格迪坎.传播媒介的垄断[M].新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