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播法制节目的故事化表达与叙事

2018-06-08刘明

记者摇篮 2018年4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

刘明

【摘 要】在建设当前法治化中国的背景下,法制类广播节目是法制宣传的重要渠道和载体,同时也是对公民法制观念进行提升,对社会法治环境加以稳定的有效方式。本文以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当前我国法制类广播节目的创新发展困局入手,分析广播法制节目的故事化表达与叙事。

【关键词】广播节目 法制节目 故事化表达 叙事表达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也在不断地觉醒,广播法制节目开始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对广播法制节目进行故事化处理已经成为当前广播节目工作者的一大选择,但是这一故事化表达和叙事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当从其自身的作用与价值入手,更好地创新,才能够真正提升广播法制节目自身的宣传成效。

一、法制节目故事化表达与叙事的作用与价值

1.法制节目故事化表达与叙事可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提升节目传播效果。对于广播法制节目来说,其是进行普法宣传的重要平台,其中很多法律以及政令的传达与宣传等都需要广播法制节目得以实现。一般来说,法律语言自身所具有的逻辑思维较强,所使用的语言比较专业和精练,从而使得很多受众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接受。但是对这些法律知识进行故事化的处理,通过案例或者是案件对法律知识进行解释,能够使得受众在短时间内更好地理解原本抽象晦涩的法律知识,使得我国政府所颁布的法律以及政令能够更加通俗易懂,使得广播法制节目自身所具有的人情味更加浓郁。

2.法制节目故事化表达与叙事可以准确抓住受众心理,提升宣传效果。几乎对于所有人而言,听生动的故事往往更能够提起兴趣,尤其是在接受相对枯燥的法律知识的时候,在古代,先辈们也是在用故事的方式传递和表达一些想法和理念。基于此,对于广播法制节目来说,之所以运用故事化的方式进行处理,能够更好地迎合受众的喜好以及需求,更好地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尤其是当广播法制节目主持人将法律政令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带入生动的有悬念的故事中的时候,使得受众更好地感同身受,在故事中更好地接近案件本质,更好地了解案件中所涉及的法律知识。通过这样相对生动以及有趣的方式对法律知识进行讲述,使得受众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更好地对法律法规的精神加以领会,在不知不觉中进一步提升受众的法律意识。

3.法制节目故事化表达与叙事可以对法律知识进行更好的解读,增强节目竞争力。当前新媒体的背景下,媒体之间以及节目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播作为一种传统的媒体形式,是一种伴随式的收听方式,其中广播法制节目自身所传递的内容相对专业以及具有较强的逻辑性,这就使得广播法制节目自身的受众很难甚至是无法一直专注收听,甚至还会因为在短时间内无法理解和接受相关的法律知识而放弃收听节目,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广播法制节目进行故事化的处理,是与受众自身的收听习惯相符合的,把既有的、相对抽象的法律条文以及法律知识,运用比较生动的案例进行阐释,对这些原本枯燥的法律知识进行故事化的处理,能够使受众更容易接受这样的知识,更好地延长受众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接受相关的节目有效信息。

二、创新广播法制节目故事化表达与叙事的策略和途径分析

1.广播法制节目的故事化叙事结构要突出悬念。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得出,具有矛盾冲突以及悬念的叙事方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出广播法制节目受众的收听兴趣,并使得受众自身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广播法制节目中可以使用多种叙述方式,可以先由被告人进行心里独白,讲述其对案件的犯罪动机以及自责,之后主持人可以在节目中使用两条线对案件进行讲述,一个是按照案件自身所发生的顺序进行讲述,一个是按照案件被害人家属对被告人所持有的态度变化进行讲述,这两条线看似不相关,但是在讲述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交叉的状况,使得整个故事案件在讲述的时候往往更为清晰,同时又比较生动,受众在收听到节目之后,会迫切地想与节目进行互动,产生共鸣,使得广播法制节目自身的故事化处理效果得到有效的提升。

2.广播法制节目在内容的选择上要突出故事性。对于广播法制节目来说,要想进行故事化的处理,就需要选择真正具有故事性的内容,从而要使得整个节目中所包含的故事要有一定的情节、有一定的人物角色,同时还有相关的细节以及环境进行挖掘,只有这样才会使得广播法制节目自身的趣味性、独特性以及猎奇性得到有效的提升。

3.广播法制节目要注重音效的故事化。对于广播节目来说,音效十分重要和关键,有时候往往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广播法制节目中,故事化音效主要就是指能够有效揭示现场环境、更好地突出故事人物性格,有效地烘托气氛的音效。这样的音效在庭审节目中更为重要,开庭时候法官的声音,犯人入场时候的脚镣声,另外还有增强悬疑氛围的音效等。此外,在纪实类的法制节目中,主持人在现场采访的时候,还会使用大量的音效來增强节目效果,另外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也会使用一定的音效来营造氛围,使得广播法制节目的受众更好地感受到案件人物的心情以及现场的氛围。此外,音效的巧妙使用还可以使得受众想象力得到有效的拓展,更好地表达广播法制节目自身的传播效果。

4.提升广播法制节目故事化处理中的人文关怀。一方面,广播法制节目的工作人员应当对自身的人文素养以及法律素养进行提升,使得法理能够更好地融入人情,要站在更高的层面去思考整个事件,要辩证地、客观地进行分析。另一方面,要对广播法制节目中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尤其是要对故事中所涉及的人物进行更为深刻的体察,要对故事中的环境、人物以及案例之间的关系进行更好的揣摩和理解,从而使得广播法制节目的制作更为生动和有趣,而不至于枯燥和生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新媒体背景下,广播节目不能再停留在单纯的传递法律知识层面,而是应当进行创新,运用故事化的方式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广播法制节目自身的趣味性以及生动性得到增强,更好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从而更好地提升广播法制节目自身的竞争力,更好地提升普法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海平.广播法制节目播音员主持人素养提升探究[J].新闻传播,2017(4):34-35;[2]陈志敏.浅析广播节目中法制节目--以新疆人民广播电台949交通广播《说法》为例[J].大陆桥视野,2016(11):13-14;[3]陈志敏.论如何提升电视法制类节目制作的质量[J].西部广播电视,2016(11):8-9.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
谈新媒体时代下农村广播节目的创新之路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古典音乐广播节目的通俗化表达探析
探究老年广播节目的创新趋势
试析戏剧广播节目的创新之路
融媒体形势下如何提高广播节目与听众的粘合度
浅议广播节目中背景音乐的使用
对少儿广播节目的研究:以《阳光伙伴》节目为例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品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