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一个词语的教学谈起

2018-06-08宁鸿彬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致力于造句词语

宁鸿彬

笔者给学生讲解“纷纷扬扬”这个词语,是结合课文的解读进行的。这样做,通过对这个词语的解释,使学生理解了课文的意思;反之,通过课文,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这个词语。这样讲解词语,使词语的教学和课文的解读相得益彰。

为了使学生学会运用这个词语,在解读课文之后,安排学生用“纷纷扬扬”作口头造句。具体要求是:第一,开动脑筋,打开思路,想想哪些事物可以用“纷纷扬扬”来形容,想出的事物越多越好。第二,造句的内容不得重复。就是说,先发言的学生形容过的事物,后发言的学生不能再形容这个事物。

下面是几名学生的口头造句和教师所做的指导:

生1:数九寒天,冷风刺骨,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给大地披上了银装。

生2:四月时节,春风拂面,万物复苏,柳条变成了青绿色。这时,校园里到处是纷纷扬扬的柳絮。

生3:在果园里,当桃花开败的时候,风一吹,那花瓣纷纷扬扬落了一地。

生4:秋天,树上的叶子枯黄了。一阵秋风刮来,树枝摇动,那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落了下来。

生5:有一天,不知是谁,把一张很薄的纸撕得粉碎,扔得满地都是。我把这些碎纸片扫进簸箕里,向垃圾站走去。路上,突然刮来一阵风,把这些碎纸片,刮得纷纷扬扬到處飘落。

师:这几个造句,对“纷纷扬扬”的运用都是对的。请同学们再把这几个造句回忆一下,从中找一找规律,总结一下,什么样的事物才能使用“纷纷扬扬”来形容呢?

生6:刚才说的这几样东西,都是体积小、重量轻的。所以,又小又轻的东西才能使用“纷纷扬扬”来形容。

师:是不是只要具备了“小”和“轻”这两个条件的事物,就可以用“纷纷扬扬”来形容了呢?

生7:不是的。数量还要多。一片枯树叶或一个花瓣是不能用“纷纷扬扬”来形容的。

生8:还得杂乱。排着队,整齐地下落,不叫“纷纷扬扬”。

生9:还要能够飘。直接落地的不是“纷纷扬扬”。

师:补充得很好。我还有个问题。如果说又小又轻的东西才能用“纷纷扬扬”来形容,那么我想问问大家:多大的东西才算“小”,多重的东西才算“轻”呢?(学生不语)

师:我举个例子。大家在电视里看见过旧社会时的革命者,在街头抛撒革命传单的情景吧!形容那些传单纷纷扬扬飘落下来,这没有错吧?(学生点头)可是,那传单比枯树叶、比花瓣大多了,也重多了,这怎么理解呢?(学生思而不语)

师:好,我们再来研究一下注解。注解的解释是:“飘洒得多而杂乱”。这里有三个要点:第一个要点就是“飘洒”。能不能飘洒,这是个重要的条件。凡是能够飘洒的,就符合了这第一个条件。就不用以大小和轻重来衡量了。第二个要点就是“多”,第三个要点就是“杂乱”。这三个要点简单说就是三个字——“飘、多、乱”。这也就是正确使用“纷纷扬扬”的三个条件。

上述教学实例表明:词语教学并不是让学生看看注解就可了事这么简单,而要真正做到使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就要精心设计词语教学,具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实际运用。

根据笔者的教学实践,认为要搞好词语教学,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 理解。

上世纪五十年代,语文课中的词语教学是在解读课文之前单独进行的。讲授一篇课文,在介绍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之后,有一个专门的环节就是“解词”,即把课文中学生应理解和掌握的词语,全部拿出来,一个一个地解释。此后才是读课文、划分段落等解读环节。这样进行词语教学,其教学效果,显然是不理想的。

所谓理解,就是透彻地懂得、明白、而不是死记硬背词语的注解。透彻地懂得、明白,就是要不仅懂得词语的意思,而且还要明白它为什么是这个意思。即所谓: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

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理解所学的词语呢?曾经有专门从事语文教学研究的资深学者提出:字词句的教学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这个提法对于词语教学而言,起到了推动其健康发展的作用,使词语教学走上了合乎客观规律的轨道。

这个提法表明:词语的讲解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这样做,词语所在的文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而对词语的理解,又可帮助学生理解文句的意思。正可谓:相互为用,相辅相成。

例如,《挺进报》一文中有“失职”一词。解读到该处时,教师出示词语卡片,请学生解释“失职”的意思。一名学生站起来说:“失职的意思是失去了职业”。教师把手中的卡片翻转过来,使卡片的背面对着学生。那名学生看到卡片背面写着的“失业”二字,自知答错,便说:“老师,我答错了”。教师说:“错了没关系。咱们一起看看课文。课文说白公馆的看守人员‘怕担失职的罪名,可见,‘失职是一种罪名,是一种过错。下面大家再看看这部分课文,然后说说,作为反动派集中营里的看守,他们有什么过错?”学生翻看课文以后说:“按照被关押的革命同志的说法,是值班室里没有人,被关押者进入值班室,翻看了屋里的报纸,而后传出了消息。这说明:值班的看守私自离开了自己的岗位,没有尽到自己应负的责任。这就是他们的过错。”教师说:“说得好!看守没有尽到自己应负的责任。这种过错,就叫做‘失职。”此后,教师又带领学生对“失职”一词做了词素分析。失,背弃(同“失信”“失约”中“失”的意思);职,职责。合起来的意思就是:背弃了职责。通俗地说就是:没尽到职责。

这样讲解“失职”一词,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学生就不会囫囵吞枣,只笼统地了解个大概,而是完完全全、清清楚楚地懂得、明白了。

这样在解读课文中把词语拿出讲解,有人可能会担心:这样做还不把解读课文冲击得七零八乱吗?不会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找到了一个办法,既从课文中把词语拿出来讲解,又使解读课文不中断,不割裂,系统地进行。其做法就是:那些要讲解的词语,既要拿得出来,又要放得回去。怎样放回去呢?就是把原句中被解释的词语,置换成对它的解释。例如:从“怕担失职的罪名”一句中,把“失职”一词拿出来讲解,讲解后把对它的解释“没尽到职责”送回原句,取代“失职”二字。这样,教师就把课文的这句话,变成了“怕担没尽到职责的罪名”。这样地送回去,不就自然而然地按原文往下讲了吗?

有这样一句话:“听到的终会忘掉,看到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这话颇有道理。这就是说,词语教学不能采取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写、学生抄的办法,而应是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使他们通过自己切身的体验理解所学的词语。这样,不仅学生便于接受,而且得到了确信无疑的理解。

第二, 记忆。

有一次,笔者问一名学生:“我们讲每篇课文的时候,都要学习一些词语。学了那么多,你作文的时候怎么不用呢?”那名学生回答说:“我不是不用,我也非常想用,可是作文的时候,拿起笔来,学过的那些词儿,一个也想不起来呀!”这名学生的话,很值得思考。由于他没有牢牢记住学过的词语,所以到用的时候,就一个也想不起来了。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学生的头脑中,没有词语信息的贮存,需要用的时候,拿什么输出呢?由此可见,要想让学生能够使用学过的词语,一定要设法帮助学生把已经学到的词语记忆下来。

若想增强学生的记忆,在教学中就要抓住“识记”和“保持”这两个心理过程。

心理学认为:“识记”是一种反复的感知过程,借以形成比较巩固的联系。“识记”有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之分,而无意识记的效果更为良好。所谓无意识记,即事先没有设定识记的目的,不借助什么明显的手段,不需做任何努力的识记。这种识记,往往可以使人在不知不觉中牢牢地记住了某种事物,甚至终身难忘。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发挥无意识记的作用,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用生动形象的、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传授知识,以利于学生识记。

例如,“虐”字,学生经常写错,教师反复强调“下面那部分开口向右”,学生背来背去反而弄不清是左是右了。后来教师从这个字的字义上作了形象的解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教师先向学生:老虎发怒时是什么样子?学生说:虎目圆睁,张牙舞爪……教师再问:老虎舞爪时,是向外扑抓呢,还是向里扑抓呢?学生说:当然是向外抓,朝对方抓;若向里抓,不就抓自己了吗?接着,教师向学生指出:“虐”的意思是残暴狠毒,而老虎发怒时的样子就是残暴狠毒,所以这个字的上半部是虎字头,表示“虎”意;下半部是一个变形的“爪”字,因为表示老虎正在发怒,所以那爪是向外的。经教师这样一讲,学生在无意中就记住了,再不会写错了。

“保持”就是使已识记的内容,不减少,不缺失,维持原有状态,巩固下来。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确定较长时间的识记目标,则识记保持得持久。因此,笔者在学生初中一年级入学时,就向学生提出:凡是学过的字和词语,三年之内都是复习检查的对象。这样,就把识记的目标确定为三年,增强了学生识记的持久性。

心理学的另一项研究表明:人对识记对象进行识记之初,遗忘的速度很快,此后,遗忘的速度就日趋缓慢了。这就是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简介)。根据这一遗忘规律,安排复习和练习,就会取得巩固知识的良好效果。其做法是:凡是新学的词语,以出示词语卡片的形式,连续三天复习。此后,以抽选词语卡片的形式,问或复习。根据这样的安排,每天复习的内容,既有按计划安排的内容,又有任意抽选的内容;既有刚学到的新词语,又有以前学过的词语。这样,就以“滚雪球”的方式,逐步使学生積累了越来越多的词语。由于这样做是按照遗忘规律办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记忆效果。

第三, 运用。

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这是语文教学的宗旨。因此,凡是学生应掌握的词语,教师都要精心地指导学生运用。

怎样指导学生运用呢?

其一,打开学生运用词语的思路

学生运用学到的词语,往往是照猫画虎,思路狭窄。只有引导学生打开了思路,他们使用所学词语的范围,才会扩大起来。

例如,教师请学生用“束手无策”造句。

生1:解放战争中,我人民解放军,根据毛主席制订的战略战术,向前挺进,势如破竹,打得敌人束手无策,节节败退。

生2:抗日战争中,我们又是地雷战,又是地道战,搞得敌人束手无策,到处吃败仗。

生3:抗美援朝战争中……

师:这几个造句,说了解放战争,又说抗日战争,再说抗美援朝战争。当然,这几个造句都是对的,但是,说的都是战争,都是敌人,这样,就给人一种大同小异的感觉,好像这个词语的使用范围很窄似的。难道“束手无策”只能用于敌人吗?请大家把思路打开,朝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这样,你们就会明白,这个词语的使用范围是很宽广的。

生4:在革命战争时期也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也好,面对眼前的困难,我们也有束手无策的时候。但是,只要我们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奋力拼搏,就没有攻不破的堡垒。

师:很好!思路打开了。“束手无策”这个成语,它是个中性词语,既可用于反面人物,又可用于正面人物。思路打开了,使用的范围就扩大了。

其二,使学生把握词语的运用规律

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词语的运用也是如此。若能尽可能地使学生把握词语的运用规律,那他们运用词语就得心应手了。

例如,教师安排学生用“襟怀坦白”造句。

生1:我们的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艰苦奋战,勇往直前,抛头颅,洒鲜血,也在所不惜。他们襟怀坦白,大公无私,默默奉献,令人萧然起敬。

师:说得好。大家想想,这个成语能不能用于反面人物呢?

生2:那些投机倒把分子,贪污盗窃分子,只知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决不可能襟怀坦白、忠诚老实。

师:很好。你很聪明,采取否定的说法,就把问题解决了。大家再想一想,能把这个成语用在自己身上吗?注意,不能自我吹嘘。

生3:我们青少年,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要大公无私,艰苦奋斗,襟怀坦白,诚恳待人。

师:很好。他是说自己,而又不是自吹自擂。关键是他句子里的那个“要”字。用了这个“要”字,就表示后文是对自己的要求,是努力方向。这样,把这个褒义词用于自身,也就恰当了……下面,请同学们根据以上三个造句,看看能不能总结出一些褒义词的运用规律呢?

大家很快得出了结论:褒义词用于正面人物直接使用,用于反面人物采取否定说法,用于自身采取提出要求的说法。

其三,针对学生运用词语的实际讲评指导

学生运用词语时,会出现什么问题,有时是难以预料的。因此,在学生运用词语的实践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讲评指导,是行之有效的。

例如,教师请学生用“致力于”造句,在学生的口头作业中,有如下两例:

生1:华罗庚同志把全部精力都致力于数学研究了。

师:请你说说“致力于”怎么解释?

生1:“把精力用在”的意思。

师:你用“把精力用在”代替“致力于”三个字,把你的造句说一遍。

生1:华罗庚同志把全部精力都把精力用在……老师,我明白了。重复了。

师:好。那你把你的造句修改一下,说一遍。

生1:华罗庚同志一生致力于数学研究。

师:很好。大家注意,一定要首先把词语的意思搞清楚,然后用到句子中去。

生2:昨天晚上,我致力于一道数学难题,收获很大。

师:怪我事先没有把这个短语的使用范围交代清楚。“致力于”要用在大的事业上,不能用在小的事情上。像“致力于看电视”,“致力于写日记”等等,这些说法都是不妥的。下面,请你用“致力于”重新做个造句吧!

生2: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是致力于为人民求解放、为人民谋幸福的一生。

师:很好。请同学们注意,在使用某个词语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它的使用范围。

综上所述,词语教学若能抓住理解、记忆、运用三个环节,精心施教,就会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通联: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猜你喜欢

致力于造句词语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容易混淆的词语
高等教育应致力于培养新时代“五有”大学生
从造句入手学写话
写作教学应致力于写作知识的选择与开发
找词语
造句
一枚词语一门静
深化医改要致力于实现医疗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