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 玩出智慧:让学习更科学、更快乐、更高效
2018-06-08黄阳吴昊
黄阳 吴昊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业委员会致力于促进教育与游戏的相关议题研究与推广应用,为广大的教育研究者、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实践者、产业研发者搭建交流展示的平台,“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国际会议于2017年11月15—17日在南京召开。大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和南京市雨花台区教师发展中心承办,南京市雨花台中学参与协办,得到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等多个知名期刊支持,以“游戏学习·智慧教育”为主题进行了研讨。
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原副校长、教育学院院长Hannele Niemi,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李艺,中国教育报教育信息化版主编黄蔚,香港中文大学教授李浩文,英国Huddersfield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高岚岚,北京顺义杨镇中心小学校长朱秋庭,深圳市天骄小学校长巨晓山,丹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戎年中等世界及中国知名教授出席本次会议并做了主旨报告,设有“并行分论坛”“圆桌讨论”等活动。大会共收录256篇论文入选论文集,其中长篇论文35篇,短篇88篇,海报133篇。本届大会以“游戏学习·智慧教育”为主题,笔者从他山与概览(国际视角解读智慧教育与游戏学习之现状)、认知与发展(理论研究解读智慧教育与游戏学习之探索)、方法与策略(实践思考解读智慧教育与游戏学习之应用)、实践与分享(课堂教学解读智慧教育与游戏学习之成果)四个维度解读大会报告,以期把握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研究的发展动态,提取有启发的观点与成果。
他山与概览—— 国际视角解读智慧教育与游戏学习之现状
本次大会邀请了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教授、原副校长、教育学院院长Hannele Niemi[1],其主题报告是Game Learning and Smart Education: What Does it Mean in Finland?(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芬兰是如何做的?)。Niemi教授阐述了智慧教育与学习是一种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和教育。介绍芬兰基础教育核心课程的组成,在智慧教育(Smart Education)的支持下,“学科内容(Subject matters)”“多学科模塊(Multidisciplinary modules)”和“横贯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相互作用。“横贯能力(Transversal competences)”包含“T1思考和学会学习”“T2文化素养、沟通和自我表达”“T3管理日常生活、照顾自己和他人”“T4多元素养”“T5信息素养”“T6职业生活与创业素养”“T7参与、影响与构建可持续未来”七项能力,利用“游戏学习”的形式促进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培养多元素养。
以游戏学习为主的智慧教育主要是支持不同需求的学习,尤其利于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信息搜索、知识创建、分享和交流)和参与合作学习。芬兰基础教育中的游戏化学习案例根据学习者的不同需求进行设计,如:支持阅读学习GraphoLearn(语言学习游戏)——针对阅读障碍的学生通过GraphoLearn学习游戏;更好学习数学Smart Kid Maths——学习者在竞争与挑战中轻松学习数学;障碍计算Number Race——借助计数的概念与数字相连,帮助儿童发现数字系统与算术的关系;数字化故事Digital Story Telling——自主构建跨学科知识,录制和剪辑视频、社交网络分享,寓学于乐。游戏化学习是智慧教育与学习的具体应用,但教学过程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帮助,教师通过完备的游戏与工具整合智慧教育,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以个性化的丰富过程服务教育教学。
英国Huddersfield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高岚岚博士做了题为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game in UK(英国教育游戏发展现状)的主题报告[2],列举多个领域教育游戏的应用案例,如“Serious Games for Post-Stroke Rehabilitation”(中风康复严肃游戏)对较为枯燥的治疗过程进行娱乐性修复;“Serious Games for Respiratory Physiotherapy”(呼吸道理疗严肃游戏),该病例的群体特殊性(主要在儿童中盛行),娱乐伴随治疗;“3D Visualization for Anatomy Education”(3D可视化解剖游戏),面向即将入职的医生进行游戏手术,模拟真实情景;“Serious Games for Children with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s)”(自闭症游戏治疗),对听觉、语言、动作技能等有障碍的自闭症患儿进行个性化游戏辅助治疗等,英国教育游戏的主要研究分为:数字游戏技术、教育及健康科学中的严肃游戏应用、虚拟与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四个方向。
通过对英国教育游戏的研究综述,对国内教育游戏的应用发展有所启示,在学科教学中可以结合微课教育研究,设计“微游戏”进行探究式学习,充分突出短小精悍的“微”特征,融合游戏辅助教学与评价。
发展与认知—— 理论研究解读智慧教育与游戏学习之探索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李艺教授——《全人发展教育目标设定讨论》报告[3],指出“全人发展”,即“全面发展的人”,并非均衡发展,在社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尊重个体差异,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发展人的本真的主体创造性[4]。李艺教授在报告中批判性地指出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划分的局限性,其在教育实践意义上没有把人当作完整的人。相反,从认识论终极发展视角——“皮亚杰发生认识论”里的“物理范畴”和“逻辑数学范畴”,将教育目标描述为“在教育意义上考察学习者发展的过程,即知识、思维和过程,知识等价于物理范畴,过程是学习者身在其中的动态逻辑过程,思维等价于逻辑数学范畴[5]。因此,由认识论领域演绎得到的教学目标模型,如图1所示。
基于此,笔者思考教育游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如何促进学习者对知识学习呢?学习者在游戏化学习过程中总是用已有的经验去同化显示,试图将现实改造成学习者认知水平的世界,尤其体现在儿童象征游戏中[6]。因此,游戏对学习者认知发展的作用,体现在其促进儿童对已有知识的练习和巩固,即体现在“过程(问题解决)”环节,融会贯通知识与思维,这样之前学习的知识便不容易忘记。因此,游戏不仅帮助儿童学习的知识很好地记忆和内化,而且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训练思维,为新知识的学习又做好新的准备。
而智慧教育时代的特征凸显为“应用”“融合”“创新”,以“人的发展”影响“教育的发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网络等网络技术推动智慧教育,关注学生的获得感,提高教育的服务质量。
方法与策略—— 实践思考解读智慧教育与游戏学习之应用
关注“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研究游戏化教与学在实践活动中如何开展。北京顺义杨镇中心小学校长朱秋庭所做题为《在游戏化学习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7]的报告中,展示了杨镇中心小学开展“活力”教育特色,借鉴《未来就业报告》《核心素养》能力要求,设计出杨镇中心小学“核心素养”教育模式,如图2所示。
将通用素养融入到学科教育中的有效教育途径之一便是游戏化学习,在“玩中学”“做中教”“体验中求进步”。游戏化学习实践的教学理念概括为:①激发“欲”(兴趣和学习动机);②授之“鱼”(知识与体验);③授之“渔”(方法和技能)相互影响的良性过程。朱校长介绍了游戏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路径,五维三层立体化“5+1”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中实施不同类型教育游戏,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不断提升学习力。目的在于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培养逆向思维、角色体验、发散性思维、合作意识、公平发展机会等素养。在大会上,来自多个地区中小学校长的主旨报告中,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例如“游戏化始业课程”“健康达人之英雄联盟计划”等成功实践项目,课程内容融入日常行为规范、以卡通游戏关卡的形式加以呈现,从听、说、读、画、做等不同形式完成任务,让学生在综合活动课程学习中了解不同学科的综合性知识,充分体现了游戏与知识融合学习,游戏改变学校教育。因此,游戏化的教学活动与核心素养相联系,激发促进学习过程的良好发生,凸显游戏化教育前景之美好,大有作为。
实践与分享—— 课堂教学解读智慧教育与游戏学习之成果
本次大会除了学术报告,关于“游戏化学习理论创新”“游戏化学习與创客、VR、人工智能”“游戏化学习与学科教学”“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四个分论坛,对来自全国的优秀游戏化研究论文、游戏化学习APP、微游戏等进行答辩和展示。此外,在江苏省丹阳新区实验小学、丹阳市访仙中心小学和南京力学小学金地自在城分校开设了8节“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现场课”,观摩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课堂如何与游戏化教学模式相结合,凸显如何激发学习者兴趣、可持续发展性的教学过程、智慧化的评价方式等。
笔者通过观摩优秀的游戏化智慧课堂教学,归纳思考教学游戏化的3种具体形式——课程游戏化、活动游戏化和片段游戏化。课程游戏化要求从学校层面进行设计,编排游戏化的校本课程,与学科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不断优化游戏内容、课堂安排、课后评价等环节。活动游戏化难度适中,适合配合逻辑思维、逆向思维、角色体验等内容教学过程。片段游戏化在教学中最为常见,例如很多小学数学、科学等课程中的小游戏实验等,简单容易。
除了设计游戏本身,教学游戏化还要考虑学科和学生的情况,即以人为本,考虑学生在游戏进行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其已有知识水平,通过游戏情境体验,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如何在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的过程中不断进阶,不断合作;如何合理安排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时间、游戏时间、反馈交流等环节的合理配置。
总结与展望
在新时代下,随着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广泛应用,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已产生了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重点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高度重视并办好网络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不难看出,新的时代新的指导思想下,信息化教育发展已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以“互联网+教育”为主要发展的智慧教育是新时代下的教育新形态,是智慧时代所呼唤的与新时代匹配的并将引领教育根本的教育新生态。
对于“智慧教育”,我们能领悟到其在技术层面:以智能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应用为驱动,以服务为重心,通过多元化沉浸式参与,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泛在学习空间,进而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在教育层面:教育是培养人的神圣事业,在智慧时代,创新构建教育新制度、新秩序、新模式、新方式,以个性化的智能技术服务教育,以达到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然而,我们欣喜地发现,游戏化学习将游戏设计元素应用于学习过程,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参与度和真诚度,给予学习者现实世界匮乏的个性化挑战、成功性体验,让学习过程更快乐、更科学、更有效。而这与智慧教育培养个性化人才的目的不谋而合,游戏化学习是智慧教育有效、生动的实践方法之一。通过会议主旨报告的学习和思考,不断实践智慧教育与游戏化学习融合理念,从“始生”走向“成熟”,建构教育新制度、新模式,引领教育新生态。
基金项目:本文受“江苏高校‘青蓝工程资助”;系江苏省教育技术研究所立项课题“基于学习分析视角的大学生慕课学习行为研究”(课题编号:2016-R-47853)的成果之一;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课题“翻转课堂教学与现代学徒制融合模式的实践研究——以电信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课题编号:2017SJB2276)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Hannele Niemi. Game Learning and Smart Education: What Does it Mean in Finland?[R]. 2017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国际会议: 南京,2016.
高岚岚.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game in UK[R]. 2017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国际会议: 南京,2017.
李艺. 全人发展教育目标设定讨论[R]. 2017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国际会议: 南京,2017.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 中国教育学刊,2016(10): 1-3.
皮亚杰. 发生认识论原理[M]. 北京: 商务印书馆,1981.
肖爱华. 幼儿游戏理论[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朱秋庭. 在游戏化学习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R]. 2017游戏化学习与智慧教育国际会议: 南京,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