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8年中国制造业“双创”发展形势展望

2018-06-07赛迪智库制造业双创形势分析课题组

电器工业 2018年4期
关键词:双创制造业协同

/赛迪智库制造业“双创”形势分析课题组/

2017年,制造业“双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大中小企业跨界合作频繁,工业互联网的“双创”生态本质特征日益突出,协同创新、管理变革、产业链整合、技术共享等“双创”新模式不断涌现。

展望2018年,制造业“双创”发展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更趋紧密,大中小微企业融合融通发展格局加快形成,推动制造企业创新模式、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深刻变革,引领区域产业加快转型,实现创业创新链与资金链融合发展效能加快释放。

2017年,我国制造业“双创”初步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多方协同的政策体系,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和应用推广成效突出,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双创”平台普及率超过60%,“双创”推动企业业务创新、提升区域产业能级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展望2018年,随着制造业“双创”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制造业“双创”将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纵深推进,“双创”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步伐加快,大中小企业基于“双创”平台加速向深层次融合融通方向发展。

我国制造业“双创”效能尚未得到有效释放、平台服务水平和层次降低、与工业互联网平台融合程度不高等问题短期内仍将存在。针对以上问题,赛迪智库提出要适应行业不同层次需求,加快制定制造业“双创”发展指南,分类打造差异化的制造业“双创”平台。

一、对2018年形势的基本判断

(一)制造业“双创”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纵深推进

2017年,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制造业“双创”发展指导和政策支持,“双创”发展环境持续优化。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大型企业全面推进‘双创’,建设‘双创’服务平台与网络”。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制造业“双创”电视电话会,提出要在机制、平台、新业态新模式、技术支撑等方面从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推进制造业“双创”。8月,《制造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发布,进一步明确了“双创”平台发展思路,聚焦要素汇聚、能力开放、模式创新、区域合作等领域,为“双创”平台建设发展指明方向,同时开展了制造业“双创”平台试点示范工作,遴选了70家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试点示范项目,树立了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品牌影响力强、带动作用显著的行业实践典型。3月份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成立,7月发布《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制造业“双创”平台的本质内涵、基本特征、体系架构、功能层次、运营模式和应用场景,绘制了制造业“双创”平台发展路线图。

预计2018年,在各项政策和“双创”平台发展路线图的指引下,各地方和企业“讲‘双创’、抓‘双创’”的方法和思路将更加明确,上下齐动、区域联动的制造业“双创”协同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创新红利、数据红利、模式红利加速释放,引领驱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制造业“双创”加速推动大中小微企业融合融通发展

2017年,依托开放的“双创”平台,大企业与中小微企业间的资源协同和供需对接日益紧密,价值创造方式正从线性的价值链提升向网状的价值网络构建方向转变,大中小微融通发展局面正在形成。阿里云以江苏实施“1+30+300”工程为契机,依托自身“人工智能ET工业大脑”平台,集聚江苏省内30家信息服务企业技术能力,为300家制造企业提供信息系统重构、全流程改造、业务服务化转型等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实现了信息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的合作从简单的技术传递向服务的可交易、可协作转变。天津卓朗科技推出云平台,集聚了20万名软件工程师伙伴,为近5万家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帮助近2万家企业与政府对接,形成集软硬一体的合作新生态。

预计2018年,制造企业、信息服务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多主体跨界合作将更加频繁,大中小企业之间将从以供应链为纽带的浅层次协同协作演化为依托“双创”平台的深层次融合融通,多主体参与、融通式发展的制造业“双创”格局将加快形成。

(三)制造业“双创”与工业互联网协同发展步伐加快

当前企业实践证明,工业互联网平台本质上是“双创”生态平台,是由平台建设商、解决方案提供商、开发者等多方主体构建的“双创”平台,是推动工业知识生产与扩散的“双创”平台,是推动开发者和海量用户形成双边市场的“双创”平台。一些大型制造企业逐步意识到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双创”平台在本质上的共通性,纷纷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双创”建设。航天科工在开放自身工业互联网平台——航天云网INDICS的基础上,着眼建设一批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的工业APP,推动创新创业资源的协同共享与开放合作,构建“企业有组织、资源无边界”的“双创”生态。海尔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COSMOPlat,整合创客、创客小微、用户、第三方、服务支持等五类资源,帮助创客小微创新创业,初步形成资源富集、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制造业“双创”生态。

预计2018年,将有更多大型企业逐步树立合作、开放、生态的“双创”思维,同步开展工业互联网和“双创”。一方面,企业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强与控制系统、通信协议、生产装备、执行系统、管理工具、专业软件等企业的合作;另一方面,面向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需求,建立集体开发、合作创新、对等评估的开源社区,使创业创新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效率更高,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制造服务相结合、创新创业相结合的“双创”生态发展。

(四)涌现出协同创新、管理变革、产业链整合、技术共享四类制造业“双创”新模式

2017年,一些领先的大型制造企业、基础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凭借各自基础和优势,积极探索“双创”建设路径,涌现出协同创新、管理变革、产业链整合、技术共享四类制造业“双创”平台新模式。潍柴动力基于“双创”平台开展四地协同研发,将海监船发动机研发周期从24个月缩减至18个月,研发成本降低30%。荣事达着眼于建设管理变革型平台,通过“双创平台+合伙人制+事业部制”三位一体布局,打造集团和创业者利益共同体,有效发挥集团资源优势和创客技术优势。鲜易控股通过搭建产业链整合型平台,带动3200多名员工参与创业创新,供应链生态圈涵盖3800多家小微企业、16.3万人。东方国信积极建设共性技术共享型平台,面向钢铁行业提供机理模型、专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等服务,帮助企业延长高炉寿命2年以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超过5%,全行业直接经济效益达200亿元。

预计2018年,随着“双创”平台的深入推进,平台与制造企业业务融合更趋紧密,推动研发设计加速向协同化、众创化转变,生产方式加速向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组织管理模式加速向扁平化、自组织转变,从根本上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实现自身竞争力的稳步提升。

2017年,通过试点示范、部省合作、政企合作等方式,制造业“双创”平台在重点区域加快落地,“双创”服务趋于本地化、特色化,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

在试点示范方面,工信部发布《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017年工作要点》,提出支持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开放式“双创”平台,鼓励开展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建设。同时,遴选了12个“‘双创’平台+区域合作”试点示范项目,进一步探索了“双创”平台驱动产业集聚区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在部省合作方面,工信部与广东省签署《工业和信息化部广东省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聚焦大企业“双创”,以广州市为依托,创建首家国家互联网创业创新示范区。在政企合作方面,一些大型制造企业依托完备的制造能力体系与健全的产业链条,将“双创”平台推广、市场开拓与地方“双创”工作有效对接,实现大企业技术、产品、能力的落地转化,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提质增效升级。比如,航天云网已与江西、贵州、四川、辽宁、浙江、黑龙江、云南等7个省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进航天云网区域落地。

预计2018年,在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的示范引领下,将会涌现一批面向产业园区的“双创”平台,整合聚集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IT企业、系统集成商、咨询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资源,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测试、创业培训、投融资、创业孵化等服务,助力园区产业转型和服务升级,为区域创新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企业主导产业基金新模式促使“创”“融”结合更加紧密

2017年,一些企业积极探索企业主导产业基金模式(IPP,Industry Public Private),通过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各方力量成立基金,以对基金的小额注资,输出企业的技术、设备和服务,既带动企业业务快速发展,又实现对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扶持,有效促进了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三链协同”。明匠智能联合政府、银行、基金公司成立了产业资金,向拥有智能化改造需求的企业注资,并为其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和设备租赁服务,实现了自身的业务拓展和被注资企业的智能化发展。陕鼓公司与北京海淀科技联合金融机构,成立了北京润邦基业产业投资基金,为焦化企业技术改造提供资金和整体解决方案,在缓解传统行业技改资金短缺的同时,带动了陕鼓、海科的设备、技术等业务发展。启迪控股以“科技园区、科技实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模式推动“集群式创新”,有效探索了“双创”产融结合的发展模式。

预计2018年,将有更多“双创”主体紧密合作,通过产融结合,积极探索以骨干企业主导、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的基金模式,推动“双创”服务更趋精准,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三链协同”将更加紧密。

二、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认知落后、制度僵化和组织效率低下阻碍“双创”效能释放

一是企业对“双创”认知不足。不少大企业认为“双创”就是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还有的认为发展“双创”就是搭建一个互联网平台,未认识到利用新机制、新模式去推动创新挖潜的力量,导致建设的“双创”平台只停留在技术支撑层面,未能有效激活企业的技术、装备、系统、流程和组织。二是企业人事制度僵化,传统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大多沿袭定岗定级、固定薪酬、缺乏监督考核机制的薪酬制度,缺乏适应“双创”特点的激励制度和利益分配机制,内部员工创业积极性不高,外部创新资源集聚意愿不强,导致“双创”工作浮于表面。三是企业组织效率低下,大部分企业以传统科层制架构为主,存在行政成本过高、组织效率低下、创造力缺乏等诸多问题,难以适应快速的市场变化。

(二)“双创”平台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一方面,平台开放程度普遍不高。由制造企业建设的“双创”平台大多基于原有信息系统改造升级而成,主要面向企业或集团内部提供制造资源、生产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线分享和优化配置,在开放“双创”资源时存在较多顾虑,资源社会化开放程度普遍不高,融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受限。另一方面,平台服务水平不高。多数平台以提供资源整合、供需对接等基础性服务为主,面向特定行业提供工业设计模型、数字化模具、产品和装备维护知识库等专业服务能力欠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投融资、技术支撑、创业培训、品牌推广等高端创业孵化服务较少,融通发展专业化、定制化能力欠缺。

(三)“双创”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程度不高

当前,大部分已建的“双创”平台缺乏必要的工业互联网技术支撑,而已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普遍缺乏“双创”思维,导致以用户为中心的制造生态变革进程缓慢。从“双创”平台看,大部分平台的智能感知、自动控制、智能装备、网络连接、工业软件等基础技术基础能力不足,各环节数据流转不畅,系统集成化、资源池化、业务协同化尚未实现,导致企业在汇聚和开放内外部“双创”要素资源时面临困境。从工业互联网平台看,大部分平台由单一企业主导,较少引入上下游企业、开发者等资源,应用主要集中在较少的垂直行业领域,导致平台在行业覆盖度、功能完整性、模型组件丰富性等方面发展滞后。

三、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制定出台制造业“双创”发展指南

针对不同行业特点和企业需求,研究制定精细化的支持政策,引导制造业“双创”健康发展。一是立足建立适应“双创”特点的体制机制,研究制定制造企业“双创”实施指南,坚持制度建设和平台发展相适配的原则,为制造企业基于互联网开展创业创新的内容、方法、路径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二是立足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发展指南,为平台建设方和应用方明确发展基础、所处阶段和未来方向提供判断依据,为其参与“双创”平台建设提供实操性强、科学规范的通用方法。三是对标平台建设发展指南,研究建立“双创”平台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开展监测、统计、评估和标准化工作,研制发布数据地图,切实把握行业走向、区域布局和运行情况,为精准施策提供科学支撑。

(二)分类打造差异化的制造业“双创”平台

将平台建设作为制造业“双创”的核心内容,通过示范引领、分类施策,集中支持“双创”平台建设。一是建设生态级“双创”平台,整合“平台提供商+应用开发者+用户”等要素资源, 提供涵盖业务流程咨询、软件部署实施、人才管理培训、系统运行维护的整体性解决方案,提高平台“集团化作战”能力,构建大中小企业间协同攻关、标准合作、利益共享、规则共制的产业生态。二是建设行业级“双创”平台,推动企业间供应链管理、制造执行系统、供应链金融系统等业务系统横向集成,实现行业制造能力在线发布、网络协同和实时交易,促进产业链协同和价值提升。三是建设区域级“双创”平台,鼓励大型制造业“双创”平台与“中国制造 2025”国家级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等产业聚集区创业创新资源对接,为企业提供研发测试、创业培训、方案咨询、投融资、创业孵化、品牌推广等服务。

(三)着力补足“双创”发展技术短板

聚焦网络、软件、平台等基础技术领域的薄弱环节,着力提升面向制造业“双创”的技术支撑能力。一是夯实网络基础,推进制造企业内网IP化、无线化、扁平化、柔性化技术改造,普及应用云计算数据中心、内容分发网络、物联网感知设施等新型应用基础设施,打造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基础体系。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网络体系。二是加快推进工业技术软件化,推动传统工业软件的云化改造和迁移,构建面向行业需求的知识库、模型库、零件库、工艺库和标准库,培育一批面向协同研发、分享制造、全生命周期管理等特定应用场景的工业APP。三是支持提升行业骨干企业数据采集、边缘计算、设备连接、生态搭建等能力,开放供应链资源和市场渠道,面向全行业提供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服务。

猜你喜欢

双创制造业协同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双新双创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