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设备在您学校的“待遇”如何

2018-06-08冯安华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8年5期
关键词:待遇师生信息化

冯安华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越来越得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为了争取早日实现教育现代化,有的学校不惜重金购买相关设备。硬件设备的档次上去了,但教育信息化在管理和教学方面的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利用效率并不高,也没得到相应维护。为此,我们邀请有关老师和学校管理人员分析其中的原因,里面有共性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注意,共同把教育信息化不断推向深入。

“管理”是为了更好地“用”

有的学校是怕学生用,把设备“管理”起来了。我对此感触颇深。20年前,我原来所在一个学校的教务主任,曾在新的微机教室大门口醒目地贴上“教师不得随意进入,如须使用请到教务处开条!”一名管电教设备的教师没有开条自己学电脑时,恰巧被这个主任碰到,被批评一顿,这名教师感到很没面子,从那以后直到退休再也没有进过那间微机教室。但后来有位分管学校的教育局副局长,完全相反,特意在我校大会上强调,电脑虽然金贵,但不用也是大浪费,应鼓励老师闲暇时到机房学电脑,自那以后大家才敢在没学生上微机课的时候进机房。现在我校领导认识到师生运用新设备、学习新技术的重要性,不定期召开专题会研究方案,交流学习、应用的心得体会,制定奖励激励制度措施。20年前那样的往事现在成为了茶余饭后的笑谈。

王建民(河北唐山市第三十中学)

怕损毁更怕不用—— 鼓励使用信息化设备

学校应鼓励学生使用信息化设备。所谓“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学校购置先进的设备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要用起来,而不是当花瓶摆设,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当然,鼓励学生用并不是不怕损毁,设备损毁的绝大部分原因是使用不当。为了有效维护这些设备,首先,我们可以在学生使用设备之前,开展设备基础功能、操作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在教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设备;其次,列出设备使用的注意事项,并贴在设备表面或其使用场所中;此外,还应制定规范合理的设备管理制度,从设备管理人员至设备使用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严格遵守制度。在使用信息化设备的过程中,深入理解教育信息化的内涵,体验信息化为教育带来的变革,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技术促进教育,充分合理地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设备、资源,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发展。

王丹(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关键要提升师生信息素养

没有学生参与的信息化是不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发展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可以看出信息化的理念在不断深入人心。我校作为福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去年在区财政的大力支持下,购入30多套的智慧教室设备,三至六年学段的28个班配备了Hiteach基础版;一间多媒体教室配备了59台平板电脑及Hiteach TBL版,便于师生开展互动式教学。上学期我校还和香港、台湾的各一所小学结成强校联盟,依托Hiteach远程版,展开两岸三地互动共学的教学模式。期间,还承办了福建省美术学科智慧课堂教学小学专场活动。正是由于师生将设备常态化的使用,才有了自信心和勇气,在师生的教学不断地与设备磨合过程中,逐渐感悟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的意义,师生们不再为设备所负累,反而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心态逐渐养成,实现了健康良性循环。

程庆宝(福建福州市台江第三中心小学)

加强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建设

教育信息化的设备、平台在有些学校的实际使用效果有限,如何破解呢?方法有三:第一,抓专业培训,全面提升应用能力。把教师信息技术素养的提高,作为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抓手,以此引导和带动教师普遍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推动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常态化。第二,加强规划与评价。做好多媒体教学管理规划,对于建设过程中老师的工作中运用效果如何评价,老师们的多媒体教学如何评价,多媒体教学教研工作如何开展等,在规划中应有详尽的描述。第三,规范管理,加强资金配套。要有科学预算,政府每年必须有固定的经费投入,保证所有硬软件设备得到有效维护,从而保证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行。总之,在“互联网+”浪潮下,实现跨终端数据采集、信息挖掘及分析,打造高效、便捷、舒适、智能的“智慧校园”,才可以到达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姚广宏(湖北广水市武胜关镇杨家河教学点)

为何信息化设备在学校的“待遇”不好

一是信息化设备建设速度过快,相关应用理论和培训跟不上建设步伐。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过快,前一代产品还没全面使用,新一代产品已经提上建设日程。二是学校管理层教育理念滞后,将信息化设备作为教育教学的“装饰品”,不注重开发利用。三是学校对信息化设备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应用能力。有些信息化设备在教育教学中只是起到了基本的应用,甚至有的处于闲置状态。四是教育部门缺乏一个统一的、鼓励学校使用信息化设备的监督机制。在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在硬件上是投入了许多钱,但是硬件设备在学校中是否经常使用,是否合理使用,相关部门没有一个监督检查机制。

何华坤(广西柳州市电化教育站)

信息化设备的“待遇”折射办学理念

信息化设备,一种是在老师群体使用信息化设备,另一种是学生使用信息化设备。我校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年龄结构稳定,对新的信息化设备能够做理性判断。信息化设备如果对教学有用,能提高课堂效率,它就能被老师们接受并应用;反之,会受到老师们的排斥和冷落。对于学生而言,其实生活中接触电子设备很多,他们对校园里新增加的设备也会感到新奇,有较强的使用兴趣。还未发现学生存在有意的损坏行为。因此,信息化设备的“待遇”问题其实折射出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常规管理。如果有学校怕学生用而对设备造成损坏,其实应该去反思以下三个问题:1.信息化设备是否过分高于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2.是否认真培训过师生;3.设备管理是否存在问题。信息化设备能够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这一点不可质疑。

孙丽(江苏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

信息技术设备不能常态使用的原因

一是怕学生用,学校经济力量薄弱,设备贵,一旦损坏就不得了;二是学校的管理理念比较落后保守,导致学生爱护财物的意识不强,破坏率高;三是学校专业应用信息技术力量不足,很多新技术落不了地;四是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整体比较低;五是学校领导的观念跟不上形势。

戴本荣(贵州贵阳市经济贸易中等专业学校)

设备不是“花瓶” 应用彰显价值

信息化设备是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因怕损毁而把设备“管理”起来了,是对设备的一种极大浪费,应坚决禁止和反对。设备的价值在于使用。信息化设备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设备只有在教师、学生的教与学使用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教育应用是信息化设备的目标。尘封而不使用的信息化设备犹如一堆废铜烂铁,折射的是一种陈旧的思想观念,更是一种显性的资源浪费。作为学校管理者,要转变观念,牢固树立应用意识,让设备发挥应用价值,宁可用坏,也不可放坏。设备需要管理,设备的管理不是对设备进行“尘封”,而是对设备进行定期保养、检修,以使其性能保持,能够在与教育教学融合中发挥更佳功能。设备的管理要建立使用、维修等制度,保障设备正常使用,确保设备的使用率,使设备的投入能够产出高质量的应用效益。应用要成为设备“待遇”的常态,学校要打破禁锢设备“不用”的思想藩篱,树立“使用”核心,建章立制,让设备在应用中发挥价值,不再成为“花瓶”。有些设備中的软件功能是负面的,如游戏等,当然要限制其某些功能,而不能一味地禁止学生使用设备。

秦红斌(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待遇师生信息化
不讲待遇 不计得失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HAVAL F5 “帝王”般的待遇
麻辣师生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优先待遇
信息化
PAMPERED POULTRY 享受“高级待遇”的文昌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