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者、慈者与圣者:师德层次及其养成

2018-06-07唐松林姚尧杨明刚

中国德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之德美德师德

唐松林 姚尧 杨明刚

教师首先是一位学者,学者要求真与守真,传播真理、发现真理,以理性之光照亮是非、对错与美丑,泾渭分明,这是教师道德最本质的内涵。

美德,在古代希腊,具有特长、功能、作用等内涵。顾名思义,师德,乃教师之美德,含有教师的特长、功能与作用之意。

我们可以从美德的概念出发,进一步理解师德或教师之美德。苏格拉底说,“美德即知识”。托马斯说,“美德即好习惯”“美德具有理智好习惯—理智美德,也有意志好习惯—实践或道德美德”。[1]老子行“无言之教”,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为”,把自然无为的“道”作为美的根源。

如此理解,师德之本,源流有三:第一,知识之源,它与求真和理性有关;第二,实践之源,它与教师的选择与合理的行动有关;第三,审美之源,它与教师强大的智慧与人格魅力有关。以此推演,笔者将师德界定为学者之德、慈者之德与圣者之德。并认为,师德的养成,其本质是一场人生修行,通过博闻强记、净心养性,终达自由审美的境界,成就学者、慈者与圣者的德性。

一、学者之德

什么是学者之德?这是最基本的知识德性,也是最好的德行。教师首先是一位学者,学者要求真与守真,传播真理、发现真理,以理性之光照亮是非、对错与美丑,泾渭分明,这是教师道德最本质的内涵。教师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忘我的沉思、大胆的怀疑、深邃的洞见。他以理性的沉思活动本身作为目标,对思想加以改造和创新,对真理加以迁移与革新,并从这种活动中获得悠闲自适,享受沉思与持久不变的愉悦,这是教师作为学者的理性之德,其核心价值是思想,教师可从中享受作为学者的幸福。没有知识,无法论道德,就会产生愚昧、无聊与罪恶。所以,毛泽东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苏格拉底之所以把知识和美德等同起来,是因为知识是灵魂的显性表现,是一种认知活动成果,具有连续性、积累性,能沉淀真理、创造人类文明、指导人生幸福。所以说,学者的为学,恰是被公认为所有美德活动中最好的和最愉快的,因为理性比任何其他的东西更能使人幸福。

学者之德最大的敌人就是无明。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出自《论语·阳货》)理性上,对世界不明晰,把握不了世界,看不到光明,掌握不了真实,就是无明之人。这样的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无法点化生命,无法将儿童的灵魂提升到飞扬的境界,无法进行开创性的思考,无法从怀疑与反驳开始,发现与证明真理,无法达到至善。有的学者沉迷于对道德概念的模式、预设、考据与分析中,根本看不到道德思考跟现实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这就是一种无明。很难想象作为实践智慧的道德,竟然不关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不用知识的力量激发、唤醒、劝说或感染听者,而这确实是当今德育实践的现状。所以说,知识是“师德之母”,教师作为一名学者,要远离愚痴,热爱真理,传播真理,发现真理,怀疑真理,过一种有思想的生活,一种智慧的生活。

学者之德的养成,主要依赖自我反思与笃行。就反思而言,学者之德,需要坚持学习与思考、体验与建构,需要对新方法尝试、实验,付诸行动,需要对自己的智慧坚守,有耐心、毅力与勇气。[2]亚里士多德谈起美德如何获得时说,用反思获得自我的关照,来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学者的最高之德,是对自己的认识,认识自己的无知。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自《论语·为政》)其意思是说,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无知,修正自己的无知,达到自知之明。当遇到问题的时候,教师要第一时间用自己的教学机智解决,同时又要“反求诸己”,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寻求最好的解决办法。所以,苏格拉底说:“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

就笃行而言,作为教师,如果没有经过实践而谈美德,只能是纸上谈兵或者说是一纸空文。学者,得亲力亲为,以积极能动的态度实践真理。师德的产生和发展亦归功于思想本身,它不是教育能够解决得了的,而是靠自我思考、檢讨与建构形成的。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型的实践者。反思型实践被认为是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道德专业化的最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反思,教师的教学经验才能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才会对后续的教学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作为教师,首先要养德修身,勤奋笃学,创新求进,既要精于传道、授业、解惑,又要切实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在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上,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自觉摒弃当前在少数教师中存在的“教书只为稻粱谋”的意识,以及“身在校园、心在名利场”等不良倾向。所以说,学者之德的养成,最根本的是求真与守真,做一个真实的人、纯粹的人、高尚的人。

二、慈者之德

何谓慈者之德?教师不仅是一位学者,而且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其核心是爱,这是最重要的实践德性,它蕴含教师对儿童之爱,是源于良心、公正、无私、善良、正义与节制的感情而表现出来的德性。慈者之德是源于自己的本质力量,是师德的本体或实体。它是建立在学者之德的基础上,出于自身对教育之“道”的理解、回应与遵守,是对教师社会角色所蕴含的知识与精神的遵循。教师若要行世人眼中的正义与伟大之事,必须怀抱一颗真实、纯朴与赤子之心,发挥自身的光与热。因此,慈者之德,是教师对“道”的追求与热爱而引发的儿童之爱,它建立在理性、逻辑、程序、规范、正义的基础之上,是对“道”的尊重与服从。

实践慈者之德是艰难的,最困难的是无私、慈爱、善良、正义与节制的缺乏和欲望与自私的膨胀。也就是说,教师的失败往往是因欲念膨胀与无节制而导致的。懒惰、索取与急功近利,并不能发动道德行为。一些教师被现代社会所编织的浮躁、竞争所笼罩,滥用自由意志,道德的完整实体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碎片且部分被毁,情感也失去了一个正常交往与解放的渠道,久而久之,也随之失去了慈爱的能力和愿望。更为悲哀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慈者之德不是天赋,它需要从无私的动机出发,坚守自己的自尊、无私、思想、信念、抱负与使命,才有可能实现。故子曰:爱之,能勿劳乎?笔者以为,慈者之德的养成,主要方式是自爱与爱人。

所谓自爱,是人的天性,是个体生命对自身的关怀,是出于原始的生命需要,并不是偶发的冲动,它具有原发性。修慈者之德从爱自己开始,爱自己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这体现了“人是历史”的论断,它演绎为自我的记忆、感知与期望等三种心理形式,其本质是心灵对自己的热爱,悲天悯人,点化生命,实践儿童之爱,终于爱整个人类,这是慈者之德的修行方式。自爱是引发个人美德、推动个体生命超越自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德性品质,因为爱自己而达到爱学生、爱社会,具有超越性。

所谓爱人,是自爱的升华。生命不是孤立存在的,教师的自爱,虽然是出于对自己的爱,却超越了狭隘的自私,而将爱投射到其他生命,是根植于人之生命的大爱。爱人应是师生双方的灵魂相契,它不是外在的社会要求,而是建立在教师对真理与人类之爱的基础上的、教师主动的自由选择,包括对儿童的尊重、包容、对话与陪伴,它见证了教育的本质。爱人,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儿童的多样性,顺应儿童自由选择的意志,如此才是圣洁的,也才是道德的。它无法用语言来解释,无法用统一的标准与定义去描述,我们可以做的,只有热爱,并通过交往、对话与联动,实践教学之德,这样孩子才能茁壮成长,而教师自己才能享受人生。

三、圣者之德

如何理解圣者之德?圣者,回归真正的德行,纯朴自由的“婴儿”状态,这是最圣洁的审美德性。教师不是一个赋形于质的纯粹的教学技术专家,而是一个遵循“无中生有”的思想者、传播者、创造者与燃灯者。他自由、愉悦、无功利,以唤醒、发现、点燃和激扬生命为主题,进入“空”“无”“常”“妙”的超越与审美之境,这是教师的圣者之德。真正的教师,从来不崇拜实物与技术,也不是简单地“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凭借人格、智慧与语言创造出教育的价值。他的人生态度与学术人格是一种教育资源,他用自己的教学之“道”,演绎着“不教而教”“无言之教”,凭借自己的语言艺术行“有言之教”。这是一种很健康的状态,体现了教师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文明力量。

教师进入圣者之德是艰难的,其障碍是传统与现代的种种教条、模型与霸权的文化习惯。教条,是对传统的、现代的某些教育方法与技术具有宗教般的情怀,盲目信奉他者的僵化原则、原理、方法与技术。模型,是主观上将教育教学过程客观化,使之成为一种可操作的、简单的教学行为的形态或结构。霸权,是教条与模型在实践中的必然结果,它形成一种外在于主体的他者力量,客观上形成了对生命的忽视与宰制,或对人性的藐视与践踏,背离了生命的永恒法则或事物的自然秩序,看不到生命的奇迹,看不到教学的偶然与学生行走的挫折。教条、模型与霸权的方法或习惯,均来源于人格之平庸。平庸使人远离独立,使人丧失了能够从人的自由平等出发,理解学生、知识及其关系的能力。因此,教师如果不能坚守自由理念,超越思想禁锢,抨击教学中的专制独裁,那么,他就无法体验对多元的尊重、等待与耐心的意义,就无法传递教师爱人类、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圣者之德是难以培养的,即使用同样的方法,也会出现圣者之师或次劣之师。正如一个面包师带出的徒弟,总是出现优秀的或次劣的面包师来。这就是说,德之圣,靠自己的空灵与审美。所以,圣者之德的修炼,依赖于教师自己的空灵与审美。

空灵。所谓空灵,即教师的博大,至无限,使之进入“空无”的自由之境。在这里,一切方法都是教师精神与灵魂的映像,真挚崇高的感情、纯真的灵魂才能感召自己的悟性与创造。相信一切存在的东西都是好的,万物在本体上都是善的。[3]真正的圣者之师,以自己的智慧,相信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相信自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消除烦恼,让内心清静,进而启发学生明心见性,克服困难,排除恶性,快乐生活。从为学的角度讲,为学者具有人格感召力,老師合格,学生也合格,师生德性不相上下,教师正,则学生正,不要刻意去教学生,他们具有悟性与自觉的本能。

审美。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教师的人格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长久影响,教师的仪表美、言行美具有特殊作用,教师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学生的心灵。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行为具有力量?亚里士多德给出了一个判据——中庸。即任何事情不能过度,只要一过度,好事也变成坏事了,这在许多教师的教学生活中,几乎成了一个基本的哲学。但笔者以为,培养自己无与伦比的鉴赏力,造就心灵互动、唤醒与激励的艺术,方是教育的真谛。真正伟大的教师,不需要材料,也不需要工具,甚至超越了时间与空间,仅凭借语言就能让人感知世界的永恒与博大。而据说释迦牟尼在传教后期,不说一句话,仅凭自己的人格魅力,行无言之教,就能强烈地感染他的学生。

师德的实践与养成,是一场人生修行,要达圣者,需要一辈子的努力。以上三个层次,它们不是静止、孤立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相得益彰,既需要锲而不舍的博学、训练、反思、沉淀,重视思考的享受与理性的快乐;又怀抱人的永恒意义,进入纷繁复杂的教学世界,赋予儿童世界以多元的意义;同时,以自己的审美,实现自我精神的净化。所以说,师德的养成,是一种理性的、躬行的、勇敢的、艺术的实践美德,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

参考文献:

[1]戴圣鹏.美德及其养成[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3):38-41.

[2]刘格华.合理性与传统—论麦金太尔对自由主义的批判[J],2007(1):92-93.

[3]杜芳芳.教学实践的伦理品性及其彰显[J].中国教育学刊,2013(4):58-61.

【唐松林,湖南文理学院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姚尧,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杨明刚,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何 蕊

猜你喜欢

之德美德师德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致良知与师德
师德沦丧者不配为师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
道人善即是善
常修“四为”之德
道德经
节约用水是美德
助人为乐是美德
长幼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