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收并蓄的“黑”色
2018-06-08富丽
富丽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青、赤、黄、白、黑“五色”,前面讲过了四种。今天,我们来说说“黑”。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翁》中的这句诗既是对“黑”这种颜色给人的直观印象的最好诠释,也恰恰暗合了“黑”的造字理据。在金文当中,“黑”写成 等形状。一般认为,上面像烟囱,其中的黑点表示烟囱里面的黑灰;下面是熊熊燃烧的火焰,意在表示烧火的时候把烟囱里面熏黑了。所以,“黑”最初特指熏黑的颜色,正如《说文解字》所阐释的:“黑,火所熏之色也。”
后来,“黑”泛指像煤或墨的颜色。我们不妨借文献中的用例,来观察一下古人眼中的那些黑色事物。《尚书·禹贡》:“厥土黑坟。”黑色的土壤意味着肥沃。《诗经·邶风·北风》:“莫赤匪狐,莫黑匪乌。”没有狐狸毛不红,没有乌鸦羽不黑。唐代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月金鳞开。”此外,常见的还有黑发、黑眸、黑氣、黑章(黑色花纹)等等。
现代科学通常将黑色定义为“没有任何可见光进入视觉范围”,而古人对“黑”的认知恰好与此相符,“黑”由“黑色”发展出“昏暗无光”的意思就证明了这一点。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以及李清照《声声慢》词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对这种由于太阳光线缺失而导致的天色昏暗的描写,特别具有画面感。
继而,“黑”的字义由“昏暗无光”延伸到“夜晚”则是顺理成章的事。例如唐代王建《和门下武相公春晓闻莺》:“侵黑行飞一两声,春寒啭小未分明。”
当“黑”与“白”对举时,“黑”常常被视为与“是”相对的“非”,与“善”相对的“恶”,与“正”相对的“邪”。例如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黑白分明,然后民知所去就。”再如柳宗元《瓶赋》:“视白成黑,颠倒妍媸。”而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分青红皂白”中的“皂”,实际上指的也是黑色。“青红皂白”原本是指不同的颜色,借以比喻是非、情由等。
再往后发展,“黑”的这种消极意义被进一步强化。比如,它被用来比喻坏、狠毒等。这个意思产生的年代较晚,较早的用例见于元代佚名《抱妆盒》第三折:“刘皇后,你左使着这一片黑心肠做甚么?”
“黑”还被用来形容那些隐秘的、非法的事物。例如《西游记》第八十四回中有这样一句:“八戒卖嘴道:‘妈妈儿莫说黑话。我们都是会飞的。”现在,则有一批词语与此相关,如黑帮、黑车、黑店、黑户、黑市等。
“黑”后来产生的这些含义给它蒙上了一层负面色彩。但如果我们回到传统文化上来,“黑”作为传统“五色”之一,以及所谓“天玄(黑色)地黄”“秦人尚黑”等古已有之的观念和说法,无不反映出中国古人对黑色的尊崇。
“五色”中的“黑”与“五行”中的水和“五方”中的北方相配。中国古代神话中,北方之神为“玄武”。其中的“玄”指黑色;“武”通常认为是乌龟,也有人说是龟蛇合体。玄武门、玄武湖等名称的由来,无不与其地处北方有关。比如,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就发生在当时唐王朝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太极宫的北宫门;而南京玄武湖的得名同样缘于它位于城北,因此也称其为“北湖”。
众所周知,传统戏曲中的“黑头”,或曰“黑脸”,一般代表着像包拯那样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或者像张飞那样粗率莽撞的人物形象。不过,哪怕是后者,也称得上是人们心目中的正面形象。这与“黑”字本身衍生出的阴险、恶毒等负面含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在社会心理层面,人们对“黑”的情感也是复杂的。一方面,脱颖而出的“黑马”、健康的“黑色食品”、财政上的“黑字”等是人们喜闻乐见或推崇的对象;另一方面,替他人“背黑锅”、被列入“黑名单”、“被人黑”之类的事情则又是人们努力避免的。
就连由“黑”构成的字,也同样具有复杂性。在古代,由“黑”构成的字相当多,沿用到今天的也不少。它们中的大多数跟黑色或黑色的事物有关,比如黛、黧、熏、黯、黔、黥等;但是,也不乏黜、黩等与黑色无关的“异类”。
如同黑色是由于吸收所有可见光造成的视觉效果一样,这种色彩投射到社会文化和心理层面,似乎也“吸收”了各种特质,具备多样且复杂的内涵和附加属性,称得上是一种兼收并蓄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